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三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有,为佛教的术语,对于的三种分类,即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1]

  1. 欲界有:就是在五尘中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心,就是能了知、能领受的觉知心。
  2. 色界有:就是一念不生的心,作主的心。
  3. 无色界有:也是上面这个心,但离开了色法,没有色身,只剩下长住于定境法尘的极微细了知心。

是指有情众生。有情众生都在三界中生死轮回,三界外没有众生、没有佛法。在佛陀时代常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佛门四众因修解脱行证道成为阿罗汉,自知自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解脱。解脱知见知真。’其中后有即是往后不再受三界有的身体,由三界中完全消失而说为入无余涅槃[2]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亦说: 诸佛三界有的业报都已经究竟尽,没有剩余[3]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佛说大集法门经》卷上: “复次三有。是佛所说。谓欲有色有无色有。”
  2.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尔时。迦叶即于佛法中出家受具足戒。时。迦叶受戒未久。以净信心修无上梵行。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即成阿罗汉。”
  3.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善男子。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果永尽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