跳至內容

用戶:Kuon.Haku/巡查手冊簡本/論刪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目前的進度:
60%

雖然根據刪除方針,刪除應是最後手段,但判定條目是否完全無法改善而需刪除確實是巡查的第一個步驟。因此,我們不得不在一開始就討論這個嚴肅的問題:究竟什麼樣的條目應該被提請刪除?又應該怎麼做呢?

目前,主條目空間的刪除程序可以分為:快速刪除(WP:CSD)、頁面存廢討論(WP:AFD),以及版權驗證(WP:CV,也是廣義上頁面存廢討論的一部分)。此外,修訂版本刪除請求(WP:RRD)可以刪除部分明顯不符合維基百科要求的修訂版本,不過這本小冊子只會涉及其中一種情況:刪除含有侵權內容的修訂版本。關於具體問題,請參見下方這張表格(如果您想獲得更詳細的內容,也可以參考這張較大的表格)。關於修訂版本刪除的說明,請看提交頁面的詳細說明

項目 快速刪除 版權驗證 頁面存廢討論
什麼時候適用?
針對顯而易見符合快速刪除方針中所列標準的條目,且很難通過改善解決的條目。 針對不符合快速刪除標準,但條目大部分內容存在明顯侵犯版權問題的條目。例如,如果一篇新條目的內容全部複製粘貼自百度百科,那麼就應該提請版權驗證。關於什麼樣的文字不符合維基百科的版權標準,請參考這張表格 如果一篇條目既不符合快速刪除標準、也沒有明顯的版權上問題,但確實存在難以改善的嚴重問題(例如屬於刪除方針中明訂應予刪除的內容),那麼就應該提報存廢討論。
如何操作?
使用TW進行,具體操作請看這裏
使用TW進行,具體操作請看這裏
使用TW進行,具體操作請看這裏

如果同一條目可能同時存在多種情況,三者之間的優先級是:提請快速刪除>提請侵權驗證>提請頁面存廢討論。舉例而言,如果一個新條目既符合快速刪除標準,又存在嚴重侵權情況,應該提請快速刪除;如果一個新條目嚴重違反刪除方針,但本身也有嚴重侵權的情況,應優先提請侵權驗證。

說了這麼多,最後請記住這一點,刪除永遠是最後選擇,在有可能較容易改善的情況下,應儘量通過改善解決問題。不過,效率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正如前輩User:AT在他的巡查技巧中所說:「通常如果一個頁面有多種問題的話,一般用戶就算要改善的話也是荊棘滿途,提刪可能是更好的選擇。」關於如何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體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