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光祖 (南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光祖(1142年—1222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

绍兴十二年(1142年)出生,自小由外祖父贾晖抚养,以外祖父贾晖的恩荫补为官员。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及第,廷对时发言:“陛下睿察太精,宸断太严,求治太速,喜功太甚。”。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光宗即位,擢为殿中侍御史。不久出京为江西提刑,改夔州。绍熙五年(1194年),为起居舍人庆元五年(1199年),刘光祖撰〈涪城学记〉,言及“世方以道为伪,而以学为弃物,夫好恶出于一时,是非定于万世。”是年二月二十三日,右谏议大夫张釜劾光祖“佐逆不臣、蓄愤怀奸、欺世慢上”等五罪,落职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居住。起用为眉州知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升迁起居郎。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宋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年)卒,年八十一岁。有《鹤林词》一卷。[1]

注释[编辑]

  1. ^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 “《鹤林》一卷,简池刘光祖德修撰。绍熙名臣,为御史、起居郎,晚以杂学士终。蜀之耆德。有文集,未见。”赵万里辑有《鹤林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