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卑诗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卑诗省
British Columbia(英文)
Colombie-Britannique(法文)
 加拿大联邦省
格言:拉丁语Splendor sine occasu
(中文:永不减弱的光芒
卑诗省在加拿大的位置
卑诗省在加拿大的位置
坐标:54°30′N 124°30′W / 54.5°N 124.5°W / 54.5; -124.5
加入联邦1871年7月20日(第7个)
首府维多利亚
最大城市温哥华
最大都会区大温哥华
政府
 • 省督珍妮特·奥斯汀英语Janet Austin
 • 省长尹大卫新民主党


立法机关卑诗省议会
国会议席加拿大国会
下议员议席42席(12.4%)
上议院议席6席(5.7%)
面积
 • 总计944,735 平方公里(364,764 平方哩)
 • 陆地925,186 平方公里(357,216 平方哩)
 • 水域19,549 平方公里(7,548 平方哩)  2.1%
面积排名第5位
 9.5% of Canada
人口(2021)[1]
 • 总计5,000,879人
 • 排名第3位
 • 密度5.4人/平方公里(14人/平方哩)
居民称谓British Columbian[2]
官方语言英语事实上
GDP
 • 排名4
 • 总额(2009)C$191.006 billion[3]
 • Per capitaC$41,689(7
时区UTC−8 & −7
邮政简称BC
邮编前缀V
ISO 3166码CA-BC
省花太平洋四照花
省树北美乔柏
省鸟暗冠蓝鸦
网站www.gov.bc.ca
排名包含所有省和地区
“卑诗”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不列颠哥伦比亚[4]
台湾英属哥伦比亚、卑诗
港澳卑诗
马新卑诗
加拿大卑诗
旧译英属哥伦比亚

卑诗(英语:British Columbia,新加坡译卑诗,中国大陆译不列颠哥伦比亚,香港译卑诗,台湾译英属哥伦比亚,简称:B.C.;法语:Colombie-Britannique,简称:C.B.),又称BC省[注 1]卑诗省[注 2],是加拿大最西部的,西面濒临太平洋阿拉斯加狭地,北面与育空西北地区相连,东面隔着加拿大洛矶山脉阿尔伯塔省接壤,南面与美国华盛顿州蒙大拿州相邻。卑诗省面积944,735平方公里,是加拿大面积第3大的省,在加拿大各省及地区面积中排名第5(9.5%)。根据2021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卑诗省人口有500万人,为加拿大第三。[1]首府为位于温哥华岛维多利亚,最大城市是低陆平原温哥华;传统的主要产业是林业矿业渔业,但近年来旅游业影视产业金融业教育出口服务业也在兴起,国民生产总值为加拿大第四。

命名

[编辑]

哥伦比亚河流域在19世纪成为英属北美太平洋西北地区毛皮贸易区,称作哥伦比亚地区(Columbia District),但自18世纪开始沙俄西班牙也对此地区进行海外扩张。而美国在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后,派遣路易斯和克拉克组织探险队寻找到通向太平洋海岸的路,并也对哥伦比亚河流域地区宣誓主权,称其为俄勒冈乡域(Oregon Country)。在1819年《亚当斯-奥尼斯条约》和1824年《圣彼得伯勒条约》之后,西班牙和沙俄先后放弃对太平洋西北地区的殖民,英美两国变成了唯一的竞争者。尽管《1818年条约》明确了北纬49度线为英美在北美的边境,哥伦比亚地区实际上是两国在共治并且争相移民的争议地区。在美墨战争之后,英美两国最终于1846年签订《俄勒冈条约》,明确规定哥伦比亚地区也以49度线划分边界。为了强调49度线以北为主权属于英国的哥伦比亚地区,英国特意加上了前缀“英属”。1858年,英属哥伦比亚地区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维多利亚女王取名为卑诗殖民地Colony of British Columbia),

