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尾城之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战国时代

七尾城址
日期天正4年(1576年)11月 - 天正5年(1577年)9月
地点
结果 上杉氏获胜并且占领能登,能登畠山氏灭亡
参战方
上杉军 畠山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上杉谦信 长续连
兵力
约2万 约1万5千

七尾城之战(日语:七尾城の戦いななおじょうのたたかい Nanaojōnotatakai)是在天正4年(1576年)11月至天正5年(1577年)9月期间,越后上杉谦信能登畠山氏家臣长续连能登能登郡七尾城爆发的一场合战。最终,上杉氏在这次合战中消灭能登畠山氏,并且占领能登

背景[编辑]

织田家与上杉家的关系[编辑]

上杉谦信

元龟3年(1572年),室町幕府第15代将军足利义昭暗中策划信长包围网,导致织田信长被逼与周边的反织田势力战斗而陷入困境,为了在西上作战日语西上作戦中对抗东边甲斐武田信玄,信长与同为武田氏敌人的越后上杉谦信结盟[1]。信长和谦信分别与伊势越中一向一揆敌对,因此双方的利益一致[1]

然而在元龟4年(1573年)4月12日,信玄在西上作战的途中病死,在这之前两年前北条氏康亦已经死去,随着东面两大势力的当主相继死去后,谦信将重心从关东地方转移至越中和加贺一带,集中火力攻打一向一揆[2]。在天正2年(1574年)与北条氏政的战事结束后,谦信以上野厩桥城为中心,将关东交由北条高广北条景广父子负责,自己则专注于在北陆地方扩大上杉家版图[3]

织田家方面,信长在天正3年(1575年)5月于长篠之战中大破武田胜赖军,其后在8月命柴田胜家进攻越前,击败石山本愿寺下间赖照后,赖照等1万2000名信徒被处刑。对此,石山本愿寺在天正3年(1575年)6月向谦信求援,及后在9月越前一向一揆残余势力得到越中富山城的上杉氏家臣河田长亲的支援に救援[3]。由于谦信不希望信长抢先自己占领北陆,因此在天正4年(1576年)2月背弃盟约,并且在5月通过义昭的协助下与本愿寺显如和解,并且结成同盟,成为反织田势力的一员[3][4]

战况[编辑]

能登守护畠山家的内乱[编辑]

天正4年(1576年)9月,谦信号称率领2万大军进攻越中。越中本来是由河内能登畠山家担任守护,进入战国时代后演变成为守护代神保氏日语神保氏椎名氏日语椎名氏争夺之地。永禄9年(1566年),能登畠山家畠山义纲被家臣流放,被拥立的畠山义庆也意外死去,亦有指是被家臣游佐续光温井景隆暗杀。其后,继承家督之位的义庆之弟畠山义隆在天正4年(1576年)也死去后,由只有几岁的义隆之子畠山春王丸继承家督之位。谦信以曾经作为畠山氏派出的人质的上杉氏家臣畠山义则才是合适的当主为由,扬言要回复能登的治安而出兵攻打能登畠山氏[5]

第一次七尾城之战[编辑]

织田信长

对于谦信介入能登,畠山氏相当不满并且准备一战[5][6]。畠山氏在笔头长续连的指导下,决定固守七尾城。续连在七尾城的大手口,景隆和续光则分别在古府谷和蹴落口防守。续连亦煽动笠师村、土川村和长浦村等地领民发动一揆,尝试打乱上杉氏的后方,然而长期与一向一揆作战的谦信深知一揆的特性,很快就将他们镇压下来,并且包围七尾城。不过,由畠山义总建成的七尾城易守难攻的程度可媲美上杉氏的春日山城,谦信亦无从入手。对此,谦信将目标转为附近的支城,希望能够孤立七尾城,谦信率兵迅速地攻下鹿岛郡中岛的熊木城、珠洲市正院町川尻的黑泷城、羽咋郡富来町八幡的富来城、羽咋郡富来町的城根山城、羽咋市柳田町由粟生七郎防守的粟生城和凤至郡柳田村国光由牧野上总介防守的米山城等等,尽管如此续连等人也未有投降之意。

天正5年(1577年)3月,北条氏政出兵北关东,谦信随即返回越后备战[5][6]。在这之前,谦信派遣三宝寺平四郎、斋藤带刀、内藤久弥和七杉小传次防守熊木城、长景连防守黑泷城、长泽光国日语長沢光国和白小田善兵卫防守穴水城、辔田肥后和平子和泉防守甲山城、蓝浦长门防守富来城以及上条织部和畠山将监防守石动山日语石動山

