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名田高梧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名田高梧
出席2017年鹿特丹影展
导演
原文名Kogonada
职业
出道日期2017年,​7年前​(2017
活跃年代2012年至今
网站kogonada.com

名田高梧(英语:Kogonada,或写作“:: kogonada”)是一名韩裔美国导演。本名不详,艺名灵感取自日本作家野田高梧日语野田高梧,但经常被音译为“郭共达”。早期以制作影像散文英语Video essay闻名。他所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在哥伦布》于日舞影展首映;第二部剧情长片《杨之后》入围第74届康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

经历与职涯[编辑]

名田高梧出生于大韩民国,幼时和家人移民至美国,在印第安纳州芝加哥成长[1]。名田高梧曾居住在纳什维尔[2],现与妻子和两子居住在洛杉矶[1]

名田高梧只想透过作品和世人交流,且对自己的英文名字没有认同感,也想保有隐私,因此从未公开自己的本名[3][4]。名田高梧身为电影学者,曾以研究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攻读博士学位,其艺名即是取自经常和小津安二郎合作的编剧野田高梧日语野田高梧。在西班牙语中,“nada”(名田)意指“无”,呼应小津安二郎墓碑上的“无”字,因此艺名才取作“名田高梧”[3][5][1]

名田高梧和妻子一同观赏美国电视剧《绝命毒师》时,被剧集的镜位所吸引,于是在2012年创作了他的首部影像散文英语Video essay《绝命毒师/POV[2][6]。2013年,名田高梧受英国电影协会之托,为《视与听》创作分析是枝裕和的影像散文《是枝裕和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Koreeda Hirokazu[2],之后也受到标准收藏等组织的委托进行创作研究[2][4]

2010年代中期,居住在纳什维尔的名田高梧,不满足于创作纪录片与品牌内容的生活,刚巧他分析电影形式的影像散文受到好莱坞的注意,于是成了他转往好莱坞发展的契机[1]。名田高梧阅读《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得知哥伦布现代主义建筑物的圣地,于是他造访该城市,催生出首部剧情长片《在哥伦布[7]。《在哥伦布》于2017年在日舞影展首映[8][9],并获得影评人广泛的好评[10][11]

2018年,泰瑞莎·朴英语Theresa Park取得亚历山大·温斯坦英语Alexander Weinstein (author)所著之短篇小说《向杨说再见》(Saying Goodbye to Yang)的翻拍版权,并由名田高梧负责编剧、执导[12]。2019年,改编电影正式定名为《杨之后》[13],并在2021年7月于康城影展首映[14]。《杨之后》同样获得影评人的好评[15][16]

2020年10月,名田高梧确定加入改编自李珉真英语Min Jin Lee所著之《弹子球游戏》的同名改编影集,负责执导第1季4集集数,同时出任监制[17]。该剧于2022年3月25日上线[18][19],他的导演表现依旧获得影评人的赞赏[20][21]

作品[编辑]

电影[编辑]

年度 作品 导演 编剧 制作 备注
2017 在哥伦布
2021 杨之后

电视[编辑]

年度 作品 导演 编剧 制作 备注
2022 弹子球游戏 执行制作

奖项[编辑]

