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观音灵感真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观音灵感真言,又称观音菩萨救苦心咒大乘佛教陀罗尼,为观世音菩萨咒语之一,为汉传佛教十小咒之一,常在早课或晚课中诵念。可能是在元朝至明朝之际译出,其译者与出处不可考,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嘉兴藏》《诸经日诵集要》,如蕅益智旭[1]等僧侣,皆以诵念这些咒语作为修行的一部分。经过云栖株宏蕅益智旭编辑推广后,随后也被收录到《禅门日诵》与民国时期《佛门必备课诵本》等诵本中,盛行于禅宗净土宗信众之中。

观音灵感真言前半为六字大明咒,学者林光明等曾对后段咒语,提出可能的对应梵语原义[2]

真言咒语概要[编辑]

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观音偈或自严尊者行化偈[3]

咒语见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注释[编辑]

  1. ^ 蕅益智旭《灵峰宗论》卷1:“智旭供臂香五炷,愿持灭定业真言百万,观音灵感,七佛灭罪,药师灌顶,往生净土真言,各十万。”
  2. ^ 梵漢咒語大講堂第6集 1/2 觀音靈感真言 林光明教授. [202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1). 
  3. ^ 据南宋洪迈夷坚志》记载:“张孝纯有孙,五岁不能行,或告之曰:顷准甸间一农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观世音名号不辍,遂感观音示现,因留四句偈曰:‘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诵偈满百日,故病顿愈。于是孝纯遂教其孙及乳母,斋戒持诵,不两月,孙步武如常。儿后患腿足者,诵之皆验。又汀洲白衣定光行化偈亦云:‘大智发于心,于心何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凡人来问者,辄书与之,皆于后书,‘赠以之中’四字,无有不如意,了不可晓。”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