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山泽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山泽蟹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 甲壳亚门 Crustacea
纲: 软甲纲 Malacostraca
目: 十足目 Decapoda
亚目: 腹胚亚目 Pleocyemata
下目: 短尾下目 Brachyura
科: 溪蟹科 Potamidae
属: 泽蟹属 Geothelphusa
种:
北山泽蟹 G. boreas
二名法
Geothelphusa boreas
Shy, Shih & Mao, 2021

北山泽蟹Geothelphusa boreas)是十足目溪蟹科泽蟹属的一种淡水蟹,目前仅知分布于台湾[1]

物种描述[编辑]

头胸甲呈橘色,宽大于长,表面平滑。前侧缘线明显且布有不明显颗粒,无外鳃齿(epibranchial tooth)。雄蟹双侧螯足不等大。步足腹侧具有两道棘线[1]

本物种在形态上与达观泽蟹Geothelphusa takuan)和大里泽蟹宿务语Geothelphusa taliGeothelphusa tali)最类似,且在分布上彼此毗邻[1]。鉴别这些物种的方式必须依赖第一生殖足英语gonopods(G1)。大里泽蟹的近端节(subterminal segment)较直,达观泽蟹及北山泽蟹则向内弯曲。达观泽蟹的近端节外侧缘通常有明显齿刻,北山泽蟹则通常无齿刻存在[1]

分布与生态[编辑]

目前已知分布于雪山山脉中央山脉的北端,并延伸至苏澳大坑桥、神秘湖、铜山一带。主要分布于海拔740-1800米处。喜好栖息于摄氏15-19度左右的水域[1]

命名[编辑]

种小名“boreas”源自希腊文,为北方之意,乃因本物种分布于台湾中央山脉北端[1]

发现过程[编辑]

1994年,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施习德于宜兰福山植物园初次采集到本物种,在经过形态特征与分子证据的比对后,确认为台湾新种淡水蟹[2]。2021年,澎湖科技大学水产养殖系教授施志昀中兴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施习德,与宜兰大学森林暨自然资源系助理教授毛俊杰于《动物分类学》(Zootaxa)发表此一物种[3]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Shy, Jhy-Yun; Shih, Hsi-Te; Mao, Jean-Jay. Geothelphusa boreas, a new montane freshwater crab (Crustacea: Potamidae: Geothelphusa) from northeastern Taiwan, and the identity of G. hirsuta Tan & Liu, 1998. Zootaxa. 2021-10-28, 5060 (1): 93–104 [2022-01-26]. ISSN 1175-5334. doi:10.11646/zootaxa.506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9) (英语).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0”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2. ^ 民间全民电视公司. 宜大等3校發現新物種 淡水蟹「北山澤蟹」登國際期刊. 民视新闻网. 2021-11-04 [2022-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中文(繁体)). 
  3. ^ 林泊志. 3大學共同發表台灣新種「北山澤蟹」 登上國際期刊. 苹果新闻网. 2021-11-02 [2022-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