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陆王 (摩哆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陆王VFD1200(1950年)
陆王RQ750(1953年)
陆王RQ750(1957年)
陆王VLE1200(1959年)

陆王(日语:陆王/りくおう),是日本曾经存在过的摩哆车品牌[1]

生产车辆以美国哈雷戴维森(Harley Davidson)为主。

历史和背景[编辑]

日本哈雷戴维森[编辑]

实用化的摩哆车在大正时代就进口到日本,特别是大型车的大厂商哈雷戴维森和印地安(Indian),装上边车,得到公家机关和民间的采用。 日本陆军也不例外,也有活用摩哆车的机动力以方便侦察、联络的想法。

进入昭和时代后,摩哆车和三轮汽车开始推动国产化,政府和军方都推行引进国产制品。 另一方面以国内产业保护政策为由,海外进口车被课征高额关税,导致进口车国内价格上涨。

1933年(昭和8年)当时,进口哈雷戴维森车辆的代理商是制药业者三共日语三共_(製薬会社)(现第一三共) 以多角化经营的策略设立的“日本哈雷戴维森车业” (日本ハーレーダビッドソンモーターサイクル)。 出于因应关税和协调当时国策的见地,便向美国的哈雷戴维森总公司交涉,希望得到日本在地生产的授权。

哈雷戴维森对于这个案子兴趣缺缺,但当时受到世界大恐慌的影响导致业绩恶化,加上又到了为生产新款车作设备更新的时期, 便同意了日本法人的申请。以产品不出口日本国外为条件,生产侧边汽门(SV)车辆的技术和生产工具全部提供给日方。 因此,三共制造的哈雷摩哆车,绝非坊间谣传的模仿或山寨版,而是正式授权生产的产品。

国内生产开始[编辑]

日本终于也能生产哈雷摩哆车,1934年(昭和9年)以后开始生产1934年式的Model VL(1200cc),之后又生产1935年式的Model R(750cc),成为日后陆王的主要车种。

日本哈雷在1935年(昭和10年)把字号改成“三共内燃机”,开放征选可增加国产制品形象的品牌名称,结果选出了“陆王”。 有一说是三共内燃机经营者当中有庆应义塾大学出身的人当评审,由于庆应的应援歌“新血日语若き血”有一句“陆之王者庆应” (陸の王者、慶應)的歌词,认为很好,故选出来。翌1936年(昭和11年),三共内燃机又更名为陆王内燃机,以每年产量数千辆的进度生产。 不只二轮车、边车,连三轮汽车日语オート三輪也有生产。

战时生产[编辑]

陆王在技术上只是把旧型哈雷摩哆车国产化,显得有些过时。但由于继承了美国大型二轮车的主流规格,如V型双缸、链条传动等, 很受习惯美国车的保守用户的欢迎。日本陆军更是积极,以军用开发的附边车二轮车“九七式侧车付自动二轮车”诸多设计即是以陆王为准。

然而,即使陆王的生产设备全部都从美国引进,产品不仅没有凌驾美国哈雷之上,品质反倒较差。这是因为1937年(昭和12年)进入战时体制 (侵华战争)下,在日本取得优质的材料愈来愈困难之故。军用生产的“九七式”也以三轮汽车品牌“黑金”的厂商日本内燃机日语日本內燃機的品质为佳。 陆王并不像“黑金”那样是能够在技术面引领市场的卓越企业。

1941年(昭和16年)7月日军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导致日美关系恶化,同年12月日美开战,生产仍然继续。 1945年(昭和20年)终战之前不久暂时停产,但终战后又再度生产。

消灭[编辑]

生产虽然继续,但在战后混乱期生产大排气量的大型车,销路显得薄弱。1949年(昭和24年)陆王内燃机破产,变成前飞机厂商昭和飞行机 资本下的子公司“陆王车业”(陆王モーターサイクル)继承事业。进入1950年代,采用了战后型英国、德国新技术趋势的中小型摩哆车被各家新旧厂商开发生产, 战前型哈雷没什么特别进步的陆王,就变成被市场潮流淘汰的笨重大型车,销路愈来愈小。

因此自1952年(昭和27年)起,陆王也开始生产非哈雷的中小型车,希望销路扩大,但在众多大小厂商恶性竞争的1950年代日本摩哆车业界, 经营体质脆弱、开发力不足的陆王难以生存。劳资争议也使得经营停顿,1959年(昭和34年)陆王车业停止生产,公司在翌年倒闭。

年表[编辑]

  • 1912年(大正元年) - 日本陆军首次引进哈雷戴维森摩哆车。
  • 1917年(大正6年) - 大仓商事代理贩卖哈雷戴维森摩哆车。
  • 1918年(大正7年) - 开始进口军用边车。
  • 1931年(昭和6年) - 三共获得代理资格(转让),成立日本哈雷戴维森车业()。开始进口贩卖。
  • 1933年(昭和8年) - 日本哈雷戴维森车业(株)取得包括生产线的生产授权,开始国内生产。
  • 1935年(昭和10年) - 日本哈雷戴维森车业(株)更名为三共内燃机(株)。
  • 1936年(昭和11年) - 侧车轮驱动二轮车式样“陆王号”以“九七式侧车付自动二轮车”被日本陆军采用。公开征选名称决定为“陆王”,三共内燃机(株)更名为陆王内燃机(株)。
  • 1949年(昭和24年) - 陆王内燃机(株)因业绩不振破产。生产停止。
  • 1950年(昭和25年) - 昭和飞行机接管事业,设立陆王车业(株)。生产继续。
  • 1959年(昭和34年) - 生产中止。
  • 1960年(昭和35年) - 陆王车业(株)破产。

