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十六国侯爵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表列出十六国时期可考的侯爵。

郡侯[编辑]

前凉[编辑]

前秦[编辑]

后秦[编辑]

后凉[编辑]

北燕[编辑]

县侯[编辑]

拓跋部[编辑]

汉赵[编辑]

后赵[编辑]

成汉[编辑]

前凉[编辑]

前燕[编辑]

后燕[编辑]

前秦[编辑]

后秦[编辑]

南燕[编辑]

后凉[编辑]

南凉[编辑]

北凉[编辑]

西凉[编辑]

西秦[编辑]

[编辑]

[编辑]

列侯[编辑]

汉赵[编辑]

后赵[编辑]

前秦[编辑]

乡侯[编辑]

前燕[编辑]

后燕[编辑]

前秦[编辑]

后秦[编辑]

亭侯[编辑]

拓跋部[编辑]

前凉[编辑]

前燕[编辑]

前秦[编辑]

南凉[编辑]

关内侯[编辑]

拓跋部[编辑]

后赵[编辑]

前凉[编辑]

前燕[编辑]

前秦[编辑]

后秦[编辑]

南凉[编辑]

  • 二千石长吏清高有惠化者[85]

名号侯[编辑]

汉赵[编辑]

后赵[编辑]

前燕[编辑]

前秦[编辑]

后秦[编辑]

后燕[编辑]

关中侯[编辑]

拓跋部[编辑]

汉赵[编辑]

关外侯[编辑]

后赵[编辑]

  • 殿中将士及故东宫高力万余人[117]

部落侯[编辑]

前秦[编辑]