卑诗政府的选举事务处、司法厅、劳工厅、教育厅、农业厅等政府部门均用中文自称“卑诗省”[5][6][7][8][9][10][11],源于British Columbia的首字母BC粤语音译“卑诗”。台湾译作“英属哥伦比亚”或“不列颠哥伦比亚”,中国大陆译为“不列颠哥伦比亚”,香港译作“卑诗”但“英属哥伦比亚”也通行,新加坡亦常译为“卑诗”。华裔加拿大人普遍按照英语简称的习惯译作卑诗省。

历史

[编辑]

史前到皮草贸易

[编辑]
麦肯西的石碑
美国(54°N)和英国(42°N)各自认定的疆界,和签约的疆界(49°N)
汤普森河的位置图

必顿河英语Beatton River一带所发现的石器所推定,卑诗省于11,500年前已出现人类聚落。太平洋西北海岸的原住民族英语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Coast在现卑诗省的范围扩散;到了欧洲人初临此地时,现加拿大国境内近一半原住民皆居于此处。探险家詹姆斯·库克乔治·温哥华分别于1778年和1792-93年航行至此,确立英国在此的管辖权。1793年,亚历山大·麦肯西英语Alexander Mackenzie成为首位以陆路横跨北美洲到太平洋海域的欧洲人,并于贝拉库拉附近的海岸竖立一块石碑,为是次探索留下凭证。这次陆路旅程理论上也建立了英国对北美西北内陆地区的主权,而其他皮草公司的探险家随后亦区内探索并绘制地图。麦肯西、约翰·芬利英语John Finlay (fur trader)西蒙·弗礼沙山姆尔·布莱克英语Samuel Black以及大卫·汤逊英语David Thompson (explorer)等探险家陆续在区内探索,但目标主要还是放在扩张皮草贸易而非政治考虑。西蒙·弗礼沙是第一个沿着弗礼沙河而上的探险家,该河因此以他为名;大卫·汤逊则为内陆超过七万平方呎的地域绘制地图。[12]

西北公司哈德森湾公司相继在此建立皮毛贸易站。英国再于1818年与美国签订协议,设立由两国并治的哥伦比亚地区(Columbia District),北界为北纬54°40(即俄罗斯北美殖民地英语Russian colonization of the Americas的南限),西界为洛矶山脉,南面则与墨西哥属加利福尼亚为邻。

两家皮毛公司于1821年合并后,现在构成卑诗的地域亦划分为三个皮毛贸易区。中部和北部内陆地区归入新卡利多尼亚区英语New Caledonia (Canada),从圣詹士堡管辖。汤普森河流域以南和哥伦比亚河以北的南部内陆地区归入哥伦比亚区,从座落哥伦比亚河下游的温哥华堡(现华盛顿州温哥华市)管辖。现卑诗省东北部,洛矶山脉以东的和平河则归入阿萨巴斯卡区英语District of Athabasca,从奇佩维安堡管辖。这些地区并未正式建制,只由哈德森湾公司的行政人员管辖。

随着美国陆续向西扩张,英美两国也开始就哥伦比亚河流域英语Columbia Basin下游部分(即现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主权出现纷争。两国最终于1846年签订《俄勒冈条约》,两国的领土以北纬49度划分,该界以南的地域(除温哥华岛海湾群岛外)全归美国,两国并治哥伦比亚地区的局面亦告结束。两国虽已签订协议,但英国仍对美国存有戒心。为了进一步确立其主权,英国于1849年正式于温哥华岛建制,成立温哥华岛殖民地英语Colony of Vancouver Island,首府设于维多利亚。哥伦比亚区余下在四九线以北的地域则归入新卡利多尼亚,仍属英属北美辖下的未建制范围,继续由哈德森湾公司人员管理。

1858年-1865年淘金潮

[编辑]

