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风内海
倒风内海(台湾话:Tò-hong-lāi-hái)是18世纪前位于台湾南部的潟湖,位置在现今台南市北门区、新营区、学甲区、佳里区、盐水区、下营区、麻豆区沿海一带。由于几世纪以来的不断淤积,现已陆化而几乎全部消失,仅余北门潟湖为其残迹。
历史
[编辑]倒风内海位于古曾文溪三角洲,南侧与台江内海被蚊佳半岛及萧垅半岛隔开[1]。
早在荷兰人所绘的地图中,有标示出笨港、魍港、倒风、台江等较大的内海及外海沙洲。明郑时期开始有规模地开发。因规定不可侵占平埔族社土地,当时移民为避开平埔族社,多经海路进入倒风内海的海岸港口,沿八掌溪或急水溪深入内地开垦。清治时期倒风内海的海汊港分布密集,比较著名的有盐水港、铁线桥港、茅港尾港和麻豆港等拥有港口机能的市街聚落。船只载运五谷、糖、菁(染布原料)等货品从事商业贸易。1711年至1730年为全盛期,港口甚至达20个。其中的铁线桥港、盐水港、茅港尾港、麻豆港,不仅贸易兴盛,也是县治通往郡城的要道,无论水陆交通或军事地位上,皆十分重要。
1731年之后,倒风内海因急水溪和曾文溪的改道淤积逐渐陆化,港口数持续下降。日治初期绘制的《台湾堡图》中已无倒风内海,原内海位置已成平原,原先的河港转变成乡村集散中心,部分因人口外移严重成为农村。
倒风内海四大港
[编辑]盐水港(月津港):位于现今盐水区。在清朝时期不仅是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在中心市街筑有盐水城,港边建有护庇宫主祀妈祖。盐水港是倒风内海港口中唯一出现郊商(糖郊,𥴊郊、市郊、水郊、米郊)的港口。是茅港尾港到笨港间最大的城镇。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港口淤塞之外,民乱、内乱、水患和瘟疫等,都影响了社会秩序及商业发展。日治时期因地方风水之顾忌,导致铁路移筑到新营,失去了交通及区域中心的地位。
铁线桥港:位于现今新营区铁线里。为倒风大港之一。荷兰人称为“Terramisson”,聚落形成甚早,因河港东南两面被急水溪环抱,从明郑时期即有文字记述,至汉人入垦后,于河港上筑桥。昔日之桥为铁线桥堡及茅港尾堡之界,旧时船舶停留在信仰中心通济宫前,与布袋港来往频繁。失去港口功能后,如今反成交通不便之村落。
茅港尾港:位于现今下营区茅港里。荷兰文献记为“Omkamboy”;郑氏地图记为“梅港尾”,后来改称“茅港尾”。当时为府城到诸罗县城南北官道的中继站,是这之间最大的市镇。最繁盛之时有五条大街(茅港尾街、社内街、公馆街、二坑街、社尾街),通宵达旦,秦楼楚馆,甚至有“小扬州”之称。其中茅港尾街拥有人车分道的“双显街”。现茅港尾街街头为观音寺、天后宫位街中、街尾则是元帅庙,足可见证当年的繁华荣景。在急水溪不断冲刷,内海陆浮后,港口式微,更因清代因地理之故,屡次受兵戎之灾。盛极一时的市街,如今变成平凡农村。
麻豆港:位于现今麻豆区水堀头。荷兰统治时期麻豆已是西拉雅族聚落,又因为于倒风港内海港汊边得海运便利,逐渐成为贸易商港,输出鹿皮、糖,并于茅港尾港式微后崛起。近年考古出码头遗迹和马遗骸,还有因市街发展而兴建的北极殿、护济宫、五王庙、文衡殿、文昌祠,都足以验证当时的鼎盛一时。从荷兰统治时期到内海淤积后,虽有因水患而迁移,但麻豆一直是附近村落的行政中心。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 鲲鳀工作室. xuite日志. 2012-01-22 [2017-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中文(台湾)).
来源
[编辑]- 《被遗忘的茅港尾-四百年史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何厚增
- 盐水镇-蜂炮不夜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阿璇
- 南瀛海洋教育,坔头港国小
- 认识南瀛,台南县政府
- 《南瀛港口志》,许清保,台南县政府,2007年。
- 《南瀛内海志》,赵文荣,台南县文化局,2003年。
外部链接
[编辑]- 《大港ê台湾》|被遗忘的倒风内海,公视台语台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