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书目控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书目控制(Bibliographic Control),指对于每本图书、每件文献、甚至每种书写的思想、有声资料的内容、存佚、所在,均加以妥善登录与组织。 书目控制(Bibliographic Control)一词,一般认为系由美国图书馆学专家伊凡斯(Luther Evans)于1964年首度提出。然此概念则可追溯到1895年,奥特里特(Paul Otlet)与拉方腾(Henri La Fontain)创立国际书目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Bibliography)。

目的[编辑]

希望将人类各种沟通纪录有系统地排列,以便于管理、传递及利用。其主要功能为协助人们迅速了解某位作者所撰写的书籍、各类学科或各地区主要出版品等等。

内涵[编辑]

书目控制是建立、储存、操作并检索资料的过程,蕴含两个层面,一为描述层(Descriptive Domain),一为探索层(Exploitative Domain)。前者以保存为导向,将收藏的资料经由编目、制作索引、摘要等方式加以描述,以便能适切的指引;后者为使用者导向,在此领域中,资讯需求者不但查询所需资料,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书目控制与书目组织(Bibliographic Organization)常被交替使用。两者意义虽相似,但严格而言,前者强调的是经由一系列的运作以产生各资讯的目录;后者则着重于书目的排列、结构、制作、检索方法,及书目专家的教育等方面。

需求要件[编辑]

要达到书目控制的目的,应具备下列基本要求:

1.各类资料目录:

包含图书、期刊、政府出版品、音乐作品、小册子、论文、视听资料及电子出版品等类型。

2.期刊论文索引

3.出版社、书商、学会、图书馆及其他相关组织名录:

包括书目著录、编目规则、主题分析及机读编目格式等。

参考来源[编辑]

林呈潢(民73)。我国的书目控制工作。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22期,p65-90。

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大辞典(下册)。胡术兆总编辑。台北:汉美,民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