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列表 (庆王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页面列出明朝自明太祖分封的庆国藩王。

庆国[编辑]

明朝庆国诸王 编辑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二十五年(1392年)就藩陕西韦州建文三年(1401年)迁陕西宁夏卫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庆靖王 朱㮵 朱元璋、庶十六子 1391年1438年 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九生,母妃余氏。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封。封国选为陕西庆阳府。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改封于陕西宁夏卫。因粮饷不足,命暂驻韦州千户所。建文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移国宁夏卫,仍避暑于韦州。正统三年八月初三薨,在位四十八年,寿六十一。葬韦州螺山。妃孙氏,指挥使孙继达之女。
庆康王 朱秩煃 朱㮵、庶四子[1] 1439年1469年 正统四年袭封。成化五年薨,在位三十一年,寿五十五。
庆怀王 朱邃𡓱 朱秩煃、庶一子 1471年1479年 天顺元年封平原王,成化七年袭封。十五年薨,在位九年,寿三十五。无子。
庆庄王 朱邃塀 朱秩煃、庶二子 1481年1491年 天顺二年封岐阳王,成化十七年进封。弘治四年薨,在位十一年,寿四十四。
庆恭王 朱寘錖 朱邃塀、庶一子 1494年1498年 弘治三年封落交王,七年袭封。十一年薨,在位五年,寿二十四。
庆定王 朱台浤 朱寘錖、庶一子 1503年1525年 弘治十六年袭封。嘉靖四年革为庶人[2],后因与子朱鼒𬃊失和,移于西安居住。在位二十一年,嘉靖三十年卒,寿五十九。以二子鼒枋袭封。追复王,谥曰定。
附庆国宗理
庆府宗理 朱寘銂 朱邃塀、庶二子 1527年1532年 弘治三年封巩昌王。嘉靖六年,代理庆府事[2]。十一年十月,鼒𬃊封世子,以其视府事。
庆国续封
庆端和世子 朱鼒𬃊 朱台浤、庶一子 嘉靖十一年十月封世子。十九年薨,谥端和。
庆惠王 朱鼒枋 朱台浤、庶二子 1552年1574年 嘉靖十八年封桐乡王。二十年改封世子。三十一年袭封。万历二年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五十五。
庆端王 朱倪𤏳 朱鼒枋、嫡一子 1577年1588年 嘉靖三十七年封世子。万历五年袭封。十六年薨。
庆宪王 朱伸域 朱倪𤏳、庶一子 追封 万历九年封绥德王,十九年未袭薨[3]。后追封。
附庆国宗理
庆府宗理 朱伸𩀈[3] 朱倪𤏳、庶二子 1591年1595年 万历九年封镇原王[3],十九年以伸域薨,兼理庆府事。二十三年五月还政。
庆国续封
庆王 朱帅锌 朱伸域、嫡二子 1595年1639年[4] 万历二十三年袭封,薨。
庆王 朱倬㴶 朱帅锌、嫡一子 ?年─1644年 万历四十五年封世子,既而袭封。崇祯十七年四月薨。
备注
  1. ^ 《明史》作庶第一子,但据《弇山堂别集》所载的年岁计算出生年份,朱秩煃应为第四子,因其母为次妃而作为嫡子袭爵。
  2. ^ 2.0 2.1 《明世宗实录》
  3. ^ 3.0 3.1 3.2 《明神宗实录》
  4. ^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84册》
  • - 实任庆王
  • - 庆王世子
  • - 被追封为庆王者
  • - 庆府宗理
  • - 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
庶十六子
朱㮵
1378-1438
庆靖王 1
1391-1438
嫡四子/庶四子
朱秩煃
1415-1469
庆康王 2
1439-1469
庶长子庶次子
朱邃𡓱
1444-1478
庆怀王 3
1471-1479
朱邃塀
1448-1491
庆庄王 4
1481-1491
庶长子庶次子
朱寘錖
1475-1498
庆恭王 5
1494-1498
朱寘銂
庆府宗理
1527-1532
巩昌王
庶长子
朱台浤
1493-1551
庆定王 6
1503-1525
(革爵)
庶长子庶次子
朱鼒𬃊
庆端和世子
1532–约1540年
朱鼒枋
1520-1574
庆惠王 7
1552-1574
嫡长子
朱倪𤏳
-1588
庆端王 8
1577-1588
庶长子庶次子
朱伸域
1591年卒
庆宪王
(追封)
朱伸𩀈
1622年卒
庆府宗理
1591-1595
镇原王
嫡次子
朱帅锌
1639年后卒
庆王 9
1595-1639年后
嫡长子
朱倬㴶
1644年卒
庆王 10
-1644

真宁国[编辑]