在1858年左右,传出英属俄勒冈区域和加州附近有黄金,于是哈德森湾公司在二月带了约八百人在这个区域勘查,在新卡利多尼亚发现黄金,约是在现在弗礼沙河跟汤普森河的交会点,五月又带了另一批人到弗礼沙峡谷的耶鲁镇开始了卑诗省初期开垦,又建立了温哥华堡维多利亚堡两个大据点[13]。这一年冬天特别冷,只有很少数的人真的找到黄金。更多的人放弃了这个工作,接下工作的是中国移民,这使大量广东人移民到美加西岸。虽然很少人赚大钱,但此淘金潮却对卑诗省后续的发展贡献很大。这段时间内,有多过三万的移民进入此地。

淘金潮亦吸引大批美国人涌入新卡利多尼亚,促使英国殖民地部正式将该地建制为卑诗殖民地(Colony of British Columbia),并定都于新威斯敏斯特。往后年间该地再度出现数场淘金潮,并带旺了巴克围(Barkerville)和利鲁逸(Lillooet)等内陆城镇。然而,殖民地政府为了提升这些内陆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而举债累累。另一方面,温哥华岛殖民地在同一时期亦面临财困,英国殖民地部遂于1866年将两个殖民地合并为一以精简架构。

在淘金潮减退后,虽然还有少数人继续往内陆淘金,但大部分的人在弗礼沙河谷和维多利亚定居下来了,很多掏金矿工改去挖煤矿,也有一些人捕鲑鱼或伐木。维多利亚是当时很重要的港口,航行过太平洋的船只会在此处补水加煤。而由于种族歧视的关系,黄种人都聚集在一起发展成所谓“中国城”,卑诗省的开垦在这时有很大的发展。

加入联邦

[编辑]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工程

卑诗属于英国的时候债台高筑且人口稀少,最大城市维多利亚也只有3270人,十年后也只成长到5925人,英国人认为此地“没有经济成长实力”(Lifeless in business)[14]。有三个选择:留属英国殖民地、加入美国或加入加拿大。如果留属英国殖民地的话,卑诗省将会继续负债,且距离英国太远,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加拿大联邦以铁路诱惑卑诗加入联邦,这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卑诗来说是极大的利益。卑诗遂于1871年7月20日正式加入加拿大联邦,成为加拿大第六个省份。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于1885年开通至卑诗省。坐落布勒内湾南岸的煤气镇被选为铁路的西岸总站,并于1886年正式建制为温哥华市。温哥华的港口设施启用后,该处发展迅速,市内人口更于50年内超越温尼伯,成为加拿大西部最大城市。第二条大陆铁路则于1914年落成,经乔治王子城通往卑诗省北海岸的鲁珀特王子港,为该地经济开拓新机。


地理

[编辑]
卑诗省地形图

卑诗省西邻太平洋,西北与美国阿拉斯加接壤,北边则是育空地区西北地区,东边为阿尔伯塔省,南面为美国华盛顿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现在卑诗省南面的美加边界位于北纬49度线,是根据1846年俄勒冈条约划订的。卑诗省的土地面积约944,735平方公里,相当于坦桑尼亚,亦大约是法国德国荷兰的总和。卑诗省的蜿蜒曲折的海岸线长约27,000公里,海岛众多(约6000个),大部分为无人岛,最大岛是温哥华岛,各岛由卑诗渡轮连接。卑诗省超过一半的面积是山地

卑诗省的省会维多利亚,位于温哥华岛的东南端。最大城市温哥华位处省内西南部低陆平原地区,是加拿大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亦是加拿大第三大的都会区。省内其他主要城市包括位于低陆平原的素里本那比、华人重镇列治文[15](人口约60%为亚裔移民)[15]兰里区兰里市新威斯敏斯特市弗礼沙河谷内的阿伯茨福德奇利瓦克;以及内陆的基洛纳坎卢普斯乔治王子城是卑诗省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16号公路和97号公路的交会点[16]

全省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是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17],主要是海岸山脉与洛矶山脉,百分之六十是森林,只有百分之五是可耕地。所以卑诗省以伐木业观光业为主。由于卑诗省西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南部山谷也盛产水果和葡萄酒,尤其是以奥肯拿根地区的葡萄酒苹果酒最有名[18]。在滨海,温哥华岛及其余海岸,是温带雨林气候[19]。由于山脉阻挡,除内陆山区较冷,整体平均温度比加拿大平均温度高出许多[20]

