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两岸共同议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
两岸共同议会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种类
种类
中国倡议中政治机构
结构
授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
 澳门
 中华民国
选举
公民直接选举(石之瑜等各方案)
两岸民意代表当然议员(前中共党员方案)
法律
中华民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两岸共同议会,或称中国议会两岸委员会两岸议会两岸理事会两岸咨询会议两岸代表会议[1]宪政联席会议[2],为1990年代王希哲刘晓波(1996年)和部分前中国共产党党员(1999年),及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石之瑜[3](1994年)、国立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李昌麟(估计2008年)[1]中华民国大陆委员会前副主委郑安国[1](2001年)、民主进步党前主席许信良[4](2000年)等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学者提出的两岸政治统合方案。两岸议会刍议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两岸统一的立法或咨询议会。但均仅停留在构想或学术研究,迄今无具体作为,也未获得官方的回应及支持。

角色与职能

[编辑]
《为政治和解及民主改革致国人书》建议宪政联席会议的议席分布(依照1999年各民意代表名额绘制)
中国大陆港澳地区台湾地区的卫星图片

1994年起,两岸共同议会的倡议者参考欧洲议会[1][5],将议会设计为跨两岸的常态性、定期、官方对等、涵盖各层面的决策制定或提供咨询的机构。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议会因为包含两岸三地的代表,可作为象征性的统一[1]。李昌麟主张两岸借此搁置主权争议,从此休兵;另一方面,议会是人民的代表机构,除了监督两岸政府不可武力相向之外,并扮演两岸中介、沟通的桥梁。

两岸共同议会由人民选出来的代表(议员)组成,代表会代替人民行使政权,有其代表性与正当性。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副教授胡全威认为议会的详细组织架构,应是开放公开讨论的,两岸可以充分折冲协调,找出最后大家能接受的方案;包括组成分子、代表、层级、功能、会期等[1]

王希哲1996年与刘晓波发布的《双十宣言》启发下,吴祖光金尧如方励之刘宾雁等9人1999年发表《为政治和解及民主改革致国人书》,其中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邀约中华民国国民大会立法院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成立涵盖中国全部主权范围的‘宪政联席会议’;并邀请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等海峡两岸的各政党、专家、学者和民意代表,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民国宪法》的基础上,制定一部体现自由民主精神和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新宪法;一旦时机成熟,宣布全国行宪,实行民主宪政。”[2]

评价

[编辑]
欧洲议会是欧洲联盟事实上下议院,唯一的直选议会机构

有学者认为[7],《为政治和解及民主改革致国人书》这个公开信受到了政治协商会议精神的影响,是“新时期政治协商会议”的倡议。

胡全威指,设立跨两岸的官方机制与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因果关系。若两岸能展开对话,此机制应有利于两岸和平。各两岸问题具体可能方案让民众清楚知道各种选项优缺,避免民众对未来迷惘[1]

后来担任孙文学校总校长的台大教授张亚中在著作《两岸统合论》提到,两岸统合一开始就建立‘一般议会’功能的‘两岸议会’操之过急。由于两岸人口的差异,如何组成‘两岸议会’成最大问题。历经四十余年,欧洲议会也只拥有有限的监督与立法权力,这也是欧洲议会成立的最主要功能。不过张也认为“欧洲议会对于两岸的最大启示应该在于,它提供了人民一个表达声音的场所[1]”。

新党立法委员陈癸淼曾经以个人身份,在国家统一委员会提出关于建立“超越统独的两岸议会”的建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台办前副主任孙亚夫表示,许信良方案中有如议会由哪些人组成、议会的根本定性与定位问题,也没有论述清楚[8]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設立跨兩岸官方機制之芻議——論「兩岸委員會」之可行性 (PDF). [2021-07-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7-31). 
  2. ^ 2.0 2.1 《北京之春》99年4月号(总第71期)
  3. ^ 台灣省諮議會九十七年度專案研究彙編.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1). 
  4. ^ 許信良:建“中國議會”不觸及兩岸政治體制.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1). 
  5. ^ 民進黨前主席:兩岸可仿照歐洲議會設“中國議會” 鳳凰網.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1). 
  6. ^ 翻出96年王希哲、劉曉波《雙十宣言》再贴一次供大家重温. [2021-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7. ^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8-04
  8. ^ 孫亞夫:「中國議會」構想論述不清.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