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相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袁相忱(1914年-2005年8月16日),中国大陆著名的基督教家庭教会领袖,被称誉为“中国家庭教会运动的卓越人物”,[1]王明道也称他和林献羔两个为“真正不向政府‘压制信仰’而低头 、能站立得住的人”。[2]

袁相忱
英文名Allen Yuan
出生1914年
 中国安徽省淮泗道凤阳县蚌埠区
逝世2005年8月16日(2005岁—08—16)(90—91岁)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友谊医院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圣书学院

生平[编辑]

1914年农历六月,袁相忱出生在安徽蚌埠,名为袁振邦。父亲袁禹庭是广东东莞人,在铁路部门工作,因此家境小康,母亲罗孝纯,也是广东人,笃信佛教。1岁时全家移居江苏徐州。7岁时,袁相忱进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由老师取学名袁相臣。1923年,袁禹庭因亏空公款被开除,全家移居外祖父所在的天津。1927年,因父亲在北京的真光电影院工作,袁相臣进入北京米市大街的青年会学校就读。1930年,改名为袁相忱。[2]

1930年,由于他的老师石天民的介绍,袁相忱开始到王明道的基督徒会堂听道,不过当时他并未相信。1931年圣诞,袁相忱接受公理会王牧师的点水洗礼。1932年12月29日,袁相忱获得重生的经历,并且开始热切地向周围人传福音。1933年8月,袁相忱在颐和园旁青龙桥接受王明道为他施浸。同年升入青年会办的财政商业专门学校,但是次年即不顾家人反对,退学进入远东宣教会所办的圣书学院(地安门外东皇城根十四号)成为神学旁听生。

1936年7月,袁相忱曾前往厦门鼓浪屿,参加宋尚节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基督徒查经会,灵性大为提高。1938年毕业后,袁相忱到天津圣会所的南市福音堂布道,同年7月22日与梁惠珍在北京结婚。1939年回北京任圣书学院翻译并在其学校的杂志《暗中之光》择文。1940年,袁相忱携妻子和未满一岁的儿子袁福音,同美国宣圣会(拿撒勒人会)传教士的裴约翰牧师到河北南部的成安县,向周围农民传道。珍珠港事件以后,裴牧师一家被关到山东潍坊集中营,于是袁相忱不依靠任何组织,继续在农村传道,虽然在日军和八路军的夹缝中,仍然得到了大批信徒。[2]

1945年,袁相忱因母亲患重病,返回北京。不久国共内战爆发,袁相忱无法回到农村。1946年3月,他接手了阜成门160号原由日本牧师帜田金雄开办的福音堂。1947年,信徒数目达到二百多人。

1951年,三自运动开始后,袁相忱是北京地区11名拒绝参加该运动的独立教会负责人(王明道、袁相忱、毕永琴、王镇、彭宏亮、吴慕迦、王伟明、张周新、陈善理、吴文静、刘秀颖)之一,他们认为自己的教会早已实行了“三自”(自治、自养、自传),因此没有加入的必要;另一个原因是:不愿与控制三自的现代派为伍。[3] 1957年,袁相忱因为批评政府歧视基督教的宗教政策,以及批评三自领袖王梓仲是“三朝元老”(先后投靠美国人、日本人和共产党)的“吃教者”,而被打成右派。1958年4月19日,袁相忱因为拒绝加入三自运动而打成“现行反革命”,被捕入狱,判处无期徒刑。

袁相忱监禁期间,照顾6个孩子和年老的婆婆成为妻子梁惠珍的责任。因为她是“反革命家属” ,她成为建筑工人谋生,亲友被强迫划清界线,不准提供帮助。在二十一年中,反倒有一些匿名基督徒不时提供他们资助。[4]她还坚定自己的信仰立场,甚至大方的帮助其他人,没有抱怨。[5]后来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人来看,一个八口之家,很难维持生计,但总是上帝在负担”。[3]

1979年12月20日获释。出狱后他在白塔寺家中带领家庭聚会,为北京人数最多的一个家庭聚会。

2005年8月16日,袁相忱于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91岁。

著作[编辑]

参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Song, Christine. 世界各地信徒紀念中國家庭教會領袖袁相忱牧師. 基督日报. [2005年8月22日]. 
  2. ^ 2.0 2.1 2.2 李迪亚:《活祭》,1999年,新加坡逐家文字布道会出版
  3. ^ 3.0 3.1 袁相忱夫妇见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十字架——耶稣在中国》访问影音纪录,神州传播协会
  4. ^ 梁, 惠珍. 行過流淚谷. 生命出版社. 2011. 
  5. ^ 《主耶稣的忠诚仆婢——袁相忱夫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年,中国大陆圣徒见证事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