西秦[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资治通鉴 卷一百 晋纪二十二》:“玄靓以混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酒泉郡侯,代瓘辅政。”
  2. ^ 《晋书 卷一百十一 载记第十一》:“坚徙𬀩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封𬀩新兴侯,署为尚书。”
  3. ^ 《晋书 卷一百十四 载记第十四》:“军还,以功进封清河郡侯”
  4. ^ 4.0 4.1 4.2 《资治通鉴 卷一百〇二 晋纪二十四》:“赐杨安爵博平县侯;以邓羌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安定太守,赐爵真定郡侯;郭庆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镇蓟,赐爵襄城侯。”
  5. ^ 《十六国春秋 前秦录》:“以邓羌为散骑常侍、安定太守、真定郡侯,邑三千户,赏潞川之功。”
  6. ^ 《资治通鉴 卷一百〇三 晋纪二十五》:“秦都督北蕃诸军事、镇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朔方桓侯梁平老卒。”
  7. ^ 7.0 7.1 《晋书 卷一百十七 载记第十七》:“沮渠蒙逊镇西将军、沙州刺史、西海侯,李玄盛安西将军、高昌侯。”
  8. ^ 《晋书 卷一百十七 载记第十七》:“署盛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益宁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益州牧、武都侯。”
  9. ^ 《晋书 卷一百十八 载记第十八》:“辽东侯弥姐亭地率其部人南居阴密,劫掠百姓。”
  10. ^ 《晋书 卷一百十八 载记第十八》:“历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尚书左右仆射、清河侯。”
  11.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二 载记第二十二》:“以杨氏父桓为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凉都尹,封金城侯。”
  12. ^ 北魏《吕通墓志》:“君讳通,字慈达,东平寿张清乡吉里人也。……曾祖父牛,凉侍中、骠骑将军、沙州刺史、西海侯。”
  13. ^ 《晋书 卷一一六 晋纪三十八》:“斛律至和龙,燕王跋赐斛律爵上谷侯,馆之辽东,待以客礼,纳其女为昭仪。”
  14. ^ 《魏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稍迁至右将军,封定襄侯。”
  15. ^ 15.0 15.1 《魏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雄连有战功,稍迁至左将军、云中侯。澹亦以勇绩著名,桓帝末,至信义将军、楼烦侯。”
  16. ^ 《晋书 卷一百三 载记第三》:“忠镇军将军、安平侯”
  17. ^ 《魏书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三》:“刘聪以虎为魏郡太守,镇邺三台;又封繁阳侯,食邑三千户。”
  18. ^ 《晋书 卷一百五 载记第五》:“及为右长史、大执法,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
  19. ^ 《晋书 卷一百七 载记第七》:“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拜建节将军,徙封脩成[武]侯,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
  20. ^ 《魏书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三》:“迁光烈将军,进爵为侯”
  21. ^ 北魏《王真保墓志》:“高祖擢,晋龙骧将军、宁夷校尉,赵显美侯。”
  22.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一 载记第二十一》:“加范长生为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复其部曲不豫军征,租税一入其家。”
  23.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一 载记第二十一》:“贬广为临邛侯,广自杀。”
  24. ^ 24.0 24.1 24.2 《晋书 卷八十六 列传第五十六》:“伯父长宁侯祚性倾巧……命废耀灵为凉宁侯而立祚……耀灵弟玄靓为凉武侯。”
  25. ^ 《十六国春秋 前凉录》:“天锡即位,备礼改葬于愍陵,追谥威王,封子廷坚为金泽侯。”