明朝真宁国诸王 编辑
永乐十九年(1421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真宁庄惠王 朱秩荧 朱㮵、庶一子[1] 1421年1455年 永乐十九年封。景泰六年薨。
真宁康简王 朱邃垿 朱秩荧、庶一子 1457年1487年 天顺元年袭封。成化二十三年薨[2]
真宁温穆王 朱寘䥵 朱邃垿、嫡一子 1490年1502年 弘治三年袭封。十五年薨。
真宁荣僖王 朱台涍 朱寘䥵、嫡一子 1506年1515年 正德元年袭封。十年薨。
真宁安惠王 朱鼒㮿 朱台涍、嫡一子 1521年1552年 正德十六年袭封。嘉靖三十一年薨。
真宁恭简王 朱倪𤇼 朱鼒㮿、嫡一子 1554年1577年 嘉靖三十三年袭封。万历五年薨。无子,除。
备注
  1. ^ 《明史》作庶第三子,据《庆王圹志》《明宪宗实录》卷211,朱秩荧应为庶第一子。
  2. ^ 《明宪宗实录》

静宁国[编辑]

明朝静宁国诸王
永乐十九年(1421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静宁王[1] 朱秩焘 朱㮵、庶二子[2] 1421年 永乐十九年封。本年薨[3]。无子,除。
备注
  1. ^ 《庆王圹志》、《明太宗实录》作“静宁王”,《明史》讹为“靖宁王”。
  2. ^ 《明史》作庶第二子,据《庆王圹志》《明宪宗实录》卷211,朱秩焘亦为庶第二子。
  3. ^ 国榷

安化国[编辑]

明朝安化国诸王 编辑
永乐十九年(1421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安化惠懿王 朱秩炵 朱㮵、庶三子[1] 1421年1491年 永乐十九年封。弘治四年薨[2]
安化恭和王 朱邃墁 朱秩炵、庶一子 追封 初封镇国将军天顺八年卒。以子寘𫔍袭封,追封谥恭和王。
安化王 朱寘𫔍 朱邃墁、庶一子 1492年1510年 弘治五年袭封[2]正德五年叛逆伏诛,除。
备注
  1. ^ 《明史》作庶第四子,但据《弇山堂别集》所载的年岁计算出生年份,朱秩炵应为庶第三子。
  2. ^ 2.0 2.1 《明孝宗实录》

岐山国[编辑]

明朝岐山国诸王
永乐十九年(1421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岐山悼庄王 朱秩炼 朱㮵、庶五子 1421年-1436年 永乐十九年封。正统元年薨[1]。无子,除。
  1. ^ 明实录

安塞国[编辑]

明朝安塞国诸王
正统九年(1444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安塞宣靖王 朱秩炅 朱㮵、庶六子 1444年—1473年 正统九年封。成化九年薨。无子,除。

平原国[编辑]

明朝平原国诸王
天顺元年(1457年)四月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平原王 朱邃𡓱 朱秩煃、庶一子 1457年—1471年 天顺元年四月封。成化七年嗣庆封。郡爵例不袭。

岐阳国[编辑]

明朝岐阳国诸王
天顺二年(1458年)五月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岐阳王 朱邃塀 朱秩煃、庶二子 1458年—1481年 天顺二年五月封。成化十七年嗣庆封。郡爵例不袭。

弘农国[编辑]

明朝弘农国诸王 编辑
天顺三年(1459年)七月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弘农安僖王 朱邃㙉 朱秩煃、庶三子 1459年1489年 天顺三年七月封。弘治二年薨[1]
弘农荣惠王 朱寘镧 朱邃㙉、庶一子 1492年1508年 弘治五年袭封。正德三年薨。
弘农恭定王 朱台泙 朱寘镧、嫡一子 1515年1549年 正德十年袭封。嘉靖二十八年薨。
弘农康僖王 朱鼒𰘆 朱台泙、庶一子 1554年1572年 嘉靖三十三年袭封。隆庆六年薨。
弘农恭顺王 朱倪𩵑[2][3] 朱鼒𰘆、嫡一子 1575年1589年 嘉靖三十八年封长子万历三年袭封。十七年薨。
弘农王 朱伸䌍 朱倪𩵑、嫡一子 1593年1604年 万历十年封长子。二十一年袭封,薨。
弘农王 朱帅锽 朱伸䌍、嫡一子 1604年—?年 万历三十二年封长子,同年袭封。
备注
  1. ^ 《明孝宗实录》
  2. ^ 《明神宗实录》
  3. ^ 《万历朔方新志》

丰林国[编辑]

