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不信任投票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2年10月23日) |
建设性不信任投票(德语:konstruktives Misstrauensvotum;西班牙语:moción de censura constructiva;英语:Constructive vote of no-confidence)是指在部分议会制国家,国会对其总理表示不信任,但采取所谓的“建设性不信任投票”,亦即议会提出不信任案之后,必须以过半数以上的议员选出新任总理候选人才能成立,以确保不会因为倒阁造成议会空转。不过新政府缺乏民意认受性,一般会在选出新政府后决定提前大选,以获得新的民意授权。
例子
[编辑]德国
[编辑]德国在战后采取“建设性不信任投票”,投票时需要同时选出一位新总理,并会在新总理选出后成立新政府,所以德国的联合政府可以维持一段相当稳定的运作。德国在1919年威玛共和时期非常动荡。由于要在国会大厦获得席次没有订定选举门槛,要获得席次有可能仅需有0.4%的选票即可。这导致大量的政党获得席次,让政府难以维持多数派,而联合政府亦经常遭倒阁。战后,在国会获得席次订定选举门槛,要获得席次需有5%的选票,并采取“建设性不信任投票”,以防止频繁倒阁。在西德时,首次在1982年通过“建设性不信任投票”,结束施密特领导的社民党联合政府,新的科尔基民盟政府在翌年重新举行大选并胜出。两德统一后,于2005年通过“建设性不信任投票”,结束社民党联合政府,但因此次投票后原总理施罗德同时决定提前大选,并无撤换总理。[1]
西班牙
[编辑]西班牙在1978年后采取“建设性不信任投票”,投票需要同时选出一位新总理,并会在新总理选出后成立新政府。2018年原总理西班牙人民党拉霍伊因为贪腐丑闻被不信任投票赶下台,由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桑切斯接任,桑切斯获左派我们可以党及多个分离主义小政党支持组建少数派政府。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Basic Law for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www.gesetze-im-internet.de.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