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式冲锋枪
百式冲锋枪 | |
---|---|
类型 | 冲锋枪 |
原产地 | 大日本帝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0—1945年(日本)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中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越战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中央工业 |
研发日期 | 1938—1940年 |
生产商 | 名古屋兵工厂、小仓兵工厂 |
生产日期 | 1940—1945年 |
制造数量 | ~27,000把 |
衍生型 | 伞兵型 后期型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空枪:3.38千克/含弹药:3.92千克(前期型) 3.16千克/3.7千克(伞兵型) 3.84千克/4.38千克(后期型) |
长度 | 90.3厘米/102.5厘米(前期型) 83.5厘米/95.7厘米(伞兵型) 90厘米/111.8厘米(后期型) |
枪管长度 | 23厘米(前期型) 28.5厘米(后期型) |
子弹 | 8毫米南部子弹 |
口径 | 8×22毫米 |
枪机 | 自由枪机 开膛待击 |
发射模式 | 全自动 |
射速 | 450发/分(前期) 800发/分(后期) |
枪口初速 | 334米/秒 |
有效射程 | 120米 |
最大射程 | 600米 |
供弹方式 | 30发弹匣 |
瞄具 | 铁制表尺式机械瞄具 |
百式冲锋枪(日语:一〇〇式機関短銃/百式機関短銃)为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量产的冲锋枪,日军中的制式名称是“机関短铳”,有时被误写成“短机関铳”。
日本的冲锋枪开发历史
[编辑]日军在日俄战争遭到俄军自动武器的损失之后对于自动武器的引进十分迅速,除了引进法国的轻重机枪之外国内也开始尝试自制。但日本对冲锋枪的研究直到昭和三年(1928年)后开始进行,军方先后引进了MP18冲锋枪系列(主要是瑞士工业制造的1920年型MP18)以及汤普森冲锋枪进行研究,并将冲锋枪的研发交由各民间以及军方兵工厂进行。
同时期日本海军陆战队以及伞兵部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1920年型MP-18冲锋枪作为轻型自动武器支援并装上刺刀座,虽然有设计良好的样品可供参考,但开发却陷入停滞。主要原因是子弹规格的争论,当时日本在.25 ACP、8毫米南部子弹、.32 ACP三款子弹的选择上一直无法决定。昭和5年(1930年),日本陆军将研发冲锋枪的工作全交由南部麒次郎所建立的南部枪械制造所进行(后与数家工厂合并改组为中央工业),并决定子弹规格使用与十四年式手枪相同的8毫米南部子弹。同年第一款测试枪推出,在改正毛病后第二款样品推出,但是由于918事变的战费问题开发陷入停滞;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军费迅速扩张,日本军需工业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各式武器的测试以及量产,冲锋枪也不例外;南部枪械制造所在1934年研发了2款样枪并进行相关测试,1935年南部式试制机关短枪完成,并且再次输入德制冲锋枪(应为MP18枪系的MP34与福尔马冲锋枪)进行对比测试。
与国外不同,冲锋枪的测试是由日本陆军骑兵学校负责。步兵单位从开发时就对这装备缺乏兴致,反倒是当时的师属骑兵团因为机械化后改制为搜索团,除了传统的侦查外还负担快速侦察与火力扫荡的任务,原先骑兵的主武装四四式骑枪显得火力不足,因此需要更具火力发扬性的单兵武装去补足火力空白。测试途中伞兵部队也挹注经费进行开发,因此设计又有所更改,于1938年7月制造出新样枪。
新设计主要配合伞兵需求将原先直式进弹方式改为横向进弹,在修改部分枪支设计后于昭和15年(1940年)军方正式采用。根据皇纪编年命名的原则,这款冲锋枪命名为百式冲锋枪。
设计定位
[编辑]百式冲锋枪外观与设计与MP18冲锋枪极为类似,木质枪托搭配反冲式枪机,并使用左侧进弹及双排弹匣,结构简单,但无法进行半自动射击;除了既有设计之外,百式冲锋枪在制造上将枪管镀铬以降低磨损及帮助清理,某些枪上还安装了防火帽以降低后座力;为了节省弹药,在设计上加入了降低射速的零件,但除了基本设计以外这把枪支却发生了因为定位问题而出现的特殊设计。
虽然日军投入经费进行冲锋枪的开发,但是对于冲锋枪的认知却有别于其他国家。冲锋枪的需求不是由步兵单位提出,而是骑兵单位;步兵单位的高层对于冲锋枪子弹的超高消耗量十分反感,因为他们有一个落后但无法反驳的观点:“如果可以一发子弹杀死敌人,又何必发射一堆子弹消耗资源”,因此十分反感这类武器,在这想法下冲锋枪不可能列入单兵武装考量,加上百式冲锋枪的成本是当时陆军步兵标准兵器三八式步枪的三倍,从思维到预算考量下步兵单位是不考虑使用冲锋枪的。