维多利亚

[编辑]

维多利亚原本并不是卑诗省的省会,但由于俄勒冈条约签定以北纬四十九度为美加边界,加拿大人为了不丧失此地而以此地作为省会,现在维多利亚已变成加拿大第十五大的都会区。[21][22]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经过此地,并盖了一个有名的旅店The Empress。[23]

温哥华

[编辑]

通常温哥华指大温哥华地区,这个都会区是卑诗省人口最多的地区,城市包括素里列治文本那比等等,是卑诗省的重要经济中心。

主要城市

[编辑]

都会区

[编辑]
排名 都会区名称 2016人口[25]
1 温哥华 CMA 2,463,431
2 维多利亚 CMA 367,770
3 基洛纳 CMA 194,882
4 阿伯茨福德-米逊 CMA 180,518
5 纳奈莫 CA 104,936
6 坎卢普斯 CA 103,811
7 奇利瓦克 CA 101,512
8 乔治王子城 CA 86,622
9 弗农 CA 61,334
10 考特尼 CA 54,157

人口统计

[编辑]

卑诗省的人口

[编辑]
年份 人口 五年
%改变
十年
%改变
各省排名
1861 51,524 n/a -6.3 6
1871 36,247 n/a -29.7 7
1881 49,459 n/a 36.4 8
1891 98,173 n/a 98.5 8
1901 178,657 n/a 82.0 6
1911 392,480 n/a 119.7 6
1921 524,582 n/a 33.7 6
1931 694,263 n/a 32.3 6
1941 817,861 n/a 17.8 6
1951 1,165,210 n/a 42.5 3
1956 1,398,464 20.0 n/a 3
1961 1,629,082 16.5 39.8 3
1966 1,873,674 15.0 34.0 3
1971 2,184,620 16.6 34.1 3
1976 2,466,610 12.9 31.6 3
1981 2,744,467 11.3 25.6 3
1986 2,883,370 5.1 16.9 3
1991 3,282,061 13.8 19.6 3
1996 3,724,500 13.5 29.2 3
2001 3,907,738 4.9 19.1 3
2006 4,113,487 5.3 10.4 3
2011 4,400,057 7.0 12.6 3
2016 4,648,055 5.6 13.0 3
2021 5,000,879 7.6 13.7 3
来源:加拿大统计局[26][27]
卑诗省的宗教(1991和2001)与加拿大的宗教(2001)比例
卑诗省1991年 卑诗省2001年 加拿大2001年 卑诗省2001年数目 备注
总人口 100% 100% 100% 3,868,875
总基督徒 64.3% 55.7% 77% 2,124,615
新教 41.9% 31.4% 29% 1,213,295
天主教 18.3% 17.2% 44% 675,320 包括罗马天主教
东正教 0.7% 0.9% 2% 35,655
Christian n. i. e. 2.7% 5.2% 3% 200,345
锡克教 2.3% 3.5% 1% 135,310
佛教 1.1% 2.2% 1% 85,540
伊斯兰教 0.8% 1.5% 2% 56,220
印度教 0.6% 0.8% 1% 31,500
犹太教 0.5% 0.5% 1% 21,230
东方宗教 0.3% 0.1% 9,970 包括道教
其他 0.4% 0.2% 16,205 包括科学思想,原住民等等
无信仰 30.0% 35.9% 17% 1,388,300 包括无神论者
Source = 加拿大统计局[28][29]
Sample rate=20%

语言

[编辑]

