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给木管五重奏的小室内乐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室内乐曲(德语:Kleine Kammermusik),作品24之2,属于亨德密特早期的作品,为木管五重奏的形式,共有五个乐章

背景[编辑]

亨德密特仅仅在五天之内就谱出了这首十四分钟长的室内乐曲。在此曲中,他将五种乐器的个别特色及音响对比处理的淋漓尽致,充满了幽默及炫技的乐段。此曲特征为强烈活泼的节奏,加上不协和和弦扩大了传统的和声,与对位法的使用。 至于创作年代方面,根据葛洛夫音乐字典指出此曲创作于1922年 ,但是牛津音乐辞典(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却表示此曲创作于1923年。但可确信的是,此曲为亨德密特早期作品,并由硕特音乐出版。

分析[编辑]

第一乐章为快乐地,以适度的快速四分音符演奏。首先单簧管以轻快活泼的节奏构成第一主题,而法国号低音管平行大三度半音音阶音型作为伴奏。接着,由双簧管流畅的呈现三连音音型的第二主题,但其伴奏为撷取自第一主题之顽固音型,长笛随后在双簧管上方以平行小三度加以强调第二主题。过门乐句则由单簧管及长笛相互模仿构成。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再现之后,出现由低音管演奏之短小尾奏,结合第二主题与过门动机。之后突然恢复原速,并以第一主题之动机快乐地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为3/4拍之圆舞曲,全部极轻柔地。此乐章由三个小主题构成,曲式为A+B+C+B+A+尾奏,为拱形曲式(arch form)。四小节的前奏由低音管与法国号呈现,单簧管紧接着主奏主题A,短笛在高八度反复一次主题A。接着出现由双簧管主奏之主题B。特别的是,由法国号主奏之主题C实为两拍子,亨德密特将其融入单簧管及低音管的三拍子伴奏中,造成特殊的效果。

第三乐章为三段体,平静且简单的八分音符。开头由单簧管与长笛奏出两拍子的平行三度主要主题。中段的主题为三拍子的旋律,在长笛、单簧管与法国号两小节为单位的顽固节奏伴奏下,由双簧管缓缓的吹出中段主题。此乐章结束前,主要主题由双簧管与单簧管奏出,但法国号伴奏音型却为中段主题伴奏之节奏。

第四乐章相当短小,以快速的四分音符演奏。此乐章不到一分钟,但在活泼的节奏间,各插入了长笛、低音管、单簧管、双簧管和法国号的短小独奏片段,类似装饰奏。随即进入第五乐章。

第五乐章为非常活泼的,以附点二分音符为主,曲式为三段体。构成主要主题的小乐句是由缺少三音的E和弦开始,为空心的和声。接着,低音管奏出级进的低音,由双簧管与单簧管奏出被切分后的主题变奏。中段主题由长笛主奏,并反复了三次。第三部分先由主题切分变奏呈现,接着再现主要主题,尾奏则融合了主要主题及其大七度的切分变奏,以ff精采的结束全曲。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