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达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达里
新达里
新达里
国家 中华民国
政府
 • 里长陈敏男
 • 办公处台南市学甲区新达里4邻华宗路464号
人口(112年6月)
 • 总计2,207人
 • 户数892
 性别比:106.65
(男性1139人,女性1068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726
电话06-7836765

新达里台湾台南市学甲区东边的一个里,包括旧有的新生里与达明里,新达里与下营区交接处有一著名的景色“学甲绿色隧道”。[1]

地理[编辑]

新达里以台19线为界与宅港里相壤,并以宅仔港排水线与平和里相邻;南接丰和里及麻豆区港尾里、北势里;东至下营区大吉里,西以中正路为界,与秀昌里、明宜里相连。[2]

地名由来[编辑]

新达里由新生里与达明里合并而成。新生里于民国34年12月行政区域划编,以新寮、庄姓角、顶山寮合一里,地方人士研商结果,以“新寮”为主,又以新添生命名为“新生”。[1]

达明里位在学甲区东郊,因期望能有一个光明发达的未来,故取名为“达明”。1968年随学甲升格为而调整为达明里。达明里由山寮、瓦寮二部落组成,山寮因地势高过去有七个山仑仔,因而被称为七星山寮,简称为山寮;瓦寮则因当时只有李耀干一栋三合院红瓦屋而被称为瓦寮。[1][3]

聚落历史[编辑]

学甲区瓦寮

新生里位于学甲市区东北方,由新寮和顶山寮两个地区组成。在日治时期,学甲分为四个保,其中包括新寮、顶上寮、庄姓角和七块。战后设村,七块成为焕昌村,而“新寮”、“顶上寮”、“庄姓角”合并成一个村,此地曾设有“七星汽水”的工厂。达明里内有房屋和鱼塭,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在日治时期,这里是宅仔港四保,战后成为村庄,合并“山寮”、“瓦寮”为达明村。山寮位于学甲往下营的一七四线县道南边,最初是将军区沤汪人的聚居地。因位处七星山边,被称为七星山,简称为山寮,且有三个角头,称为山寮三庄。台南市养鸭生产合作社也位于此庄。[3]:84[4]在民国95年2月1日的行政区域调整中,新生里和达明里合并为新达里。[3][1]

教育与机关设施[编辑]

台南市立学甲国民中学[编辑]

台南市立学甲国民中学始于1956年,当初是北门农业职业学校分部。在陈华宗协助下,1960年独立设校,称台南县立学甲初级中学,首任校长刘智。1968年,学校改制,名称为台南县立学甲国民中学。[5]

伯利恒社会福利基金会[编辑]

而位于新达里的伯利恒社会福利基金会是一个服务发展迟缓幼儿及其家人的非营利组织。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986年,由天主教玛利诺会甘惠忠神父创立,启发自耶稣诞生时没有被接纳与祝福的场景,伯利恒基金会以关爱和帮助发展迟缓幼儿及其家人为使命,提供发展迟缓儿童早期疗育、学龄前融合教育。起初作为慈母幼稚园,后来改制为非营利幼儿园,现名为财团法人天主教伯利恒文教基金会附设台南市私立慈母幼儿园。[6][7]

景点[编辑]

学甲绿隧道[编辑]

台南学甲区与下营区交界的174线道上有一排长达500多米的小叶榄仁树,形成了一条美丽的绿色隧道,被称为“最美的小叶榄仁绿色隧道”。[8][2]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台南市学甲区公所.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資訊網. 台南市学甲区公所. 2018-09-14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2. ^ 2.0 2.1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13-28.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2). 
  3. ^ 3.0 3.1 3.2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 72-73. 
  4. ^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33-37. 
  5. ^ XOOPS. 學中60週年. 台南市立学甲国民中学.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中文(台湾)). 
  6. ^ 成立緣由 – 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中文(台湾)). 
  7. ^ 台南市政府社会局. 賴清德副總統及黃偉哲市長共同見證伯利恆兒童發展中心揭牌儀式. 台南市政府社会局.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中文(台湾)). 
  8. ^ 中时新闻网. 學甲綠色隧道換裝 絕美祕境 - 地方新聞. 中时新闻网. 2020-04-04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