至于提出需求的骑兵,他们的操作环境是在机械力或兽力机动的环境下使用,因此骑兵单位没需要考虑冲锋枪是否适合步兵,他们认为冲锋枪就是可以让单人运用的小型轻机枪:可以在远处先进行单发精准射击,近距离再以全自动射击。为了这种定位,百式冲锋枪安装了脚架以及可以设计了可以瞄准到1500米外的表尺(当然,冲锋枪根本打不到这种距离);除了脚架以外,日军近距离接战准则中必须使用刺刀进行白刃战以节省弹药,百式冲锋枪就与同时期其他的日本步兵用机枪一样安装上刺刀座,成为独特的设计:一款有脚架(轻机枪功能)有刺刀(白刃战用)给骑兵用的冲锋枪。但是2000年的实弹射击证明了一些人的猜想:加装刺刀反而使得精度提高。[1]。而且在刺刀座配置上,英国的斯特林、瑞士SIG MKMS、以色列乌兹、贝莱塔1938A型也都有过,而在两脚架上,58 PI和ZK-383[2]也都有过。它的另一个主要用户是伞兵。
战术思想的影响
[编辑]国际上设计冲锋枪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通过密集的火力给敌人以威慑,但日本陆军却对白刃战有着特别的执着,往往在战斗的最后阶段拼刺刀。所以,直到战争后期,才有一支日本海军陆战队部队装备了百式冲锋枪,还是实验性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不适合装备冲锋枪,这使得百式冲锋枪一直没有列为步兵标准武器。
日本工业生产力有限,无法大量的制造冲锋枪和弹药。和日军正好相反的是苏军,苏军二战时的冲锋枪产量最高,使用最广泛,前线的步兵几乎都放弃了步枪而改用冲锋枪。原因也很简单,苏军对德作战是靠兵员和武器数量优势,需要不间断的用新兵补充战场损失。所以苏军士兵接受的训练时间很短,不可能去花时间练习枪法。而且对新手而言,冲锋枪要比步枪好用多了,制造过程也不那么讲究,因此非常适合苏联的国情。
衍生型、作战纪录
[编辑]- 伞兵用百式冲锋枪
- 1943年配发,将初期型轻量化并安装折叠式枪托,在伞降时可以将枪托向右折叠减少体积并让伞兵随身携带
- 后期型百式冲锋枪
- 百式冲锋枪在1940年量产后,因用户稀少所以产量不大(一般型1万把左右,伞兵型7500把以上),1944年后由于战况吃紧,日军在南方岛屿的作战经验接受步枪以及旧教范的不足,因此日军开始量产百式冲锋枪装备至步兵单位。
- 研发单位将枪托从护环后部分离,直接加上绞炼,并利用一简单的扣锁来保持一直线,折叠后的枪托放置于枪机右侧与枪管平行。
- 1944年生产时接受了实战经验将冲锋枪上不应该出现的东西(脚架.刺刀座)通通撤除,但枪口仍然保留安装刺刀的功能;撤销降低射速零件并加强枪机结构提高枪支射速,表尺缩减到100米,生产流程中大量使用点焊以利加速生产,但因为用料不如初期型因此重量反而加重,还有着弹匣规格与前期型不相容因此无法使用既有弹匣的惨事。
- 虽然加速生产,但是同时期美军主力汤普森冲锋枪的产量已经超过150万把,苏军主力PPSh-41冲锋枪的产量更超过600万把,百式冲锋枪的产量仅大约3万把,三国工业力差距由此可见。
百式冲锋枪由于定位因素日军一开始不打算大量配发,仅配发在特殊作战兵科(海军陆战队.伞兵部队)以及骑兵将校的护卫队中。第一次正式作战是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对印尼巨港油田的伞兵突击,但是此时伞兵用款式尚未正式配发,伞兵仍然无法在降落时携带冲锋枪而是必须在降落后捡拾空投下来的武器箱,作战中日军伞兵来不及回收武器箱就以手上的手枪以及手榴弹直接对荷兰部队突袭,因此百式冲锋枪的实质效益并不明显,随后伞兵部队因为战况陷入胶着而没有投入作战。
第二次比较明显的作战为冲绳战役期间由伞兵部队所进行的义号作战,突击队大量装备了百式冲锋枪作为单兵标准武器,成功的瘫痪美军机场3天运作,此战一直被当作日军特种作战的成功典范。
使用国
[编辑]流行文化
[编辑]
电子游戏
[编辑]- 2004年—《荣誉勋章:太平洋突袭》:命名为“Type 100”,日军阵营武器。
- 2008年—《使命召唤:战争世界》:命名为“Type 100”,战役模式中大量地由日本皇军士兵所使用,联机模式中则可被所有阵营使用。
- 2009年—《战地1943》:命名为“Type 100”,日军阵营步兵专用武器。
- 2010年—《战地:叛逆连队2》:命名为“Type 100”。
- 2014年—《恶灵附身》:命名为“机关枪”。任意难度通关后即可获取,此枪械可执取弹药却异常稀有。
- 2017年—《使命召唤:二战》:命名为“Type 100”,联机模式中作为解锁武器登场,奇怪地会出现在欧洲战场。
- 2018年—《战地5》:在“太平洋战争”章节添加的武器,命名为“Type 100”,能够由医护兵职阶所使用。
- 2021年—《使命召唤:先锋》:命名为“Type 100”。
- 2021年—《蔚蓝档案》:久田伊树菜的固有武器“伊树菜流超级忍具”原型。
参考书目
[编辑]- ^ “一〇〇式短机関铳と九六式軽机関铳”の実射 - 日本の武器兵器.net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7-03-05.
- ^ 存档副本. [2014-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 Chris Bishop et al. The 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Brown Book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