  26. ^ 北魏《申洪之墓志》:“祖道生,辅国将军、兖州刺史、金乡县侯,子孙家焉”。
  27. ^ 《染华墓志》:“曾祖叡,仕燕散骑常侍、海冥县侯。”
  28. ^ 《资治通鉴 卷九十五 晋纪十七》:“封高诩为汝阳侯。”
  29. ^ 《魏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慕容垂之围邺,以翼为后将军、冀州刺史、真定侯。”
  30. ^ 北魏《王祯墓志》:“君讳祯,字宗庆,乐浪遂城人也。燕仪同三司、武邑公波之六世孙。高祖礼班,散骑常侍、平西将军、给事黄门侍郎、晋阳侯。”北魏《王基墓志》:“高祖班,散骑常侍、平西将军、给事黄门侍郎、晋阳侯。”
  31. ^ 北魏《王堙奴墓志》:“公讳湮奴,字道岷,乐浪遂城人也。……高祖波,燕侍中、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武邑公。曾祖遐,散骑常侍、领给事黄门侍郎、长乐侯。祖超,圣朝中书侍郎。”
  32. ^ 唐《高行晖墓志》 :“(高)洪十代孙隐,晋末避地幽州,为玄菟太守。……生北燕司空、汶阳侯庆。”
  33. ^ 《魏书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三》:“从坚征伐,频有战功,历宁、幽、兖三州刺史,封益都侯,邑五百户。”
  34. ^ 34.0 34.1 34.2 34.3 《晋书 卷一百十五 载记第十五》:“以中山太守王兖为平东将军、平州刺史、阜城侯,苻定为征东将军、冀州牧、高城侯,苻绍为镇东将军、督冀州诸军事、重合侯,苻谟为征西将军、幽州牧、高邑侯”
  35. ^ 《晋书 卷一百十五 载记第十五》:“既而城陷,兖及固安侯苻鉴并为𬴊所杀。”
  36.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二 载记第二十二》:“表杜进为辅国将军、武威太守,封武始侯,自余封拜各有差。”
  37.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三 载记第二十三》:“坚不从,以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食华阴之五百户。”
  38.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三 载记第二十三》:“垂在坚朝,历位京兆尹,进封泉州侯,所在征伐,皆有大功。”
  39. ^ 《资治通鉴 卷一百 晋纪二十二》:“特进、姑臧侯樊世,本氐豪”
  40. ^ 《资治通鉴 卷一百〇三 晋纪二十五》:“秦西县侯雅”
  41. ^ 《资治通鉴 卷一百〇三 晋纪二十五》:“平原公晖使武平武侯毛当讨斌。”
  42. ^ 《资治通鉴 卷一百〇六 晋纪二十八》:“纂与其弟尚书永平侯师奴帅秦众数万走据杏城,其余王公百官皆没于永。”
  43. ^ 东魏《王忻墓志》:“高祖堕,苻秦州刺史、安陵侯。”
  44. ^ 北魏《霍扬碑》:“君讳扬,字荣祖,河东猗氏人也。……苻渭渊侯猛之曾孙。”
  45. ^ 前秦《邓艾祠堂碑》:“大秦苻氏建元三年,岁在丁卯,冯翊护军、建威将军、奉车都尉、城安县侯华山郑能进……”
  46. ^ 东魏《安威墓志》:“君讳威,字似虎,其先西域安德国人也。苻时,为左仆射、中外诸军事、雍州刺史、阴槃侯安元之胤。”
  47. ^ 《晋书 卷一百十六 载记第十六》:“苌僭号,追谥魏武王,封襄孙延定为东城侯。”
  48. ^ 《晋书 卷一百三十 载记第三十》:“乃以勃勃为安远将军,封阳川侯,使助没奕于镇高平,以三城、朔方杂夷及卫辰部众三万配之,使为伐魏侦候。”
  49. ^ 《魏书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三》:“二年,兴遣散骑常侍东武侯姚敞、尚书姚泰奉其西平公主于太宗,帝以后礼纳之。”
  50. ^ 《十六国春秋 南燕录》:“以默为御史中丞,封永熙侯。”
  51. ^ 《晋书 卷一百二十六 载记第二十六》:“吕光遣使署为假节、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广武县侯。”
  52. ^ 《资治通鉴 卷一一四 晋纪三十六》:“昌松侯俱延为太尉。”
  53.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九 载记第二十九》:“业封蒙逊临池侯。”
  54. ^ 54.0 54.1 《晋书 卷一百二十九 载记第二十九》:“署从兄伏奴为镇军将军、张掖太守、和平侯,弟挐为建忠将军、都谷侯”
  55.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九 载记第二十九》:“以其弟挐为护羌校尉、秦州刺史,封安平侯,镇姑臧。”
  56.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九 载记第二十九》:“署文支镇东大将军、广武太守、振武侯”
  57. ^ 《张略墓志》:“征西镇酒泉后都护留府、安弥侯常侍”