由2006年的人口普查,对4,113,847人调查,4,022,045对母语作了单独的回答。

语言 母语使用人数 百分比
英语 2,875,770 71.5%
汉语官话粤语客家话闽南话吴语晋语等) 342,920 8.5%
旁遮普语 158,750 4.0%
德语 86,690 2.2%
法语 54,745 1.4%
菲律宾语 50,425 1.3%
韩语 46,500 1.2%
西班牙语 34,075 0.9%
波斯语(伊朗) 28,150 0.7%
意大利语 27,020 0.7%
荷兰语 26,355 0.7%
越南语 24,560 0.7%
印地语 23,240 0.6%
日语 20,040 0.5%
俄罗斯语 19,320 0.5%
波兰语 17,565 0.4%
葡萄牙语 14,385 0.4%
乌克兰语 12,285 0.3%
匈牙利语 10,670 0.3%
克罗地亚语 8,505 0.2%
语言 母语使用人数 百分比
阿拉伯语 8,440 0.2%
乌尔都语 7,025 0.2%
丹麦语 6,720 0.2%
希腊语 6,620 0.2%
古吉拉特语 6,565 0.2%
罗马尼亚语 6,335 0.2%
塞尔维亚语 6,180 0.2%
捷克语 6,000 0.1%
芬兰语 4,770 0.1%
阿撒巴斯卡语(一种北美语系) 3,500 0.1%
斯洛伐克语 3,490 0.1%
挪威语 3,275 0.1%
淡米尔语 3,200 0.1%
塞利希语(印地安族群) 3,190 0.1%
伊洛果语 3,100 0.1%
马来语 3,100 0.1%
米沙鄢语 3,035 0.1%
瑞典语 2,875 0.1%
土耳其语 2,255 0.1%
钦西安语 2,125 0.1%

其他语言也算,只是这里只列出了使用者两千人以上的语言。
各数字代表受访者认定自己所会的单一母语人数,若受访者会两种母语,且认定自己会两种母语则不列入计算。[30]

政治

[编辑]
议院内部

卑诗省目前第30任的省督是奥斯汀(Janet Austin),由加拿大总理推荐后由加拿大总督委任。

卑诗省议会由民选产生,共有87名议员,省长一职通常由多数党的党魁出任。2020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选新民主党自由党分别赢取57席和28席,绿党持有2席。[31]。贺谨于同年6月29日在省议会向自由党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以44-42票通过,结束自由党自2001年起连续执政16年的局面[32]

卑诗省自由党跟加拿大自由党是无关系的,卑诗省自由党是相当多元化的联盟。2023年卑诗省自由党更名为联合党。在卑诗省自由党崛起之前,卑诗省的主要偏右政党是卑诗社会信用党(British Columbia Social Credit Party);该党从195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长时间执政。

卑诗省省议会

行政区划

[编辑]

经济

[编辑]

卑诗省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以林木业尤甚,但近年也越来越重视发展矿业,失业率目前正处于30年来最低水平的4.5 %。[33]新的就业机会大多在建筑和服务业。

采矿业

[编辑]

采矿业一直都是卑诗省的经济支柱,二十世纪的淘金热更带来了大量移民,在1995年产值达到41亿加币[34]煤矿石油天然气是卑诗省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1948年,天然气在Pouce Coupe被发现,[35]1955年,在Boundary Lake发现了大量的石油,现在省的东北方是天然气产量最多的地方,采集煤矿的历史最久,早期大多由亚洲移民开采,1836年温哥华岛就已经在开采了,直到现在还有一个采矿场尚未关闭,卑诗史上最严重的矿坑爆炸案发生于1887年3月3日,在近年来有些矿场改作观光业,例如有名的布查德花园

卑诗省还有少数的的采集,但占的比例不大。除此之外卑诗省在玉的加工业很有名。

森林业

[编辑]

卑诗省是加拿大主要木料出产省,也是世界纸浆产量最多的地方之一[36],尤其是针叶树木产量更是世界第一,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2005年产值达到147亿元,占加拿大原木出口的百分之三十三[37]

服务业

[编辑]

每年有大量的国际学生到卑诗省读书,这也是卑诗省的财政来源之一,[38]温哥华地区有“北方好莱坞”(Hollywood North)之誉,是北美第三大电影制造区,影视产业的规模仅次于洛杉矶纽约

