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五甲龙成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甲龙成宫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凤山区五甲二路730巷6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天上圣母、清水祖师、戴府元帅(三境主)
建立时间 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
地图
地图

五甲龙成宫,是台湾高雄市凤山区五甲庄的一间妈祖庙祖师庙,在五甲自强夜市里,地址为凤山区五甲二路730巷6号。在五甲众多寺庙中,称得上是规模最雄伟的庙宇,故俗称“五甲大庙”,简称“五甲庙”。龙成宫主体殿宇建筑亦独步全台,主祀天上圣母清水祖师、戴府元帅,合称“三境主”,庇佑五甲居民。龙成宫不仅是凤山五甲地区的信仰中心,因为附设阅览室,同时也是凤山一带青年学子温习功课的好去处,常常座无虚席,一位难求,2019年有日本阿波舞表演,2020还有大甲妈百年南巡至此庙,场面盛大。

主神:“三境主”的由来

[编辑]
五甲龙成宫内
龙成宫牌楼

湄洲天后宫妈祖香火最先随渡海来台的移民来台,清圣祖康熙年间,五甲庄民为之塑造金身奉祀。清高宗乾隆年间,庄民为湄洲妈祖像在庄中(今日凤山区镇南街附近)兴建草坛奉祀。

清水祖师则是五甲庄一位杨姓人士,某日在海边捕鱼时,看到海上飘来一尊福建泉州安溪的守护神“清水祖师”的神像,突然金光闪闪,海波变色。杨即认为是一大祥瑞,迎回家中供奉香火,灵验不断,于是也开放给庄民膜拜。

其后,有一福建来的杂货商,背负元帅神戴府元帅金身,到达五甲做生意,却在五甲巧遇当年在福建的同乡旧识,因觉有缘,慨将戴府元帅金身留给五甲的同乡供奉。

清德宗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因庄民欲壮神威,将三尊神像合祀于草坛,以“三境主”(三位本境的主神)尊称之,并翻修为小庙。

台湾日治时期,有一名外地檀越王山东,赴中国大陆经商前,至三境主的小庙参拜,蒙神示搭旧船前往,大发利市;愿捐出顶社庄(今捷运凯旋站军备局二〇五兵工厂附近)数的土地兴建大庙,还愿意承担半数的工程费用,后未获神明同意而作罢。

1928年檀越郑发、苏植等十二人决定集资建造大庙,请示三境主,奉神示择了一片竹林地建庙,三境主并降笔称“本庄居山尾,如‘龙’汇集,又得凤山溪流过,山水相聚,为风水宝地,一甲子后必有大‘成’”,劝信徒在本地垦殖,“足以富传子孙”。最后神灵称,已请得玉皇上帝旨意,称“龙成宫”,届时本庙会成为本庄的中心。

近年重建

[编辑]

五甲庄开发的起源,可溯至明郑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在登陆鹿耳门后,派遣军人南下此地屯田,到了清末,还只是一个数百人的小村落,1970年代,高雄市前镇地区发展加工出口区,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并延伸至时为高雄县凤山市的五甲地区,使五甲地区人口暴涨,地价狂飙,随着2010年的五都改制,凤山改隶高雄市,地价更是涨声不断。

五甲地区人丁未旺之前,龙成宫仅是庄内居民信仰中心。拜土地与房屋交易之盛,务农的五甲在地人顿成富裕的地主“田侨”,咸认是“三境主”(妈祖清水祖师戴府元帅)神威显赫庇佑所致。于是在公元1983年动工重建龙成宫,历五年,终于在公元1988年举行落成建醮。除了“三境主”之外也加祀了释迦文佛观音菩萨至圣先师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三官大帝斗姥元君神农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东岳大帝文昌帝君坚牢地神中坛元帅关圣帝君延平郡王东厨帝君城隍尊神注生娘娘哪吒太子甲子太岁星君千里眼将军顺风耳将军福德正神三教神佛。

龙成宫占地8300平方米(约2500),金碧辉煌,高耸的庙脊,从远处望去,成为五甲显著的地标。龙成宫并采用现代建筑格局,不论廊柱、神龛、藻井、木雕、石工、彩绘等,无论做工与建材,均为一时之选。许多旅行团、进香团并将五甲龙成宫列为参访庙宇,外地香客不绝,与高雄市三民区三凤宫齐名。

龙成宫也热心公益事业,并附设占地约500坪的图书馆供市民、学子利用,许多学子在参拜完后下楼读书,并在获得佳绩后返回庙宇祭拜还愿,捐香火钱,甚至是办酬神戏,感谢神恩。

祭典

[编辑]

大型祭典:皆有酬神戏、作法会等。

其余众神佛生日,皆举办简便的诵经祝寿仪式。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