明朝丰林国诸王 编辑
成化八年(1472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丰林温僖王 朱邃㙂 朱秩煃、庶六子 1472年1511年 成化八年封。正德六年薨。
丰林安简王 朱寘镤[1][2] 朱邃㙂、嫡一子 1515年1526年 正德十年袭封。嘉靖五年薨。
丰林端康王 朱台瀚 朱寘镤、庶一子 1529年1532年
1539年1547年
嘉靖八年袭封。十一年革爵。十八年复爵[3]。二十六年薨。
丰林恭懿王 朱鼒樲 朱台瀚、庶一子[3] 1552年1578年 嘉靖三十一年袭封。万历六年薨。
丰林长子 朱倪爃 朱鼒樲、嫡一子 嘉靖三十八年封长子。万历五年卒。无子,除。
附注
  1. ^ 《弇山堂别集》
  2. ^ 《嘉靖宁夏新志》
  3. ^ 3.0 3.1 《明世宗实录》

落交国[编辑]

明朝落交国诸王
弘治三年(1490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落交王 朱寘錖 朱邃塀、庶一子 1490年—1494年 弘治三年封。七年嗣庆封。郡爵例不袭。

巩昌国[编辑]

明朝巩昌国诸王
弘治三年(1490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巩昌王 朱寘銂 朱邃塀、庶二子 1490年—1532年 弘治三年封。嘉靖十一年革爵,发高墙,除[1]
附管理府事
巩昌辅国将军 朱鼒栐 朱台澋、子 1578年—? 朱寘銂第二子台澋,台澋子鼒栐[2]万历六年以本等爵职管理府事[3]
巩昌奉国将军 朱倪焵 朱鼒栐、子 管理府事[2]
备注
  1. ^ 《明世宗实录》
  2. ^ 2.0 2.1 《万历朔方新志·卷二·藩封》
  3. ^ 《明神宗实录》

寿阳国[编辑]

明朝寿阳国诸王 编辑
正德三年(1508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寿阳和靖王 朱台濠 朱寘錖、庶二子 1508年1518年 正德三年封。十三年薨。
寿阳端懿王 朱鼒㭿 朱台濠、嫡二子[1] 1535年1541年 嘉靖十四年袭封。二十年薨。
寿阳僖宪王 朱倪爋 朱鼒㭿、嫡一子 1554年1614年 嘉靖三十三年袭封。万历四十二年前薨[2]
寿阳长子 朱伸缺字图片 朱倪爋、庶一子 万历十七年封长子。二十八年卒。
寿阳王 朱帅𰼩 朱伸缺字图片、嫡一子 1618年1626年 万历三十七年封长孙。四十六年袭封[2]天启六年薨。
备注
  1. ^ 《万历朔方新志·卷二·藩封》
  2. ^ 2.0 2.1 《明实录》

桐乡国[编辑]

明朝桐乡国诸王
嘉靖十八年(1539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桐乡王 朱鼒枋 朱台浤、庶二子 1539年—1541年 嘉靖十八年封。二十年以改封庆世子。郡爵例不袭。

延川国[编辑]

明朝延川国诸王 编辑
嘉靖十八年(1539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延川端穆王 朱鼒槚 朱台浤、庶三子 1539年1563年 嘉靖十八年封。四十二年薨。
延川长子 朱倪煋 朱鼒槚、庶一子 万历二年封长子。以擅婚停爵[1]。十七年卒。
附注
  1. ^ 《明神宗实录》

华阴国[编辑]

明朝华阴国诸王 编辑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封[1]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华阴端懿王 朱倪焯 朱鼒枋、嫡三子[1] 1560年1583年 嘉靖三十九年封。万历十一年薨。
华阴王 朱伸堣 朱倪焯、嫡一子 1594年1615年 万历二十二年袭封,薨。
华阴王 朱帅锐 朱伸堣、嫡一子 1615年—?年 万历四十三年封长子,同年袭封。
备注
  1. ^ 1.0 1.1 《明世宗实录》

绥德国[编辑]

明朝绥德国诸王
万历九年(1581年)封[1]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绥德王 朱伸域 朱倪𤏳、庶一子 1581年—1591年 万历九年封。十九年薨[1]。后追封庆王,郡爵例不袭。
附注
  1. ^ 1.0 1.1 明实录

镇原国[编辑]

明朝镇原国诸王 编辑
万历九年(1581年)封[1]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镇原王 朱伸𩀈[1] 朱倪𤏳、庶二子 1581年1622年 万历九年封。天启二年薨。[1]
镇原王 朱帅𨫱 朱伸𩀈、嫡一子 1625年—?年 万历二十四年封长子。天启五年袭封。
附注
  1. ^ 1.0 1.1 1.2 明实录

蒙阴国[编辑]

明朝蒙阴国诸王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蒙阴王 朱帅钾 朱伸域、嫡三子 1597年—?年 万历二十五年封,薨。

龙祥国[编辑]

明朝龙祥国诸王
天启二年(1622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龙祥王 朱倬𰜋 朱帅锌、嫡二子 1622年—?年 天启二年封。

潭水国[编辑]

明朝潭水国诸王
天启二年(1622年)封。
称号 国君姓名 关系 在位年数 注记
潭水王 朱倬𰝫 朱帅锌、嫡三子 1622年—?年 天启二年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