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谷关七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谷关七雄,系指台湾中部谷关一带的七座中级山,即八仙山马仑山屋我尾山波津加山东卯山白毛山唐麻丹山,由于山势雄壮,高度落差与路线长度皆有一定难度,因而得名[1]。此七座山皆属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辖区[2],但入山皆不须办理入山证[3]。除了八仙山以外,其余六座山皆在参山国家风景区梨山风景区范围内[4]

八仙山步道[编辑]

八仙山标高2,366米[5],为谷关七雄之首(海拔高度,以下同),位于八仙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内。登山口位于静海寺旁,登山步道单程6公里,爬升高度1,337米,路程遥远。两侧多为针叶林。沿途展望不佳,走在路上不容易晒到太阳,适合健行。由登山口开始便是一连串位于二叶松林的之字形陡上坡,虽然步道指示牌上指出,八仙山步道劳而不累,但根据走过此步道之不少山友表示,八仙山步道是全谷关七雄之中难度排名第一高的登山步道。 [6][7]

马仑山步道[编辑]

从八仙山国家森林游乐区收费处所见的马仑山

马仑山标高2,305米,为谷关七雄老二。由省道台8线36.2公里附近前进登山口,登山步道单程7公里,路程遥远,爬升高度1,095米。登山路径宽大好走,之字形上登,沿途高大松树清凉有劲。满地松针落叶一路相伴,走来赏心悦目,即使是盛夏来此登山,也是清爽舒坦,最佳避暑胜地。 [8][9]

屋我尾山步道[编辑]

屋我尾山标高1,796米,为谷关七雄老三。登山口有南北两处:南登山口在台8线31.2公里处,全程陡上坡,路程遥远;北登山口在大雪山林道约31.2公里处,路程短而缓。由于南线坍塌已久,建议由北登山口来回屋我尾山为佳。 [10][11]

屋我尾山因邻近旧时的老屋峩社(日语:ローブゴー社 Rōbugō sha,清代译为乌鳌社或屋鏊社,今分为竹林部落达观部落[12])而得名。老屋峩社后来迁徙,故称此山为“屋峩尾”,又因战后的地图绘制者将“峩”字讹记为“我”,而演变为现名[13]。日治时期的地图在今屋我尾山的北北东方向亦标有一座“老屋峩山”(日语:ローブゴー山[14],海拔1,332米,今称远藤山

波津加山步道[编辑]

波津加山标高1,772米,山顶拥有一颗编号6583之三等三角点,为谷关七雄老四。登山口在谷关温泉区,捎来步道上的凉庭旁,捎来步道拥有两处入口:

  • 邮局旁及四季温泉会馆。自邮局至波津加登山口,约0.8公里,距离虽长,但坡度较缓
  • 自四季温泉会馆至波津加登山口,约0.5公里,距离虽短,但坡度较陡。

波津加山步道全长3.6公里,爬升高度962米,每0.5公里设置一里程木椿。步道陡峭,直到最后一段棱线稍缓。与山名台语谐音(坡真陡)相呼应,可测试脚力。沿途展望良好,可见大甲溪南岸山峦腰台地聚落,沿途标示清楚。 [15][16]

东卯山步道[编辑]

东卯山标高1,692米[17],为谷关七雄老五。步道全长6公里,若从大道院下方停车场走林道至东卯山全长7.55公里,爬升高度990米。登山口在台8线25.2K,谷关大道院下方停车场旁。由登山口起沿途“Z字”缓坡而上,每500米有一木椿标记,山径明显,整体路况良好。登顶有内补三等三角点,山顶有一片水泥广场及三座发射板,视野宽阔。[18][19]

白毛山步道[编辑]

台21线所见的白毛山(近处),远方可见东卯山屋我尾山

白毛山标高1,523米[20],为谷关七雄老六。 由台8线19.9K白鹿吊桥至白毛山第二登山口2.7公里,再至白毛山2.2公里,单程4.9公里,步道爬升高度950米。

攀登途中可俯瞰大甲溪,东卯山和唐麻丹山分峙左右,丽阳、松鹤分布在大甲溪两岸,远处右边八仙山、马仑山以及后头雪剑棱脉,左边稍来山鸢嘴山棱脉也都一清二楚。 [21][22]

唐麻丹山步道[编辑]

唐麻丹山标高1,305米,为谷关七雄老幺。登山口有两处:

  • 台8线29公里处的松鹤部落
  • 台8线26公里处的里冷部落

步道单程2.3公里,爬升高度655米。 为谷关七雄轻松路线,可顺游蝴蝶谷瀑布,景色优美,展望佳。 [23][24]

山难事件[编辑]

谷关七雄山难事件是指历年来在谷关七雄地区所发生的一系列山难事件,事件后续引发山难救助事宜等之相关讨论。

参考资料[编辑]

  1. ^ 【新手專區】我是新手,我想去谷關七雄!. 健行笔记. 2020-07-09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2). 
  2. ^ 自然步道.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东势林区管理处.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1). 
  3. ^ 陈秋云. 谷關七雄完登 大玩台中APP認證新制再升級. 联合新闻网. 2022-06-20. 
  4. ^ 參山國家風景區路線導覽圖 (地图). 参山国家风景区.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 
  5. ^ 八仙山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22-05-23]. 
  6. ^ 八仙山主峰步道 - 台灣山林悠遊網.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7. ^ 旅遊資訊 - 自然步道 - 八仙山主峰步道.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8. ^ 自然步道 - 新山馬崙山步道 - 山林悠遊網.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3). 
  9. ^ 旅遊資訊 - 自然步道 - 新山馬崙山步道.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10. ^ 自然步道 - 屋我尾山步道 - 山林悠遊網.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11. ^ 旅遊資訊 - 自然步道 - 屋我尾山步道.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12. ^ 陈子祎、何茂旭. 光复后泰雅族北势群与平地人的互动 (PDF). 三峡论坛. 2019, 340: 44–49 (中文(中国大陆)). 
  13. ^ 凌明裕. 屋我尾山植物介紹 (PDF). 鸟语. 2015, 325: 28–36 (中文(台湾)). 
  14. ^ 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東勢角 (地图). 1:50000. 台中-1. Cartography by 台湾总督府民政部蕃务本署. 1916 [202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日语). 
  15. ^ 自然步道 - 波津加山步道 - 山林悠遊網.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3). 
  16. ^ 旅遊資訊 - 自然步道 - 波津加山步道.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17. ^ 東卯山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22-05-23]. 
  18. ^ 自然步道 - 東卯山步道 - 山林悠遊網.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19. ^ 旅遊資訊 - 自然步道 - 東卯山步道.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20. ^ 白毛山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22-05-23]. 
  21. ^ 自然步道 - 白毛山步道 - 山林悠遊網.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22. ^ 旅遊資訊 - 自然步道 - 白毛山步道.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23. ^ 自然步道 - 唐麻丹山步道 - 山林悠遊網. [201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24. ^ 旅遊資訊 - 自然步道 - 唐麻丹山步道.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