渔业资源

[编辑]

卑诗省因为靠海的关系,所以渔业也是他的一个重要资源,Nass River以南一直到温哥华岛都是鲑鱼比目鱼的主要采集区,南部海岸和内陆大湖也有大量的养殖渔业,温哥华岛有牡蛎的养殖。鲑鱼秋天洄游时会进入弗礼沙河水系,Nass River,Skeena River,这三条河,沿岸的城市也都会有生态教育和庆祝活动,可见鲑鱼在加拿大人心中的地位颇高。卑诗省对于人工孵化鲑鱼也是很有名的,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鲑鱼能成功长大,使产量增加。另外卑诗省还有海藻采集。原本在1905年至1972年卑诗省杀了三万只鲸鱼[39],经过立法限制后,现在赏鲸业也开始在卑诗省发展。

体育

[编辑]

卑诗省是一个很注重体育的省份,各城市大多有体育中心,主要运动是冰球橄榄球

滑雪

[编辑]

冰球

[编辑]

温哥华加人队是加入国家冰球联盟(NHL)的唯一卑诗省队伍,算是较晚加入的队伍,另外还有温哥华巨人队加入加拿大冰球联盟,除了这两个比较大的联盟外,在此省还有一些省级的自办冰球比赛。

冬季奥运

[编辑]

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二十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于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冬季奥运会。这是卑诗省第一次举办奥运比赛,大温哥华地区和惠斯勒(Whistler)都有比赛的会场。[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四个吉祥物分别叫做Miga、Quatchi、Sumi和Mukmuk。

交通

[编辑]

历史

[编辑]

洛矶山脉一直阻挡着卑诗东行的路,一直到铁路建成之前,皮草商人和探险家一直使用和平峡谷(Peace River Canyon)[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穿越洛矶山脉。几乎所有往太平洋的旅客和货物,都是通过维多利亚和新威斯敏斯特(New Westmister)的港口。到了1930年代,铁路是唯一的陆路交通,要不然就要开车绕道美国才可以到内陆的省份。1932年开始建省道《参见卑诗省省道表[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50年代后[40]才建加拿大横贯公路,今日公路为最佳的运输方式。

公路和高速公路

[编辑]
温哥华和本拿比之间的一段卑诗省1号公路横加公路

有四条穿越洛矶山脉到加拿大其他省的公路,从南到北依序是[41]

最长的省道是97号省道,全长2081公里,南起美加边境城镇奥索尤斯,北至育空地区的沃森湖

汽车保险

[编辑]

卑诗省的汽车保险、道路规则、牌照、驾照和卑诗省居民身份证(BCID)均由卑诗保险公司(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British Columbia,ICBC)负责发放及管理。[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驾照考试根据可驾驶的车辆种类而定,驾驶员的最低年龄是十六岁。驾驶执照的种类分为八类:第一类为多轴的牵引式拖车组合或任何机动车辆或车辆组合(摩托车除外);第二类为拖车或拖挂车不超过4600千克的载重量(除非这些车辆具有液压制动刹车装置。);大客车、学校校巴、公交车、为举行特别活动的或有特殊设施的车辆(包括第四类的任何机动车辆或组合车辆);笔试(Knowledge test)则提供英语、法语、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版本[42]

大众运输系统

[编辑]
运输联线的营运范围

1978年以前,省内的地面公共交通是由省营的卑诗省水电局(BC Hydro)营运。后来省政府则设立卑诗公车局(BC Transit)接管有关服务。运输联线(Translink)则于1998年成立,并接管大温哥华地区内的公共交通服务,包括温哥华架空列车捷运系统(路线经过温哥华、本那比、新威斯敏斯特和素里)、短程渡轮和公车。卑诗省除了温哥华地区使用电力巴士以外,其他地区则是用柴油巴士,少数使用油电混合巴士(Hybrid)。

大温哥华地区内的捷运系统正处于扩建阶段,南行至列治文加拿大线(Canada Line)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通车。东行至满地宝和高贵林的长青线(Evergreen Line)于2016年12月通车。

