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求聞》/2019年第2卷/專題關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捷徑WP:QW/2019-02/SR

2019年2月
專題關注

第2卷

郎世寧(1688-1766)《萬國來朝圖》之局部——乾隆后妃與皇子們

《延禧攻略》領銜:

2018年中文維基百科全年流量榜前100名


我們統計了2018年度中文維基百科條目訪問量的前一百名,不僅意外發現了一股由《延禧攻略》帶來的清朝風,還發現了……

本刊訊  縱觀2018年中文維基百科的瀏覽數據。前100名條目中,電視劇(36個)、偶像(15個)、綜藝(9個)佔據了六成,且大多數娛樂類條目手機瀏覽比重都超過50%,這說明有更多的年輕人通過手機端瀏覽、更新、編輯娛樂信息,維基百科仍有進一步年輕化、時訊化的空間。

孝儀純皇后像,郎世寧繪製。孝儀純皇后是《延禧攻略》中主人公魏瓔珞的原型

在這些條目中,2018年的電視劇劇王延禧攻略不負眾望,獲得第一,並且瀏覽量達到了驚人的10,585,341次,遠遠高於排名第二的如懿傳(4,892,386次),也高於2017年的榜首——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4,255,793次,2017年)。受此影響,《延禧攻略》的兩位主演吳謹言(1,083,465次,第71名)秦嵐(1,024,583次,第82名)躋身年度瀏覽量前100名。

由於上述兩部劇所反映的歷史時間段相對重合,均重點描述清朝乾隆前期的內宮故事,劇中的主人公的原型乾隆帝(3,652,575次,第4名)孝儀純皇后(2,188,613,第13次)清高宗繼皇后(1,319,296次,第42名)孝賢純皇后(1,184,620次,第62名)嘉慶帝(1,277,222,第50名)雍正帝(1,040,639,第78名)的條目也全部進入前100名。——看來讀者在觀賞佳作之餘,也不忘回歸歷史本身,通過維基百科來學習、交流歷史人物與事件。

而本年度訪問量躋身前百的歷史人物條目,基本還是仰賴了於年度電視劇的「流量功勞」。相比於描寫乾隆在位時期後宮故事的《延禧攻略》、《如懿傳》,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故事發生於更早的雍正年間,但條目全年訪問量依然保持在1,205,143次,排在第59名,保持了令人敬畏的生命力。而描寫三國兩晉時期的網絡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1,518,054次,第30名)與故事的主人公司馬懿(1,345,618次,第38名)也異軍突起,沖入榜單。

另外,一些偶像類電視劇仍然霸屏流量榜,比如2017年的第一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2018年仍佔據第37名(1,368,791次),其主演楊冪的條目也在前百(1,312,596次,第45名) ;同時,楊冪主演的另一部作品扶搖也擠進了前十(2,350,974次,第9名)。同樣類似情況也出現在楚喬傳(1,106,982次,第68名)與主演趙麗穎(1,212,133次,第57名)烈火如歌(1,581,720次,第28名)與主演迪麗熱巴(1,489,014次,第31名)金秘書為何那樣(2,230,957次,第12名)與主演朴敘俊(986,624次,第92名)身上。

除此之外,古裝片宮心計2深宮計(2,076,226次,第14名)獨孤天下(1,042,713次,第74名)也頗受關注。台灣黃金劇金家好媳婦的條目不僅閱讀量位居第三(3,887,040次,第3名),其條目編輯數量(7,267次)、編輯參與人數(1,574個賬號)也是前百條目中第一(幾乎是其他前十條目的總和)——一千多位編輯,以數千次的編輯探討條目如何編輯最合適,並引發曠日持久的大規模編輯戰——真可謂「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此外名列前茅的作品還有電視劇女兵日記(2,024,114次,第17名)飛虎之潛行極戰(1,474,711次,第34名)1006的房客(1,432,622次,第35名)高塔公主(1,335,385次,第41名)溫暖的弦(1,300,669次,第47名)三明治女孩的逆襲(1,297,987次,第48名)台灣電視劇《大時代》(1,206,819次,58名)愛·回家之開心速遞(1,746,823次,第22名);韓劇我的ID是江南美人(1,291,347次,第49名)均躋身前百,展示出不同地區的觀眾的不同口味。

2018年中文維基百科全年流量榜前10名

影視娛樂和綜藝領域一向是瀏覽量的大頭。在2018年,真人騷節目創造101(2,066,167次,第6名)、電影復仇者聯盟3(1,888,990次,第18名)、電視綜藝Running Man(1,802,990次,第20名)及其2018年節目列表(1,730,783次,第23名)PRODUCE 48(1,588,792次,第26名)綜藝玩很大(1,535,653次,第29名)歌手2018(1,231,157次,第54名)等軍有很多忠實的擁躉。

