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子叔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子叔疑
本名氏:子叔
名:疑
活跃时期战国时期
知名于孟子弟子

子叔,因断句不同又作子叔疑[1]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赵岐认为是孟子弟子,朱熹则认为子叔是与孟子不同时代之人[2]。朱熹之后,也有说认为子叔疑其实是春秋鲁国大夫叔诣[3]

生平[编辑]

孟子》书中,孟子曾引季孙之语,指责子叔自己不受重用,便让其弟子为卿,太有追求名利的野心了[4]

《孟子外书》记载,子叔曾向孟子问《易经》,孟子称《易经》为忧患之书[5]

称号[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四书辨疑·卷十》:旧注以季孙、子叔为孟子弟子,季孙不喜孟子之意,故言:“异哉,子叔”,亦疑之。今以子叔疑三字为一人,亦无考据。子叔疑既已不用,却得使其子与弟并为卿相,此又不可晓也。大抵此章自季孙曰之下文,多未详,不可强解。
  2. ^ 《孟子集注》:季孙、子叔疑,不知何时人。龙断,冈垄之断而高也,义见下文。盖子叔疑者尝不用,而使其子弟为卿。季孙讥其既不得于此,而又欲求得于彼,如下文贱丈夫登龙断者之所为也。孟子引此以明道既不行,复受其禄,则无以异此矣。
  3. ^ 《孟子弟子考补正》:或曰:子叔之先,出自鲁文公之子曰叔肸,肸之子曰子叔,声伯后遂以为氏。鲁昭公二十九年,叔诣卒。《公羊传》载叔孙之言曰:“叔诣无病而卒。此皆天也,非我也。”则此。季孙当即季孙意如,而子叔疑即叔诣也,一作子叔倪。昭二十五年夏,叔诣犹会诸侯于黄父,或是年之秋,季孙逐昭公,叔诣始有怨于季孙,故为政不用乎。据此,似赵《注》子叔心疑之说,不如《集注》以予叔疑为人名较确然。
  4. ^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5. ^ 《孟子外书·文说第二》:子叔问曰:“文王囚于羑里,孔子厄于陈蔡,何以系《易》也?”孟子曰:“夫《易》,忧患之书也。安乐而不知《易》,君子吉,小人凶;忧患而不知《易》,小人吉,君子凶。是以君子不可以不知《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