陆王摩哆车的特色[编辑]

陆王最早生产的是搭载侧边汽门V型双缸1208cc引擎的车辆,也就是当时哈雷戴维森的Model VL车种。战前的陆王仰赖军需经营,生产车辆也都以军用边车为主。 为了符合日本人体格,陆王也生产小型的750cc车种,战后有一段时间还被当成警用摩哆车(白バイ)使用。然而1200cc车种却一直沿用连杆弹簧前叉, 和后轮固定式车架,车架设计的旧弊直到末期一直是陆王的弱点。

又,手动变速杆、手动进角、手动机油泵(机油往低处流、用过就丢的古典设计)等战前哈雷摩哆车独有的特殊操作体系直到末期RT2登场依然不变, 若不读完说明书熟知操作方法,不想坏掉(不想跌倒)都很难,成为市场被采用英、德车辆规格新兴厂商的单纯操作体系车种压缩的因素。

另,在陆王开始生产当时就已经有OHV规格的实用化。1936年(昭和11年)哈雷戴维森推出了OHV杰作引擎“Knuckle Head”,并建议日本的陆王也采用, 但陆王由于侧边汽门引擎已有军用车辆使用的绩效,不予采用。这造成了妨害引擎高性能化的因素,导致太平洋战争后被新兴厂商的高性能轻量化小排气量车辆淘汰。

为了解决这种现况,陆王在1952年(昭和27年)参考了BMW单缸车,开发了OHV单缸引擎的A型(Glory),之后又有250cc的F型投入市场,还发展成AB、AC和FB、FC型, 却又过度拘泥于品质,败给同业的价格竞争。陆王直到最后都没能摆脱“陆王=哈雷”的刻板印象,销量的增加没能挽救以大型车为主的经营体质。

陆王直到1959年(昭和34年)才出现了改良OHV引擎的试作车,但未及生产就已倒闭[2]

陆王的车种(战后生产型)[编辑]

  • 陆王VFD1200/VFE1200(1937年(昭和12年) - 1950年(昭和25年))
    • 陆王最初量产的车款。侧边汽门1208cc,28马力。手动进角,手动机油泵。前进3速手动变速杆,脚踩离合器。虽然也是边车式样的种车,但直到最后都没有采用油压前叉。
  • 陆王VFD/VFE-LTS(1937年(昭和12年) - 1959年(昭和34年))
    • 陆王1200的边车式样。有后退档。
  • 陆王R型750(1937年(昭和12年) - 1949年(昭和24年))
    • 750cc车款。侧边汽门750cc,15马力。手动进角,手动机油泵。前进3速手动变速杆,脚踩离合器。
  • 陆王RO型750(1951年(昭和26年) - 1952年(昭和27年))
    • 继承陆王内燃机事业的陆王车业的车款。侧边汽门750cc,15马力。手动进角,手动机油泵。前进3速手动变速杆,脚踩离合器。与RQ型外观相异处为

把手、F前叉、尾灯、汽缸头等,时值设计RQ型的时期,系使用剩余的R型零组件生产的车款。

最初期的曲轴箱等使用刻印“陆王内燃机”的部品。1952年(昭和27年)后半把铸铁汽缸头改成铝缸头,提升至22马力。

  • 陆王RQ型750(1953年(昭和28年) - 1955年(昭和30年))
    • RO的改良型。陆王的代表车款,现存数量较多。侧边汽门750cc,22马力。手动进角,手动机油泵。前进3速手动变速杆,脚踩离合器。

1955年(昭和30年)后半油压前叉小改良。

  • 陆王RT型750(1956年(昭和31年) - 1957年(昭和32年))
    • 陆王的哈雷系列中首次推出的脚踩变速杆车款。现存数量比RQ、RT-2少。侧边汽门750cc,22马力。手动进角,手动机油泵。前进3速脚踩变速杆,手动离合器。
  • 陆王RT-2型(1957年(昭和32年)-1960年(昭和35年))
    • RT750大幅改良的车款。外装自RT/RQ大幅变更,自动进角,润滑方式自wet sump改成Dry Sump。由于陆王车业晚年生产Glory系比哈雷系多,与RQ相比现存数较少。

侧边汽门750cc,22马力。前进4速循环档脚踩变速杆,手动离合器。1959年式提升至25马力。

  • 陆王A,AB,AC型350(Glory350)(1947年(昭和22年) - 1959年(昭和34年))
    • OHV 350cc单缸,16马力,前进4速脚踩变速杆,采用轴传动
  • 陆王F,FB,FC型250(- 1959年(昭和34年))
    • OHV 250cc单缸,11马力,前进3速脚踩变速杆。Glory的小排气量车款。
  • 陆王RX型750(试作型)
    • 1959年(昭和34年)陆王开发的最后一款车。陆王首次将750cc的引擎OHV化,并采用摇臂式悬吊,但因倒闭没有量产发行。

现仅存试作车1辆。

参考文献[编辑]

  • 雑志‘别册 MOTOR CYCLIST’2005年12月号59P 雑志コード08755-12
  1. ^ Siegal, Margie. The Rikuo Motorcycle - Classic Japanese Motorcycles. Motorcycle Classics.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英语). 
  2. ^ 1957 Rikuo QR750. www.hemmings.com.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