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杂裾垂髾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列女古贤图》局部梳十字髻佩黄金头饰,身穿杂裾的女子。

shāo韦氏拼音tsa2-chü1 chʻui2-shao1 fu2)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女子服饰,又称袿衣。并传至高句丽

背景与由来

[编辑]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斥着战争的时代,自时期开始,异族乘机进犯中原,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传统服饰的机能性在这一时期得到加强,于美学角度上则是追求“仙风道骨”的飘逸脱俗。[1]异族的涌入,尤其使得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在汉朝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改变。

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列女古贤图》中穿杂裾垂髾服的女子。
依照《列女古贤图》中的杂裾垂髾服重构的现代复原图。

当时的女子服装承袭秦汉遗俗,并吸收异域民族服饰风格。一般上身着衫、袄、襦,下身着裙,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宽大,裙为多褶襇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配上丰盛的首饰,尽显奢华糜丽之风。而南朝时期一些风流雅士也已经开始穿着能展现身体曲线的紧身衣着。[2]

到了北朝时期,女子流行穿裲裆,并常与裤合穿,整个形制与男子一致。此时的女服还有如下穿法:对衿,衿的下角相互交叉,呈小型燕尾状。此时女子的服饰已开始趋向华丽、潇洒、飘逸之风尚,这一点可以从杂裙垂髾服明显看出。此衣虽宽大,但束高腰,这样在视觉上就延长了下身,予人一种修长轻盈感,巧用肥大与瘦长的对比关系,裙的下摆形成曲线,再加上披帛的使用和高髻发式,形成了具有统一且整体感的装束,使着装者显得端庄华贵。

形成

[编辑]
莫高窟壁画中著杂裾垂髾服的西魏女子。
宋朝摹本《列女仁智图》中著杂裾垂髾的女子。
高句丽壁画中着杂裾垂髾的女子。

“杂裾”之语出自西汉文帝时期枚乘所著的《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3][4]传统的深衣,在魏晋时男子已较少服用,女子深衣在下摆部位加襳髾,在衣服下摆施加相连接的三角形装饰,就称为“髾”,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在深衣腰部加围裳,从围裳伸出长长的披帛,称为“襳”。由于披帛拖曳较长,走起路来,衣带当风,如燕飞舞,故有“华带飞髾”的美妙形容。[5]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披帛,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6]南朝宋、齐皇后谒庙穿袿襡大衣。《释名·释衣服》载:“妇人上服曰袿襡,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东汉经学家郑玄以为上三代的翟衣就是袿衣的一种。[7]

到了唐朝,杂裾则通常只作为舞蹈服装出现,绝少见于常服和礼服。唐朝之前的杂裾并非表演类的服装,由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态比较无常多变,风气思潮趋向自由开放,导致当时服装款式繁多,杂裾很有可能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据《女史箴图》和《列女仁智图》中所绘图样,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有不少人穿这种款式。

这种优美服饰的出现是传统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交流融汇的结果。从其时的敦煌艺术中可看出传统造型风格的演变。魏晋之时的这种服饰至今被认为是华夏服饰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式样之一。[8]

画廊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魏晉南北朝的服飾 220年—581年.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6). 
  2. ^ 解析南北朝女服服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 
  3. ^ 「垂髾」釋義.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4. ^ 「目窕心與」釋義.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5. ^ 霓裳篇之魏晉南北朝. 
  6. ^ 《中國古代服飾》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服飾 第三節 女服.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7. ^ 袿衣. 
  8. ^ 解析南北朝女服服飾(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