通讯

[编辑]

和加拿大其他省份一样,卑诗省的流动通讯公司大致有三家,分别是罗渣士通讯集团(Rogers)、贝尔(Bell)与研科(Telus)。另外,近年新加入加拿大流动通讯市场的Wind Mobile和城讯移动(Mobilicity)都已在大温哥华地区开设了相关服务。而家居电话、有线电视和网络公面方面则主要由萧氏通讯(Shaw)和研科提供。

铁路

[编辑]

详细见加拿大太平洋铁路

CPR的主要路线
CN的主要路线

1885年完成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是卑诗省进入加拿大邦联的一个条件。完成后,铁路成为出入卑诗省的唯一方法,一直到州际公路建成。在太平洋铁路建完后,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NR)建造另一条从Yellowhead到温哥华的铁路,与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竞争。太平洋东方铁路(PGE)提供了一个南北干线之间的连结,现在属于CN铁路,2003年,省政府以10亿元把卑诗铁路出售给CN铁路。

水上交通

[编辑]
BC Ferry的渡轮

卑诗渡轮(BC Ferry)在1960年被定为省级公司,以提供乘客和车辆的渡轮服务,来往温哥华岛和低陆平原,目前经营二十五条路线。至于到华盛顿的渡轮,是由华盛顿州渡轮(Washington Ferry)和Black Ball Transport运营。内陆湖泊和河流的渡轮,则是由省政府经营。

重要的商业远洋运输港口坐落于温哥华、罗伯茨堤岸、鲁珀特王子港和维多利亚;其中温哥华港是加拿大最大港口。温哥华、维多利亚以及鲁珀特王子港也是主要邮轮港口。2007年,一个大型海上货柜港口在鲁珀特王子港落成,再于2009年扩建;其内陆分流设施则设于乔治王子城。省政府计划透过温哥华和鲁珀特王子港的货柜港把卑诗省发展成为亚洲通到北美洲的运输之门。

空中交通

[编辑]

卑诗省有超过两百个机场,主要是温哥华国际机场(YVR)、维多利亚国际机场(YYJ)、基洛纳国际机场(YLW)以及乔治皇子城机场(YXS),前三个每机场在2005年个别服务超过1,000,000人次。温哥华国际机场是全加拿大第二繁忙的机场,在2005年估计有1600万旅客使用。

教育

[编辑]

在卑诗省每一个人都必须完成十二年的义务教育,在中学的时候会教一些法语,高中(10到12年级)要求要80个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包括48个必修课程学分,例如英文、社会、数学等,还有28个选修学分,可以是第二语言、家政等科目,所有修科目都必须参加省考才算修过,外加工作或义工经验30个小时和有纪录的运动八十个小时,拿另外四个学分[43]。申请大学是用十二年级的成绩,卑诗省有以下几所大学:

  • 公立大学
中文校名 英文校名 位置 2013 麦克林国内排名[5] 2007 泰晤士全球排名 2008 ARWU全球排名 网址
卡比兰诺大学英语Capilano University Capilano University 北温哥华 首页
艾蜜莉卡艺术及设计大学 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 温哥华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昆特兰理工大学 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素里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皇家汉梁大学 Royal Roads University 维多利亚 首页
西门菲莎大学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本那比 综合型大学,1 139 201-302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汤姆逊河大学 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 坎卢普斯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卑诗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温哥华 医学型大学,2 33 35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弗礼沙河谷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the Fraser Valley University of the Fraser Valley 阿伯茨福德 首页
北卑诗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 乔治王子城 基础型大学,2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维多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ctoria 维多利亚 综合型大学,2 213 201-302 首页
温哥华岛大学 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 纳奈莫 首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公园和保护区

[编辑]
幽鹤国家公园
Mount Robson省级公园

全省有有141个生态保护区,35个省级海洋公园,7省级文物保护遗址,6个国家历史遗址,4个国家公园和3个储备国家公园[44]。七个国家公园如下:

