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裴之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裴之礼(6世纪—540年代),子义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1][2]南北朝南梁官员。

裴之礼是曹魏冀州刺史裴徽的后裔,父亲是南梁宣毅将军、夷陵县侯裴邃。他样子英俊,能够清谈,最初从国子生推第补任邵陵王萧纶的王国左常侍、信威行参军;萧纶王权摄南兖州刺史,他担任长流参军,但未正式授官就改为留任宿卫,补任直阁将军。普通六年(525年)父亲逝世守丧,服丧完毕后袭封夷陵县侯,随军队讨伐寿阳,获授与云麾将军,迁任散骑常侍;他又协助攻打北魏广陵城,平定后除授信武将军、西豫州刺史,加任轻车将军、黄门侍郎,改任中军将军宣城王萧大器的司马。裴之礼的母亲逝世,他只吃麦饭;父亲裴邃的宗庙在光宅寺西边,大堂广阔,松柏茂盛,而范云在三桥的宗庙杂草丛生,梁武帝南郊路过,叹道:“范云已经死了,裴邃却重生了。”[1][2]

中大通五年(533年)二月,梁武帝到同泰寺开讲,设四部大会,有数万人听讲。南越献上驯象,突然在人群中奔跑,乘舆、侍卫及会众都受惊散开,只有裴之礼与骑常侍臧盾神色自若,得到武帝赞许,任命为北徐三州诸军事、壮勇将军、北徐州刺史;到大同初年,建康遭逢蝗虫旱灾,到处的树木都凋谢了,只有裴邃墓旁依旧入,当时的人都觉得奇怪。其后裴之礼任官太子左卫率,兼卫尉卿,转为少府卿,在任内逝世,谥号[3][4][5]

家族[编辑]

引用[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梁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裴邃字渊明,河东闻喜人,魏襄州刺史绰之后也。祖寿孙,寓居寿阳,为宋武帝前军长史。父仲穆,骁骑将军。……子之礼,字子义,自国子生推第,补邵陵王国左常侍、信威行参军。王为南兖,除长流参军,未行,仍留宿卫,补直阁将军。丁父忧,服阕袭封,因请随军讨寿阳,除云麾将军,迁散骑常侍。又别攻魏广陵城,平之,除信武将军、西豫州刺史,加轻车将军,除黄门侍郎,迁中军宣城王司马。……子政,承圣中,官至给事黄门侍郎。江陵陷,随例入西魏。
  2. ^ 2.0 2.1 2.2 2.3 2.4 南史·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祖寿孙,寓居寿阳,为宋武帝前军长史。父仲穆,骁骑将军。……子之礼嗣。之礼字子义,美容仪,能言玄理。为西豫州刺史。母忧居丧,唯食麦饭。邃庙在光宅寺西,堂宇弘敞,松柏郁茂。范云庙在三桥,蓬蒿不翦。梁武帝南郊,道经二庙,顾而叹曰:“范为已死,裴为更生。”……子政,承圣中位给事黄门侍郎。魏克江陵,随例入长安。
  3. ^ 《梁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寻为都督北徐仁睢三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北徐州刺史。征太子左卫率,兼卫尉卿,转少府卿。卒,谥曰壮。
  4. ^ 《南史·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大同初,都下旱蝗,四篱门外桐柏凋尽,唯邃墓犬牙不入,当时异之。历位黄门侍郎。武帝设无遮会,舞象惊,排突陛卫,王公皆散,唯之礼与散骑常侍臧盾不动。帝壮之,以之礼为壮勇将军、北徐州刺史,盾兼中领军将军。之礼卒于少府卿,谥曰壮。
  5. ^ 《梁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六》:中大通五年二月,高祖幸同泰寺开讲,设四部大会,众数万人。南越所献驯象,忽于众中狂逸,乘轝羽卫及会皆骇散,惟盾与散骑郎裴之礼嶷然自若,高祖甚嘉焉。

参考文献[编辑]

  • 梁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
  • 《梁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六
  • 南史》·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