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血小板增生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血小板增生症或作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是一种血小板过多执行凝血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其常见于皮肤表面血小板栓子(结痂)过量,通常此现象很有可能与骨髓造血系统有极大关联。[1][2]

类别[编辑]

原发性 : 骨髓增生症(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的其中一种。即血栓症,会造成脑中风、肠中风等。
次发性 : 因药物,缺铁性贫血,由其他并发症引起。如白血球过多症淋巴癌皮肤癌红血球含量过低症

症状[编辑]

主发于牙龈流血,血尿,胃食道出血、皮肤、黏膜瘀斑。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蕭惠樺. [201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2. ^ 陳俊銘醫師著作-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平均發病年齡60歲-陳俊銘. [201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