典礼 日期 奖项 作品 结果
日舞影展 2017年1月29日英语2017 Sundance Film Festival Next单元 在哥伦布 提名 [8]
鹿特丹影展 2017年2月5日 金虎奖竞赛 提名 [22]
洛杉矶亚太电影节英语Los Angeles 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 2017年5月11日 北美叙事剧情片奖-最佳剧本 获奖 [23]
西雅图国际电影节英语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7年6月11日 新美国电影竞赛 提名 [24]
香榭丽舍大道电影节英语Champs-Élysées Film Festival 2017年6月22日 正式竞赛-美国独立剧情长片 提名 [25]
瓦莱塔电影节 2017年6月25日 评审团奖-最佳剧情片 获奖 [26]
台北电影节 2017年7月4日 国际新导演竞赛 提名 [27][28]
伦敦影展 2017年10月15日 首部剧情片竞赛 提名 [29]
哥谭奖 2017年11月27日 宾虚·雷突破导演奖英语Gotham Independent Film Award for Breakthrough Director 提名 [30]
最佳剧本英语Gotham Independent Film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提名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7年12月12日英语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17 最具潜力的电影制作人 提名 [31]
印第安纳电影记者协会奖 2017年12月19日 年度突破 亚军 [32]
洛杉矶线上影评人协会奖 2017年12月19日 最佳首部剧情片 提名 [33]
在线电影与电视协会 2018年2月18日 最佳首部剧情片 提名 [34]
独立精神奖 2018年3月3日英语33rd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最佳首部剧情片 提名 [35]
最佳首部剧本英语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for Best First Screenplay 提名
大阪亚洲电影节 2018年3月18日 正式竞赛 提名 [36]
克罗鲁迪斯奖英语Chlotrudis Society for Independent Films 2018年3月19日 最佳导演 提名 [37]
最佳原创剧本 提名
康城影展 2021年7月17日 一种注目 杨之后 提名 [38]
日舞影展 2022年1月25日英语2022 Sundance Film Festival 艾尔弗雷德·P·斯隆剧情片大奖英语Alfred P. Sloan Prize 获奖 [39][40]
Camerimage电影摄影艺术国际影展 2022年11月19日 电视剧竞赛 弹子球游戏 提名 [41]
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奖 2022年11月23日 国际影评人协会韩国本部奖-国外部门 《杨之后》 获奖 [42]
哥谭独立电影奖 2022年11月28日 最佳剧本英语Gotham Independent Film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提名 [43][44]
突破剧集-长篇(40分钟以上)英语Gotham Independent Film Award for Breakthrough Series – Long Form 《弹子球游戏》 获奖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2022年12月11日 最佳改编剧本 《杨之后》 获奖 [45][46]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22年12月14日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47][48]
印第安纳电影记者协会奖 2022年12月19日 最佳改编剧本 亚军 [49][50][51]
最佳导演 提名
最佳剪辑 提名
乔治亚影评人协会奖 2023年1月13日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52][53]
芝加哥独立影评人赢独奖 2023年1月21日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54][55]
独立精神奖 2023年3月4日 最佳导演 提名 [56][57]
最佳剧本英语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提名
最佳新有脚本系列 《弹子球游戏》 提名 [58][59]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Brandon Yu. With His Sci-Fi Android, a Filmmaker Considers What It Means to Be Alive. 纽约时报. 2022-03-04 [2022-09-03].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美国英语). 
  2. ^ 2.0 2.1 2.2 2.3 Jim Ridley. kogonada: The Image Master. 纳什维尔风景英语Nashville Scene. 19 March 2015 [24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3. ^ 3.0 3.1 백승찬. ‘미국에서 아시아인이란 무엇인가?’… ‘애프터 양’ ‘파친코’의 코고나다. 京乡新闻. 2022-06-01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韩语). 
  4. ^ 4.0 4.1 Scott Macaulay. :: kogonada. 电影人英语Filmmaker (magazine). 2014-07-17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美国英语). 
  5. ^ 김정진. '애프터 양' 코고나다 감독 "아시아인의 조건 탐구하고 싶었죠". 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2-06-01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韩语). 
  6. ^ Film Studies in Motion: Breaking Bad // POV [by Kogonada]. Film Studies in Motion: From audiovisual essay to academic research video. [2021-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英语). 
  7. ^ Jonathan Romney. Kogonada: ‘I am obsessive. My father would have me look at rocks and branches a certain way’. 卫报. 2018-10-06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英国英语). 
  8. ^ 8.0 8.1 Dominic Patten. Sundance 2017: Hulk Hogan Trial, Anton Yelchin & Ferguson Unrest Among Pics On U.S., World Cinema & NEXT Slates. Deadline Hollywood. 2016-11-30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美国英语). 
  9. ^ Columbus and Unrest Secure Groundbreaking New Distribution Arrangement, with Support from Sundance Institute. 日舞影展. 2017-02-05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美国英语). 
  10. ^ Columbus - Rotten Tomatoes. 烂番茄.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30) (英语). 
  11. ^ Columbus Reviews - Metacritic. Metacritic.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英语). 