  58. ^ 《沮渠树舄墓志》:“大代延兴四年岁次甲寅三月壬申朔十一日壬午,凉故平远将军、建康昌松二郡太守、驸马都尉、永安侯,西安郡万岁县谢过酋念妻建康长公主大沮渠树舄之铭。”
  59. ^ 北魏《李伯钦墓志》:“曾祖翻,骁骑将军、酒泉太守;夫人晋昌唐氏,父瑶,冠军将军、永兴桓侯。”
  60. ^ 《北史·序传》:“位宁朔将军,领西羌校尉、辅国将军、晋敦煌太守、新乡侯,赠骠骑大将军,谥曰穆。”
  61. ^ 《资治通鉴 卷一一七 晋纪三十九》:“西秦王炽磐遣襄武侯昙达等将骑一万,击南羌弥姐、康薄于赤水,降之”
  62. ^ 《资治通鉴 卷一一八 晋纪四十》:“以买德为都官尚书,封河阳侯。”
  63. ^ 63.0 63.1 63.2 63.3 《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武陵王遵为彭泽县侯……冯该为鱼复侯……其康乐、武昌、南昌、望蔡、建兴、永脩、观阳皆降封百户,公侯之号如故……封迈重安侯,一宿又杀之。”
  64. ^ 64.0 64.1 64.2 64.3 64.4 《晋书 卷一百二 载记第二》:“聪大悦,封沈等为列侯。”
  65. ^ 65.0 65.1 《晋书 卷一百三 载记第三》:“韬惧,与陇西太守梁勋等降于曜,皆封列侯。”
  66. ^ 66.0 66.1 《晋书 卷一百三 载记第三》:“张阆、辛晏率众数万降于曜,皆拜将军,封列侯。”
  67. ^ 67.0 67.1 《资治通鉴 卷九十一 晋纪十三》:“拜王脩及其副刘茂皆为将军,封列侯。”
  68. ^ 《晋书 卷一百五 载记第五》:“晋镇北将军刘隗降于勒,拜镇南将军,封列侯。”
  69. ^ 《晋书 卷一百六 载记第六》:“索头郁鞠率众三万降于季龙,署鞠等一十三人亲赵王,皆封列侯,散其部众于冀青等六州。”
  70.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晋书 卷一百十五 载记第十五》:“皆就拜将军、郡守,封列侯。”
  71.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三 载记第二十三》:“以灭宇文之功,封都乡侯。”
  72. ^ 东魏《程哲碑》:“(程稚)长子𦳄,燕建兴二年任驾部郞、代郡太守、贵乡侯。”
  73. ^ 北魏《封魔奴墓志》:“祖懿,燕左民尚书、德阳乡侯,魏都坐大官、章安子。”
  74. ^ 《晋书 卷一百十四 载记第十四》:“进封顺乡侯,增邑一千户。”
  75. ^ 北魏《王悦墓志》:“曾祖,符(苻)氏东宫中庶子、秘书监、太子詹事、仪曹尚书、使持节、平远将军、益州刺史、文乡侯,清晖令誉,声播于秦朝。”
  76. ^ 《晋书 卷一百十八 载记第十八》:“扬武、安乡侯康宦驱略白鹿原氐胡数百家奔上洛,太守宋林距之。”
  77. ^ 77.0 77.1 《魏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义阳亭侯卫谟、协义亭侯卫鞬”
  78. ^ 78.00 78.01 78.02 78.03 78.04 78.05 78.06 78.07 78.08 78.09 78.10 《魏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始操所与宗室乡亲入国者:卫懃,安乐亭侯;卫崇、卫清,并都亭侯;卫泥、段繁,并信义将军、都亭侯;王发,建武将军、都亭侯;范班,折冲将军、广武亭侯;贾庆,建武将军、上洛亭侯;贾循,都亭侯;李壹,关中侯;郭乳,关内侯。皆为桓帝所表授也。”
  79. ^ 《晋书 卷八十七 列传第五十七》:“祖弇,仕张轨为武卫将军、安世亭侯。”
  80. ^ 《十六国春秋 前凉录》:“以著述之功封平乐亭侯。”
  81. ^ 敦煌文书 S1889《敦煌氾氏人物传》:“氾毗,字公辅,西海太守祎之弟也……永兴二年举秀才,除郎中、酒泉令、太宰参军。讨虏有功,封乐安亭侯,食邑二百户。”
  82. ^ 敦煌文书 S1889《敦煌氾氏人物传》:“氾曼者,晋时凉人也,性沉邃有志行。凉王举秀才,拜临津都尉。凉恒王崩,张祚篡位,抚军张瓘兴义于枹罕,移檄郡郡国国多应之。叹曰:‘凉国不夭,桓文早世,储后幼冲,傍枝篡乱。吾生扰攘,位下官微,身居小宰,当若之何?且张瓘天性安忍,视高步远,非人臣也。’遂单马去官,北突固都。至后梁主即位,曼以佐命之功,封安乐亭侯,拜凉兴令。”
  83. ^ 83.0 83.1 《晋书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及僭号,署为进谋将军、太史令、关内侯,寻加奉车都尉、西海太守、领太史令、开阳亭侯”
  84. ^ 《晋书 卷一百二十二 载记第二十二》:“从王猛灭慕容𬀩,封都亭侯。”
  85. ^ 85.0 85.1 《晋书 卷一百二十六 载记第二十六》:“二千石长吏清高有惠化者,皆封亭侯、关内侯。”
  86. ^ 《晋书 卷一百二十六 载记第二十六》:“封保安亭侯。”
  87. ^ 《晋书 卷一百五 载记第五》:“旦召假以为振忠都尉,爵关内侯。”
  88. ^ 《晋书 卷一百六 载记第六》:“尚方令解飞作司南车成,季龙以其构思精微,赐爵关内侯,赏赐甚厚。”