在演藝明星方面,EXO(2,378,839次,第8名)防彈少年團(2,242,796次,第11名)Wanna One(1,588,792次,第17名)鄧紫棋(1,041,050次,第77名)范冰冰(1,031,063次,第80名)吳亦凡(1,011,872次,第83名)周杰倫(966,196次,第97名)等均躋身前百。值得注意的是,吳亦凡條目在7月、8月的訪問量(分別為193,391次、173,020次)佔到了該條目全年訪問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不知是不是和那句魔性的「skr」有關;在9月6日《經濟日報》報導范冰冰正在接受官方調查後,范冰冰條目的9月訪問量也達到了全年最高的244,824次。

剩餘不過四成的「百強」席位主要由ACG(動畫、漫畫及衍生文化)、地區條目與焦點人物事件相關條目組成。其中,韓國漫畫與神同行(2,389,010次,第7名)輕小說《OVERLORD》(1,477,932次,第33名)動畫《名偵探柯南》的集數列表(1,341,390次,第33名)刀劍神域(1,108,627次,第66名)我的英雄學院(1,158,464次,第64名)漫畫《七大罪》(1,113,657次,第67名)東京喰種(1,101,284次,第69名)進擊的巨人(1,027,983次,第81名)、原創動畫DARLING in the FRANXX(998,374次,第86名)、漫畫ONE PIECE(992,605次,第90名)等均獲大量二次元愛好者訪問。

圖為法國國家足球隊捧起201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大力神杯

由於中文維基百科的瀏覽人群集中於東亞地區,所以折射到地區條目也是以各自地區為主,包括條目臺灣 (1,317,284次、第43名)中華人民共和國(1,302,424次,第46名)香港(984,530次,第93名)日本(949,299次,第100名)。我們還注意到,歐洲國家克羅地亞的條目的瀏覽量也躋身前百(992,217次,第91名),尤其是該條目7月份的訪問量佔到了全年的70%,這或許同克羅地亞國家足球隊在201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比賽中的優異表現有關——然而法國卻沒能享受到同樣的待遇。我們還注意到,201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的條目名列流量榜第五(2,609,384次),但卻是前百名中唯一的競技體育類條目。四年一次的體育盛會的確讓人心潮澎湃,但我們也要提醒各位讀者,看球賽或可偷得浮生半日閒,但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生活還要繼續。


維基百科的臺灣編輯者為數眾多,所以,臺灣相關的焦點事件與人物條目訪問量大,同時也經常發生編輯爭端。2018年,臺灣地方主要的新聞焦點主要包括了市長、縣長選舉(1,671,326次,第25名)地方公職人員選舉(996,292次,第88名)等;選舉前後,更是湧現了一群風雲人物,以韓國瑜(2,520,880次,第6名)吳音寧(1,271,993次,第51名)、柯文哲(1,032,035次,第79名)為代表。

而中國大陸主要上榜人物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任國家主席(2,324,801次,第10名)外,還有一位來自東方的魔法師(956,928次,第99名),兩位人物的條目也是常年霸屏流量榜。著名商界領袖馬雲(1,370,127次,第36名)、騰訊董事長馬化騰(1,047,930次,第75名);華為總裁任正非(1,100,195次,第70名)也進入前百。2018年,也是見證諸多名人離我們而去的年份。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1,080,159次,第72名)與作家金庸(966,742次,第96名)的條目也在短期內受到大量關注與更新。

總體上, 2018年度中文維基百科訪問流量,仍然呈現出了娛樂性和實時性的特點,這與2017年的趨勢保持一致。對於維基百科的編輯而言,在未來,着重於對時事內容與即時通訊的更新將會更為迫切;而對讀者而言,通過中文維基百科獲取及時準確的信息,也會成為主流的方法。

最後,在以上所有可歸類的條目之外,有一個有趣的條目也登入前百:色情內容為主的草榴社區的條目排在榜單的第32名,訪問量達到了1,480,687次。所以說,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真正了解,瀏覽維基百科的讀者們,此時此刻究竟在做什麼……

備註:本文的文字、圖表數據源來自元維基的頁面訪問次數分析工具,相關數據可以在這裏找到:https://tools.wmflabs.org/topviews/?project=zh-two.iwiki.icu&platform=all-access&date=2018

推進上海為代表的地方志工作


中共中央秘密印刷廠舊址

本刊訊 上海市是中國近代與當代城市文明的著名代表,散落於上海的各處歷史古蹟建築如同寶藏一般,仍然發揮着迷人魅力,值得我們不斷挖掘與記錄。

早在2014年附近,中文維基社群就開始對上海市的地方志進行整理與排版。當時一部分優秀的社群成員積極在上海採集地方志數據、照片、歷史資料,並將其分批錄入到中文維基百科。儘管上海社群此前曾成為各方力量的角斗場,一度陷入停擺,但一批維基百科編輯仍然堅持初心,並繼續推進上海地方志的工作。