  12. ^ Anthony D'Alessandro. Theresa Park's Pow! Developing Alexander Weinstein Short Story 'Saying Goodbye To Yang' For Big Screen.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6-08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5) (美国英语). 
  13. ^ Dave McNary. Colin Farrell to Star in A24 Robot Drama 'After Yang'. 综艺杂志. 2019-02-28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美国英语). 
  14. ^ Justin Chang. A Cannes away from Cannes: fewer movies, but also fewer COVID tests. 洛杉矶时报. 2021-07-10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美国英语). 
  15. ^ After Yang - Rotten Tomatoes. 烂番茄.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16. ^ After Yang Reviews - Metacritic. Metacritic.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17. ^ Denise Petski. 'Pachinko': Apple Drama Series Sets Cast, Gets Production Start Date. Deadline Hollywood. 2020-10-22 [2021-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美国英语). 
  18. ^ Apple’s highly anticipated drama “Pachinko” set to premiere globally March 25, 2022. Apple TV+ Press. 2022-01-26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美国英语). 
  19. ^ Alexandra Del Rosario. ‘Pachinko’: Apple TV+ Unveils Premiere Date, First Images For Drama Based On Min Jin Lee’s Novel. Deadline Hollywood. 2022-01-26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美国英语). 
  20. ^ Kristen Baldwin. Pachinko review: Is it too soon to crown the best show of 2022?. 娱乐周刊. 2022-03-23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1) (美国英语). 
  21. ^ Mike Hale. ‘Pachinko’ Review: K-Drama, American-Style. 纽约时报. 2022-03-24 [202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30) (美国英语). 
  22. ^ Columbus - IFFR. 鹿特丹影展.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英语). 
  23. ^ LOS ANGELES 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 AWARD WINNERS. 洛杉矶亚太电影节英语Los Angeles Asian Pacific Film Festival.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英语). 
  24. ^ SIFF ANNOUNCES LINEUP FOR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43RD EDITION. 西雅图国际电影节英语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7-05-03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英语). 
  25. ^ COMPETITION - AMERICAN INDEPENDENT FEATURE-LENGTH FILMS - Columbus. 香榭丽舍大道电影节英语Champs-Élysées Film Festival.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英语). 
  26. ^ Valletta Film Festival 2017 – Winners. 瓦莱塔电影节.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9) (英语). 
  27. ^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公布入圍名單 國片《大佛普拉斯》、《強尼‧凱克》強勢角逐首獎. 台北电影节. 2017-05-10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中文(台湾)). 
  28. ^ 影片介紹 > 影展各單元介紹 > 國際新導演競賽 > 構築心方向. 台北电影节. [2022-12-27] (中文(台湾)). 
  29. ^ Joe Utichi. 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Unveils 2017 Lineup.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8-31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美国英语). 
  30. ^ Erik Luers. Nominations Announced for 27th Annual IFP Gotham Awards. 独立电影制作人计划英语The Gotham Film & Media Institute. 2017-10-19 [202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美国英语). 
  31. ^ 2017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s Awards.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2017-12-12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2) (美国英语). 
  32. ^ "Lady Bird" Soars in 2017 IFJA Film Awards. 印第安纳电影记者协会. 2017-12-18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33. ^ Matt Neglia. The 2017 Los Angeles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LAOFCS) Winners. 下个最佳影片. 2017-12-19 [202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34. ^ 22nd Annual Film Awards (2017). 在线电影与电视协会(Online Film & Television Association). 2018-02-18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7). 
  35. ^ Matt Warren. Drumroll. And the 2018 Film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Nominees are…. 独立精神奖. 2017-11-21 [202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美国英语). 
  36. ^ Columbus|OAFF2018|Competition. 大阪亚洲电影节.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7) (英语). 
  37. ^ 2018, 24th Annual Awards. 克罗鲁迪斯独立电影协会英语Chlotrudis Society for Independent Films.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英语). 
