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典範條目/尼俄伯號小巡洋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尼俄伯號小巡洋艦德意志帝國於1890年代末至1900年代初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級小巡洋艦的二號艦,以希臘神話人物尼俄伯命名。瞪羚級是早期無防護巡洋艦通報艦的設計巔峰,結合了兩種艦型的優點,成為德國艦隊未來所有小巡洋艦的鼻祖。為了能與演習艦隊(即公海艦隊的前身)共同作戰並作為一艘境外艦服役,它裝備了十門105毫米40倍徑速射炮,最高航速達21.5節。該艦歷經了40年的漫長的職業生涯,曾先後在德國三個時期的海軍、以及南斯拉夫和意大利海軍服役。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德國人繳獲該艦,並恢復其初始艦名。它曾短暫運用於亞得里亞海,至1943年12月在錫爾巴島附近擱淺,繼而遭英國兩艘魚雷快艇摧毀。從1947年至1949年,尼俄伯號的殘骸獲打撈上岸並最終拆解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