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胡蜂號航空母艦 (CV-1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胡蜂號航空母艦 (CV-18)[編輯]

胡蜂號航空母艦 (CV-18)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其他以往記錄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說明:
先有幾點要說。第一,如果有留意我的用戶頁,會發覺這陣子我都在重寫舊的艾塞克斯級;而各艦的二戰部分似有重覆之處。這是對的。在二戰初期,美軍的航空母艦較少,故此非常容易便可判斷何艦的飛機發動了攻擊;但到艾塞克斯級陸續參戰後,因為飛機太多,往往難以判斷,故此經常會用航空母艦所屬的分隊為視角,才可理出當時的史實。另外,內容實際上也不是完全重覆;參考書的視角是以戰鬥為主,而我編寫時已轉用艦隻為主角,故此同中亦有不同。
第二,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單純的剪貼資料,寫長篇論文;我認為這並不公允。我敢大膽說,在華文甚至英文的出版書藉,都沒有完整客觀紀錄到這些軍艦的服役歷史。老兵的出版書藉經常滲透著懷愐過光榮的語調;DANFS的史實散亂不全(24艘艾塞克斯級只有胡蜂號的DANFS編寫較完整,但明顯參考了老兵的出版書);Morison那本只有二戰;冷戰時期的資料嚴重缺乏。但在維基條目,我將這些割裂的資料重整疏理,並將冗長多餘的描述刪去(不相信的話去翻翻那些書藉),亦避免以一個愛好者的心態而寫(比如那些吹噓戰鬥時有多強等等。除非有確實數據,否則我不會加上)。這是其他地方不會見到的描寫。故此我確信這些條目會在百科甚至供人參考引用,都有其價值。單以一個「長」字去論斷條目,實在不公。在我的角度,大的條目應該寫得扼要(如美國、中國這些大東西);殘缺的東西要寫得詳(如這些軍艦。不要只看長不看詳。),如此而已。
第三:本條目目標起碼優良,特色也可。特色於我而言,是真的用來做編寫典範,供日後要寫軍艦條目的人參考。CV-18和早前當選的CV-9,是少有可以重整出完整服役歷史的艾塞克斯級(失敗例子有CV-15CV-39),而且又不局限於二戰服役(例子有CV-13CV-17。這兩條放出來評選,肯定會有人說重覆太多,所以我不打算提優)。有人可能疑問,是否必須將這些軍艦都提優特;我覺得只要合格,且經過自己及同行評審校對,合符資格便可。英文維基的四艘艾奧瓦級戰艦都是特色,但我未見有人會以四艘都是特色太多為由,而去撤特。如果是要說CV-18有何地方缺乏資料,那就只有榮譽部分,沒有了二戰後的紀錄。四出尋覓,空手而回,做不到像CV-9一樣的漂亮模版。
最後:條目的架構大致與CV-9相同,上次同行評審特色評選的意見都可應用於此,並已作參考。

Oneam 01:00 AM (留言) 2011年2月12日 (六) 04:51 (UTC)[回覆]

評審期︰2011年2月12日 04:51 (UTC) 至2011年3月12日 04:51 (UTC)

內容與遣詞[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行話術語完成度連貫性等與條目內容有關的要點

剛仔細看到「菲律賓」一節,個人看法如下:

  1. 服役歷史「建造與早年服役」一節,「9月15日,胡蜂號被擊沉,為紀念美軍損失,海軍在11月13日將CV-17更名為胡蜂號」這句話感覺不太自然。舉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oneam您丟了錢包,您會買一個一模一樣的來「紀念損失」嗎?個人提議改成「9月15日,胡蜂號(CV-7)被擊沉。11月13日,海軍把在建的奧里斯卡尼號改名為胡蜂號,以紀念CV-7的英勇犧牲。
  2. 「菲律賓海海戰」,「7時30分,日軍偵察機發現部分第四分隊艦隻……」,這句話調整語序為「日軍偵察機發現第四分隊部分艦隻」,如何?
  3. 同上,「最終日機多半被埃塞克斯號、企業號、列克星敦號、邦克山號、科本斯號及普林斯頓號等戰機擊落」,似乎您的意思是「最終……被埃塞克斯號……等戰機擊落」吧?
  4. 同上,「最後美軍擊落最少70架;而日機只有31架飛機成功返航」,前半句量詞後缺失被修飾語,應為「最少70架飛機」。
  5. 同上,「21分,胡蜂號等航空母艦(除普林斯頓號外)派出216架飛機升空。」不使用括號而把這句子修改為「21分,除普林斯頓號的美軍航母……」效果如何?

上課了,下課再細讀。這條目大體上十分出色,如果這些細節問題能得到修繕的話FA應該沒問題了。加油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3月7日 (一) 11:03 (UTC)[回覆]

算了,不聽課了,繼續看您的條目

  1. 「雷伊泰灣海戰」,「最終僅擊沉能代號及早霜號(沉沒於淺海,11月12日棄船)」,這句話語義不明,到底是單是後者沉沒於淺海還是兩者皆是?另外,這場戰鬥發生在10月26日,那麼「11月12日棄船」是什麼意思?不知道是我誤解了還是怎樣,總之就是理解不能。
  2. 「哈爾西颱風」,「18日海面風浪加劇,但艦隊的天氣預備仍然錯誤」,顯然這裏筆誤了,應該為「……但艦隊的天氣預報……」。
  3. 「沖繩島、硫磺島與日本」,「俾斯麥海號更被自殺飛機擊沉,企業號因此要獨自擔任夜战航空战列舰」,這是在簡體字模式下看到的奇怪艦隻類型,一看源碼才發現這裏指的就是「戰艦」,只是繁體的戰艦默認轉換為簡體戰列艦而導致語義偏差了。
  4. 「戰後」,「途中胡蜂號在大西洋遇上風暴,故在12月21日胡蜂號到朴次茅夫海軍基地作緊急維修,並稍作休假。」,這句感覺略顯生硬,改成這樣如何:「途中……遇上風暴,故12月21日胡蜂號抵達朴茨茅夫海軍基地便作緊急維修,並稍作休整。」?

全文看完以後發現的細節疏漏就這些。我還是繼續聽課吧。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3月7日 (一) 12:04 (UTC)[回覆]

非常感謝,這些字句再細看後,確實是有不妥,剛剛都更改了,並且再次重新檢查一次,希望沒看走眼吧。簡單回覆一下:

一:更名那段我改為用戰損,因為英勇犧牲實在有點煽情...而美軍更名是有捲土重來、「沉一艘還有一艘」之意,英勇沉沒與否似乎不是其考慮。

二:沉沒是指早霜號。不過這傢伙比較特別,在淺海沉沒後,艦體部分仍然露出水面,結果部分忠誠的日軍在艦上死守,直到11月12日才受不住接着連日的攻擊,而終於棄船。

三:颱風天氣預報:昨晚寫CV-14時也發覺了,但忘了改正-.- 一會再改正其他條目。

四:夜戰航空戰列艦:手誤,應是航空母艦。

其他的生硬句字剛剛也再修飾一次,現在正重新檢查......真的非常感謝。Oneam 01:00 AM (留言) 2011年3月7日 (一) 13:45 (UTC)[回覆]

格式與排版[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標點符號列表章節排版序言)等資訊


參考與觀點[編輯]

包括是否有參考文獻可供查證)、中立觀點未發表的原創腳註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針與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