  89. ^ 《魏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祖悦,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内侯。”
  90. ^ 《晋书 卷一百十二 载记第十二》:“累有战功,封西平郡公,其部下赐爵关内侯者二千余人,以洪为关内领侯将。”
  91. ^ 新疆楼兰故城《前凉李伯文书》:“五月七日海头西域长史 侯李柏顿首”,“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顿首”,“五月七日西域长史关内侯李柏五□。”
  92. ^ 前燕《元玺四年墓砖》:“元玺四年庚戌朔十四日乙未,奉车都尉、关内侯马远越造陶作砖五万枚……”
  93. ^ 93.0 93.1 93.2 93.3 《晋书 卷一百十四 载记第十四》:“冲军溃,坚获免,嘉其忠勇,并拜五校,加三品将军,赐爵关内侯。”
  94. ^ 《魏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苻坚以库仁为陵江将军、关内侯”
  95. ^ 《十六国春秋 后凉录》:“迁鹰扬将军,以功赐爵关内侯。”
  96. ^ 西魏《朱欣墓志》:“高祖彤,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尚书、秘书监、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惪冠民望,佐命符(苻)室,遂家京兆。”
  97. ^ 前秦《邓艾祠堂碑》:“(冯翊)护军司马、奉车都尉、关内侯始平解虔……”
  98. ^ 《水经注》:“(濮阳)城南有魏使持节征西将军太尉方城侯邓艾庙,庙南有艾碑,前秦建元十二年,广武将军沇(兖)州刺史关内侯安定彭超立。”
  99. ^ 《晋书 卷一百十六 载记第十六》:“纬言之于苌,苌大悦,赐诜爵关内侯。”
  100. ^ 《晋书 卷一百十七 载记第十七》:“赐超爵关内侯”
  101. ^ 《赵府君墓志铭》:“祖鱼,姚奉车都尉、关内侯”
  102. ^ 《晋书 卷一百二 载记第二》:“及至平阳,聪以帝为光禄大夫、怀安侯”
  103. ^ 《晋书 卷一百十二 载记第十二》:“刘曜僭号长安,光等逼洪归曜,拜率义侯。”
  104. ^ 罗福颐《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征存》第362页·十六国官印·一·北汉官印:“亲赵侯印”
  105. ^ 罗福颐《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征存》第368页·十六国官印·三·后赵官印:“归赵侯印”
  106. ^ 罗福颐《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征存》第369页·十六国官印·三·后赵官印:“率义侯印”
  107. ^ 《资治通鉴 卷九十九 晋纪二十一》:“赐冉智爵海宾侯”
  108. ^ 唐《康晖墓志》:“前燕有归义侯康迁。”
  109. ^ 《晋书 卷一百十三 载记第十三》:“以俨为光禄勋、归安侯。”
  110. ^ 《晋书 卷一百十三 载记第十三》:“坚封天锡重光县之东宁乡二百户,号归义侯。”
  111. ^ 《护国定远侯墓志》
  112. ^ 《晋书 卷一百十七 载记第十七》:“乞伏干归以穷蹙来降,拜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复以其部众配之。”
  113. ^ 《晋书 卷一百二十八 载记第二十八》:“事败,奔于姚兴,兴拜始平太守、归义侯。”
  114. ^ 《晋书 卷一百二十四 载记第二十四》:“前将军、思悔侯段玑、舆子兴、赞子泰等,因众心动摇,夜于禁中鼓噪大呼。”
  115. ^ 《魏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卒于左将军、关中侯。”
  116. ^ 《晋书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历位尚书、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位特进,金章紫绶,爵关中侯。”
  117. ^ 《晋书 卷一百七 载记第七》:“闵既为都督,总内外兵权,乃怀抚殿中将士及故东宫高力万余人,皆奏为殿中员外将军,爵关外侯,赐以宫女,树己之恩。”
  118. ^ 118.0 118.1 《晋书 卷一百十三 载记第十三》:“毂寻死,分其部落,贰城已西二万余落封其长子玺为骆川侯,贰城已东二万余落封其小子寅为力川侯,故号东、西曹。”
  119. ^ 《晋书 卷一百十三 载记第十三》:“坚拜奚安远将军、漒川侯。”
  120. ^ 120.0 120.1 120.2 《晋书 卷一百二十五 载记第二十五》:“署密贵建义将军、六泉侯,裕苟建忠将军、兰泉侯,提伦建节将军、鸣泉侯。”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