2014年開始,維基百科資深編輯FayhooLegolas1024(行走京滬線)、Livelikerw等率領當地一些歷史及地方志同好,在上海各地採集、整理各方資料並分批細化上海市(省級)、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與古蹟。隨着2017年中國大陸維基人用戶組的成立,更多的上海居民與在上海及四周地區讀書、工作的編輯開始參與到更密切的合作。

截止2018年12月,中文維基百科已經完成黃浦區文物保護單位中所有帶有圖片的文物保護單位,並進一步協力完成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省級)中有圖無條目的文章。諸如梨園公所大同幼稚園舊址法藏講寺南京飯店劉海粟舊居《中國青年》編輯部舊址中國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上海制皂廠等文物條目陸續建立,向所有中文讀者講述有趣的上海人物、歷史與風貌。

目前推進這項工作的是由Fayhoo、Walter Grassroot為主導。兩位編輯表示將繼續通力合作,並將沉澱於現代化背後的上海文明挖掘、展示給整個中文社群。

修改頁面存廢模板提示語句,可能會遲到,但還好沒缺席。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簡單的頁面存廢程序,對新手更友好?

頁面存廢討論模板提示語句之爭背後


本刊訊 頁面存廢討論模板的問題由來已久,這是當下的社群共識。當一個2013年剛剛加入的新維基人發現自己創建的的條目被提交存廢討論時,他看見的提示是這樣的:「此條目已被提出存廢討論。請前往此處討論是否應該被刪除以協助達成共識。」——這樣的提示語句從2012年開始,被使用了整整6年。

2012年12月31日時,中文維基百科的存廢討論模板

直到2018年2月下旬的一天,一位新手跑進了一個有關維基百科的QQ群,給裏面的人訴苦。原來,他建立的條目被人提起了頁面存廢討論,看不懂模板上的語句,不知該怎麼做。這時,這個群的一位管理員——同時也是中文維基百科的一位管理員——才意識到:「模板寫的,真心不是人話。」於是,在幾天之後,模板又被改成了這樣:

2018年2月22日時,中文維基百科的存廢討論模板

語句是比原來通順了許多,但卻更像權宜之計。畢竟,「是否應該被刪除」屬於被字句,並不符合白話文的習慣,而更像是歐式中文。

如此,一年就這樣過去了。依然有人認為這個模板不夠親近新手。他提議把存廢模板中第一行的話改寫成兩行,以利引導新手去參與頁面存廢討論。

2018年12月時,中文維基百科的存廢討論模板的草案
2019年1月時,中文維基百科互助客棧討論存廢討論模板提示語句

當然,終於有維基人指出,「可能會被刪除」依然是一種有問題的表達方式,並建議改成「擬將其刪除」或「可能會將其刪除」;也有維基人認為,攏共三行文字,比起原來的兩行文字顯得太過冗長。結果,關於頁面存廢討論模板的討論越來越熱烈,各種修改方案可謂「萬馬奔騰」,總共有十六種,甚至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大規模的投票……

或許討論並不會馬上終結,我們也希望這場討論有一個好的結果。但是,我們依然在反思一個問題:巡查員也好、管理員也罷,如何能夠對新手更加友好。我們堅信,作為巡查員、回退員、管理員,乃至任何一個從事直面新手工作的維基人,都應該思考這一點。

反思存廢討論模板的語句,或許是一個遲到的進步,但是這個進步是必要的、基礎的,也必將不會缺席。

(備註:為規避頁面存廢討論圖標的許可證,圖標被刪除,以灰色色塊替代。)

中國大陸維基社群得到持續發展


北京聚會部分與會人員

本刊訊 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2018年12月31日,在中國大陸維基人用戶組的組織下,北京舉辦了一場線下聚會。這次聚會按例進行了編輯討論和新手教學,同時也針對中文維基百科近期面對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了許多有意義的探討。

據悉,在2019年1月,石家莊、哈爾濱等地也將各舉辦一場維基人冬聚,許多有經驗的維基人都已表明參加的意願並進行登記。

自2014年上海雙周聚因一些主觀或客觀因素停辦以後,中國大陸地區的維基聚會一度處於近乎休止的狀態。本刊在查閱所有公開記錄之後,發現直到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只在2014下半年有過一場在山西舉辦的維基聚會,而且中國維基用戶組似乎並未協助這場聚會的舉辦,山西地區的維基聚會也未能成為常態。除此以外,直到2017年,中國大陸維基人用戶組開始組織聚會前,中國大陸地區都未能再舉行一場聚會。

目前,隨各地維基聚會的持續舉行,我們已經可以有信心地說,2014年到2017年之間籠罩中國大陸社群近三年的沉鬱已經煙消雲散,中國大陸維基社群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革新的過程或許永遠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即使是早春的花朵,也可能會受到倒春寒的摧殘。面對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未來,我們已經做好了面對挑戰的準備。

希望隨中國大陸維基社群的不斷發展,能有更多地區舉辦有意義的維基聚會,為廣大大陸維基人提供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上一篇:
← 封面人物
下一篇:
全域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