畠山军的反击[编辑]

谦信返回越后后,原本固守于七尾城的畠山军随即展开反击,畠山氏家臣甲斐庄亲家策反熊木城的斋藤带刀,并且攻下熊木城,七杉小传次兵败自杀,三宝寺平四郎和内藤久弥则战死。畠山军又以家臣杉原和泉为总大将进攻富来城,生擒蓝浦长门并且将其处刑。续连为了夺回自己的居城穴水城亦出兵等畠山军全面进攻上杉的守军[6]

第二次七尾城之战[编辑]

闰7月,由于北条军的进攻规模不大,处理好领国事宜的谦信再次出兵能登[5][6]。续连闻讯大惊,慌忙放弃各支城,集中兵力固守七尾城。而且,续连向领民表示要全力抗战,半强制地要求领民一同协防七尾城。因此,城内兵民总数约1万5千人,穴水城的光国和甲山城的肥后曾经进攻七尾城,但是败退。

续连对于谦信再度进军感到惧怕,因此派其子出家的长连龙前住安土城向织田信长求援[5][6]。信长答应请求,并且在8月8日命柴田胜家为总大将出征能登[5]

8月9日,谦信得知织田军将会经过越前进入能登,便请求加贺一向宗的总领七里赖周阻碍织田军进军,自己则在石动山布阵,并且加快进攻七尾城[7]

在攻防战期间,七尾城内爆发疫症,畠山军的士兵相继因病死去[6][8]。当主春王丸也受到感染而死去[8]。山穷水尽的续连派小伊势村的八郎右卫门煽动针对上杉军的一揆,但是被谦信察觉而失败,七尾城亦陷入绝境。

此时,亲谦信派的续光、景隆和三宅长盛日语三宅長盛兄弟等希望与谦信里应外合[8]。本来他们对于亲信长派的续连夺得实权早就有所不满,加上这场战事毫无胜算,因此续光等人在9月13日答允谦信成为上杉军的内应[9][10],正好当天是中秋节,在本阵中摆下赏月宴的谦信作下后世称为十三夜之诗的七言绝句:“霜满军营秋气清,数行过雁月三更。越山并得能州景,遮莫家乡忆远征。”[9][10]。然而,这首诗是否由谦信所作,仍然存疑[10]

9月15日,内应的续光等人在月圆之夜打开城门让上杉军进城[9]。最终,续连与其子长纲连日语長綱連、长则直、纲连之子竹松丸和弥九郎等长一族100人被杀[9][10]长氏日语長氏唯一逃出生天的就是请求信长支援的连龙和纲连的孻子菊末丸而已。就此,七尾城落入谦信之手,并且占领能登[9]

战后[编辑]

原来作为织田援军的柴田胜家军受制于加贺的一向一揆,加上原本包围石山本愿寺的大和松永久秀松永久通父子突然撤离战线,结集军队固守居城信贵山城日语信貴山城谋反,这些因素均导致织田军无法如期到达能登[7]。原本,信长也计划亲自率兵进攻北陆[11],但是面对久秀谋反的紧急形势,唯有搁置[7]。与此同时,织田军在加贺期间,由于胜家与羽柴秀吉在作战上意见产生分歧,秀吉一怒之下擅自撤退[12]。因此,织田军士气低落,在9月23日于手取川之战中大败于上杉军[10]

其后,能登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上杉势力之下,然而在天正6年(1578年)3月谦信死后上杉家中爆发御家骚动御馆之乱,最终在能登国内的反上杉势力和经由飞驒攻入越中的织田军的威胁下,能登最终落入信长手中。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76
  2. ^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80
  3. ^ 3.0 3.1 3.2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81
  4. ^ 小和田哲男 著‘戦国合戦事典‐応仁の乱から大坂夏の阵まで’PHP研究所、1996年、p.260
  5. ^ 5.0 5.1 5.2 5.3 5.4 5.5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83
  6. ^ 6.0 6.1 6.2 6.3 6.4 6.5 小和田哲男 著‘戦国合戦事典‐応仁の乱から大坂夏の阵まで’PHP研究所、1996年、p.261
  7. ^ 7.0 7.1 7.2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88
  8. ^ 8.0 8.1 8.2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89
  9. ^ 9.0 9.1 9.2 9.3 9.4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90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小和田哲男 著‘戦国合戦事典‐応仁の乱から大坂夏の阵まで’PHP研究所、1996年、p.262
  11. ^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84
  12. ^ 河合秀郎 著‘日本戦史、戦国编②’学习研究社、2002年、p.193

参考文献[编辑]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