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行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行相梵语ākāra; 巴利语ākāra),又译为取相相貌,佛教术语,三转十二行四谛十六行相都使用这个名词。

字义

[编辑]

梵语ākāra的字面意义为外形、表情、姿势等,可以用来指事物的外显形状、形态,也可以用来指心识对于外界的取境而产生的影像。

影像

[编辑]

后世有重要含义“影像”,据说为说一切有部提出[1]瑜伽行唯识学派的“所缘缘”理论[2]或与之有渊源关系。普光俱舍论记》记载:

分类

[编辑]

十六行相

[编辑]

部派佛教《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集异门论)提出,四谛中各具备四种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3],即:

  • 苦谛四相:非非我
  • 集谛四相:因,集,生,缘;
  • 灭谛四相:灭,静,妙,离;
  • 道谛四相:道,如,行,出。

三转十二行相

[编辑]

依据说一切有部所诵《转法轮经》,以为四行相,三转而形成三转十二行相[4]

参见

[编辑]

注释与引用

[编辑]
  1. ^ 1.0 1.1 玄奘塞建陀罗入阿毘达磨论》:“如眼识等依眼等生,色等义影像而现,能了自境,名等亦尔。”
    真谛世亲阿毘达磨俱舍释论》:“于经中说:识识境。此中识何所作?悉无所作,如识果随似因,悉无所作,但由得相似体,故说如此。说识识境亦尔,悉无所作,但由得相似体。识相似有何义?体生似彼。是故此识,虽从根生,但说识尘,不说识根。”
    玄奘世亲阿毘达磨俱舍论》:“经说:诸识能了所缘。识于所缘,为何所作?都无所作,但以境生;如果酬因,虽无所作,而似因起,说名酬因。如是,识生虽无所作,而似境故,说名了境。如何似境?谓彼相。是故,诸识虽亦托根生,不名了根,但名为了境。”
  2. ^ 真谛陈那无相思尘论》:“尘者何相?若识能了别其体相,如其体相识起,是故说此名尘。”“外尘非识境界,若尔何法名尘?于内尘相如外显现,是名识尘,外尘实无所有。”
    玄奘陈那观所缘缘论》:“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色等。”“外境虽无,而有内色似外境现,为所缘缘,许眼等识带彼相起,及从彼生,具二义故。”
    义净护法观所缘论释》:“何谓所缘之相?凡是境者,理须生其似自相识,随境之识,彼是能生,彼是所缘。”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今此正义,不同安惠及小乘中正量部等,无所缘相得名为缘;不同萨婆多等,许有行相,但取心外所缘,无心、心所自能缘故。”“带有二义。若古西方师释:己者境体。带者是心似彼境相义,即能缘之心有似所缘之相名带。相者相状,小乘是行相,能缘体摄,大乘是相分所摄。以前第二卷中解,谓能缘心等带此色等己之相也。以此理故,正量部师般若球多造谤大乘论,遂破此云:‘无分别智,不似真如相起,应非所缘缘。’我之大师,戒曰大王为设十八日无遮会时,造《制恶见论》遂破彼云:‘汝不解我义,带者是挟带义,相者体相,非相状义,谓正智等生时,挟带真如之体相起。’”
  3. ^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义?答:于诸境相,简择而转,是行相义。
    问:何故名苦?广说乃至,何故名出?答:(1)伤痛逼迫,如荷重担,违逆圣心故,名为苦。(2)由二缘故,说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属缘。由所作者,诸有为法,一刹那顷,能有所作,第二刹那,不复能作。由属缘者,诸有为法,系属众缘,方有所作。(3)违我所见故,名为空。(4)违于我见故,名非我。(5)如种子法故,名为因。(6)能等出现故,名为集。(7)令有续起故,名为生。(8)能有成办故,名为缘,譬如埿团、轮绳、水等,众缘和合,成办瓶等。(9)取蕴永尽故,名为灭。(10)有为相息故,名为静。(11)是善是常故,名为妙。(12)最极安隐故,名为离,是离自体,非有离故。(13)违害邪道故,名为道。(14)违害非理故,名为如。(15)趣涅槃宫故,名为行。(16)能永超度故,名为出,是能出性,非没性故。
    复次:(1)麁重所逼故,名为苦。(2)性不究竟故,名非常。(3)内离士夫、作者、受者、遣作受者故,名为空。(4)性不自在故,名非我。(5)引发诸有故,名为因。(6)令有等现故,名为集。(7)能有滋产故,名为生。(8)有所造作故,名为缘。(9)性不相续、尽诸相续故,名为灭。(10)三火永寂故,名为静。(11)脱诸灾横故,名为妙。(12)出众过患故,名为离。(13)是出要路故,名为道。(14)能契正理故,名为如。(15)能正趣向故,名为行。(16)永超生死故,名为出。”
  4.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4:“云何三转十二行相?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说此名曰十二行相。”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