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立杭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杭烧

立杭烧起源于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初期,产于日本兵库县筱山市、三田市等地一带,当地古名立杭遂将这种陶器命名为立杭烧,堪称日本最有名的六大古窑之一。

过去立杭烧成品大多作为壶、花瓶、碗、瓮等实用用途,供当地人日常生活使用,使用较传统的穴窑,并未使用釉药,单单利用窑中的烟、灰而产生自然的光泽,而且兵库县立杭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铁质,两相加乘下使作品产生萌黄色的釉色,形成一种沉稳厚重之美,由于制作方式跟作品性质都与后期不同,这段时间的作品被称为古丹波小野原烧

立杭烧从安土桃山时代末期,因为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半岛。从朝鲜带回了陶瓷工匠,进而带回脚踢式辘轳等制作陶瓷的新技术,并且改将窑建在倾斜的坡上,名为“登窑”(一种倾斜式的窑),也因为京都文化和美浓烧的影响而开始使用灰釉和铁釉替作品上色,利用釉药和窑中松柴灰产生的窑变,形成名为“灰被”的独特颜色和花纹。

进入江户时代后,制作立杭烧的工匠受到知名茶人兼园艺师小堀政一影响,开始大量生产茶碗、茶入、水指等茶器,并出现很多铭器,因而受当地领主篠山藩的保护育成,陆续出现多名出色陶艺家,在江户后期也兴起将栗皮纳入釉色的栗皮釉以及搭配白色化妆土为陶器上色,使立杭烧趋向多彩化。

立杭烧于1978年日本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如今在今田町上立杭、下立杭及釜屋地区,还有60多个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