  38. ^ Justin Chang. A Cannes away from Cannes: fewer movies, but also fewer COVID tests. 洛杉矶时报. 2021-07-10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4). 
  39. ^ Stephanie Ornelas. Kogonada Awarded with Alfred P. Sloan Feature Film Prize. 日舞影展. 2022-01-25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40. ^ Peter Debruge. Sundance 2022 Winners: From ‘Nanny’ and ‘Navalny’ to Crowd-Pleaser ‘Cha Cha Real Smooth,’ Indie Fest Spreads the Wealth. 综艺杂志. 2022-01-28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6). 
  41. ^ EnergaCAMERIMAGE 2022 TV Series Competition Line-up! – EnergaCAMERIMAGE 2022. Camerimage电影摄影艺术国际影展. 2022-11-19 [202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1). 
  42. ^ 정유진. 탕웨이·정우성·아이유, 제42회 영평상 수상…'헤결' 작품상 등 6관왕(종합). News1. 2022-11-23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43. ^ Zach Mandinach. 2022 Gotham Awards Nominations Full List. 哥谭电影与媒体学院英语The Gotham Film & Media Institute. 2022-10-25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1). 
  44. ^ Jill Goldsmith; Erik Pedersen. Gotham Awards: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Takes Best Feature – Full Winners List. Deadline Hollywood. 2022-11-28 [2022-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5). 
  45. ^ Current Winners – 2022 Awards – 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 2022-12-11 [202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2). 
  46. ^ Matt Neglia. The 2022 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BSFC) Winners. 下个最佳影片(Next Best Picture). 2022-12-11 [202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 
  47. ^ THE DANIELS’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LEADS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22 AWARD NOMINATIONS.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2022-12-12 [202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2). 
  48. ^ Matt Neglia. The 2022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CFCA) Nominations. 下个最佳影片. 2022-12-12 [2021-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3). 
  49. ^ IFJA Announces 2022 Award Final Nominations. 印第安纳电影记者协会. 2022-12-13 [2022-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3). 
  50. ^ IFJA Announces 2022 Award Winners!. 印第安纳电影记者协会. 2022-12-19 [202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9). 
  51. ^ Matt Neglia. The 2022 Indiana Film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IFJA) Winners. Next Best Picture. 2022-12-19 [2022-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9). 
  52. ^ 2022 Awards. 乔治亚影评人协会. 2023-01-13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53. ^ Matt Neglia. The 2022 Georgi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GFCA) Winners. 下个最佳影片. 2023-01-13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54. ^ 2022 Windie Awards. 芝加哥独立影评人(Chicago Indie Critics). 2023-01-09 [202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0). 
  55. ^ Matt Neglia. The 2022 Chicago Indie Critics (CIC) Nominations. Next Best Picture. 2023-01-09 [202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9). 
  56. ^ Su Fang Tham. They’re Finally Here! The 2023 Film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Film Nominations Announced!. 独立电影. 2022-11-22 [202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57. ^ Anthony D'Alessandro. Spirit Award Noms 2023: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Leads & Will Vie For Best Picture With ‘Bones And All’, ‘Our Father, The Devil’, ‘Tár’ & ‘Women Talking’. Deadline Hollywood. 2022-11-22 [2022-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58. ^ Matt Warren. Here are the 2023 Film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TV Nominees!. 独立电影. 2022-12-13 [2022-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9). 
  59. ^ Hilary Lewis; Tyler Coates. Film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TV Nominations: ‘Abbott Elementary,’ ‘The Bear,’ ‘Severance,’ ‘Station Eleven’ Lead. 好莱坞报道. 2022-12-13 [2022-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2).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