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凌云寺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凌云寺

凌云寺(英语:Ling Wan Monastery)位于香港元朗锦田八乡石岗观音山西北山麓,初建于明朝宣德年间,为锦田邓氏开基祖邓洪仪长子邓钦为其继母黄氏建立,名为“凌云静室”,是香港三大古刹之一,与灵渡寺青山禅院齐名,亦是香港唯一的女众丛林佛学院。

历史[编辑]

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涤尘法师重修“凌云静室”,更名为“凌云寺”。释圆光和释净园相继出任住持。因后继乏人,致使门庭破落,凌云寺归乡绅邓伯裘管理,并将之辟作休憩场所。

1901年,妙参法师黄慧清居士等之邀请来香港,游至观音山,见寺门已荒凉,于是会同徒众稍事修葺,并劝使邓伯裘改奉佛教,更使乡人捐出寺院土地,又募捐重修寺门,于寺侧建禅堂大楼,于山门前开凿莲花塘,并围篱建墙,至1924年春才完工。

妙参法师发愿辨女众丛林,将凌云寺化为十方道埸,在她主持下,依照镇江金山寺的律仪,除晨、昏二课外,并聚众于禅堂坐香谈禅,余下时间则念佛静修,寺内经常开讲经教,1918年更集众传戒,开香港传戒之先河。直至1932年,妙能法师的法徒智修、喜修两名比丘尼在寺旁成立戒堂,接受宝华山的戒法,建凌云寺为律寺,更成立凌云佛学研究社,于1934年春季开学授课。

交通[编辑]

于大埔或元朗乘搭九巴64K线,并于同名巴士站下车。此外,该线西行站为巴士必停站。

此外还可搭乘来往大埔至元朗红色小巴,同样“凌云寺”下车即可。

参考文艺[编辑]

  • 萧国健. 凌雲寺. 《新界五大家族》 初版. 香港: 现代教育研究社. 1990年10月: 第35–36页. ISBN 962-11-1996-0 (中文(香港)). 
  • 苏万兴. 第七章鄧洪儀祖. 《坐言集之錦田鄧族》 初版. 香港: 超媒体. 2008年3月: 第41–42页. ISBN 978-988-17279-4-7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