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论法的精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e l'esprit des lois
《论法的精神》第一版第一卷(1748年)
中文名论法的精神
作者孟德斯鸠
类型非小说
语言法语
主题法律法学
发行信息
出版时间1748年
出版地点法国

论法的精神》(法语:De l'esprit des lois)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政治学名著,历时14年完成。该作品最早的中文版本译作《万法精理[1],于1902年由日本人何礼之[2]和中国人张相文程炳熙根据日译本翻译而来[3]。1909年,严复将其译为《法意》。

在书中,孟德斯鸠采取与意识主义自然主义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政治行为[4],并致力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政治习俗,从而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理论:法律不是戒律的表现方式[5],而是对不同因素的观察和调整;这些因素分为文明(传统、宗教等)和自然(气候、地理等)两类。

出版经历

[编辑]
  • 1748年10月末和12月初,为了逃避当时的审查制度,《法意》由克劳汀·盖因·德·唐森资助在日内瓦以匿名的方式出版。唐森也购买了很多本送给其亲友。
  • 1749年,在唐森、克洛德·格罗斯·德博兹英语Claude Gros de Boze皮埃尔·米歇尔·胡阿特(Pierre-Michel Huart)的帮助下,孟德斯鸠推出了勘误版[6]。首发日的当天,市场出现了很多充满谬误的盗版,反证了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
  • 1750年,《法意》的出版令孟德斯鸠遭到了保守主义者[7]和教会人士的猛烈抨击。他的气候影响政治的理论也被认为具有否定论的倾向。一些百科全书学者批评孟德斯鸠的保守主义倾向:孟德斯鸠支持精英政治。不过另一部分百科全书学者则为之击节叫好,唐森的私生子让·勒朗·达朗贝尔特意写了一首颂词来赞扬孟德斯鸠。为了回击这些批评,孟德斯鸠推出了《为论法的精神辩护》一书。
  • 1909年,严复将此书译为中文,题名为《法意》,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严复致力翻译时,加入300多条按语。卷首还介绍孟德斯鸠的生平事迹。严复更表示“拿破仑于兵间携书八种自随,而《法意》为之一。后其国更张法典,勒成专编,近世法家,仰为绝作,而《法意》则其星宿海也。”

宪政理论

[编辑]

孟德斯鸠将政治体系分为三类:共和制、君主制以及专制。共和制会随着不同国家、习俗而有所改变,对于平民较为开放的便为民主共和,而较为采取菁英取向的便是贵族共和。而君主制与专制的不同取决于有无“制衡力量”,即贵族、教士等等。如果有的话便是君主制度;若没有的话便是专制。

孟德斯鸠认为在这些政治体制背后有一套“原则”存在。这套“原则”会驱动人民来支持该政权并为其效力。以民主共和而言,此原则变为“崇尚德性”--将公共利益置于个人之上。对君主制而言,动力则是“热爱荣誉”,对于更高位阶、特权的渴望。最后,对于专制政体而言,原则便是“对统治者的恐惧”。一个政治体系如果缺乏支撑的原则,孟德斯鸠认为它便无法长久存在。举例来说,英国在内战之后(1642–1651)无法维持共和国的存在,便是因为这个社会缺乏对于德性的崇尚。

评价

[编辑]

一部分人认为《法意》一书推崇开明的精英政治。孟德斯鸠提醒君主和贵族们,假如他们不愿意分享一个或一部分人权力的话,专制制度将会带来风险。也有一些人认为《法意》是法国1791宪法三权分立原则和美国宪法权力制衡原则的思想源泉。

部分当代的评论家则反对将孟德斯鸠视为分权学说和政治自由主义的理论学家。

Charles Eisenmann 和Louis Althusser分别在1933年和1959年提出类似看法。他们认为孟德斯鸠当初的目的一方面是要说服贵族们,如果失去了君主,那就会有一场暴动,另一方面则试图说服君主们,如没有了贵族的支持,他们就会失败。从这个角度看,孟德斯鸠所宣扬的“适度”只不过是由贵族们来分享部分权力罢了。

Jean Goldzink 在2011年发表的《孟德斯鸠的孤独:找不到自由主义的代表作》(Dans La solitude de Montesquieu: le chef-d’œuvre introuvable du libéralisme)一书中提出孟德斯鸠不属于洛克所代表的自然法学家流派。他认为孟德斯鸠反对存在超越特别法的个体权利,其政治学说是建立在形势和环境的多样性基础上的,与自然法学派主张的普世主义完全相反。

纪念

[编辑]

波尔多有一条中心大街被命名为“法的思想”,附近的另外一条街则被命名为“孟德斯鸠大街”。1982年的200法郎背面印有孟德斯鸠的头像和一个手持标有法的精神字样徽章的寓言人物。

引用和注释

[编辑]
  1. ^ 法學. 华东政法学院. 1994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2. ^ 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3. ^ Researches in foreign literature. 1985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4. ^ 洛克卢梭不同
  5. ^ 托马斯·霍布斯让·雅克·卢梭的观点
  6. ^ Jean Sareil, Les Tencins, Droz, Genève, 1969, p. 396.
  7. ^ 1979年10月9日出版的新教会报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