卑诗省还有很多省级公园,由卑诗省的公园环境厅管理,卑诗省的省级公园体系,是加拿大第二大公园系统,最大的是加拿大的国家公园系统。除了这些区域,47万公顷的耕地受到保护。

脚注

[编辑]
  1. ^ 系British Columbia的缩写
  2. ^ “卑诗”一词的粤语读音与英语“BC”相似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British Columbia Census Profile. Canada 2021 Census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 Canada. [2022-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0). 
  2. ^ According to the Oxford Guide to Canadian English Usage (ISBN 0-19-541619-8; p. 335), BCer(s) is an informal demonym that is sometimes used for residents of BC.
  3. ^ Statistics Canad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expenditure-based, by province and territory. [201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0). 
  4. ^ 周定国 (编). British Columbia,Prov.of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加].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01. ISBN 978-7-500-10753-8. OCLC 885528603. OL 23943703M. NLC 003756704. (简体中文)
  5. ^ 存档副本 (PDF). [2016-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7). 
  6. ^ 和平保障令及家庭法保护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nistry of Justice, British Columbia.
  7. ^ 卑诗省创办小型商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Ministry of Jobs, Tourism and Innovation, British Columbia, Oct 2011.
  8. ^ 罪案受害人应受的权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nistry of Attorney General, British Columbia.
  9. ^ 保护孩子们共同努力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不受欺凌、骚扰和恐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Ministry of Education, British Columbia.
  10. ^ 向劳工赔偿上诉裁判处上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体中文), page 6, Ministry of Labour, British Columbia.
  11. ^ 卑诗省的海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ritish Columbia.
  12. ^ British Columbia:Land of promises ISBN 0-19-541048-3
  13. ^ Ghost Town and Gold Mining ISBN 1-895811-82-1
  14. ^ Vancouver Island ISBN 1-55110-957-3
  15. ^ 15.0 15.1 存档副本. [200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16. ^ 存档副本. [200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17. ^ Over Canada ISBN 0-920431-87-9
  18. ^ 存档副本. [200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9). 
  19. ^ BC Science 9
  20. ^ http://www.weatheroffice.gc.ca/saisons/index_e.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nada Weather Office
  21. ^ 存档副本. [200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0). 
  22. ^ Social Study 9
  23. ^ Vancouver Island ISBN 1-55110-958-1
  24. ^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for Canada and census subdivisions (municipalities), 2016 and 2011 censuses – 100% data. Statistics Canada. Statistics Canada. [2019-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9). 
  25. ^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for Canada,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s and census agglomerations, 2016 and 2011 censuses – 100% data. Statistics Canada. Statistics Canada.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 
  26. ^ Statistics Canada - Population. [200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19). 
  27. ^ Canada's popul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加拿大统计局
  28. ^ Statistics Canad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Statistics Canad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 ^ Detailed Mother Tongue (148), Single and Multiple Language Responses (3) and Sex (3) for the Population of Canada, Provinces, Territories,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s and Census Agglomerations, 2006 Census - 20% Sample Data. 2007 [200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0). 
  31. ^ McElroy, Justin. B.C. Green Party agrees to support NDP in the legislature. CBC News. 2017-05-29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3). 
  32. ^ McElroy, Justin. B.C. Liberal government loses confidence vote 44-42, sparking either NDP government or election. CBC News. 2017-06-29 [2017-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33. ^ Ministry of Labour. BC Statistics.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 
  34. ^ British Columbia-Mining ISBN 1-895110-38-6
  35. ^ British Columbia
  36. ^ 存档副本.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5). 
  37. ^ 存档副本 (PDF). [2008-02-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3-20). 
  38. ^ 存档副本.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39. ^ British Columbia-Water
  40. ^ 存档副本. [2008-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6). 
  41. ^ 存档副本.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0). 
  42. ^ 存档副本. [202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9). 
  43. ^ 存档副本.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0). 
  44. ^ 存档副本. [2008-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