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馆合站

坐标39°19′33.0″N 140°25′56.3″E / 39.325833°N 140.432306°E / 39.325833; 140.43230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馆合站
日语名称
舘合 – たてあい – TATEAI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秋田县平鹿郡日语平鹿郡雄物川町日语雄物川町薄井中鸟屋场
(现时:横手市雄物川町薄井日语雄物川町薄井中鸟屋场)
地理坐标39°19′32.9″N 140°25′56.3″E / 39.325806°N 140.432306°E / 39.325806; 140.432306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月台1面1线
历史
启用日期1919年(大正8年)7月15日
关闭日期1969年(昭和44年)1月16日
邻近车站
上一站 羽后交通 下一站
船沼
1.9km
横庄线
里程横手 18.9km
羽后大森
1.8km

馆合站(日语:舘合駅たてあいえき Tateai eki */?)是位于秋田县平鹿郡日语平鹿郡雄物川町日语雄物川町沼馆八挂(现时:横手市雄物川町薄井日语雄物川町薄井中鸟屋场),羽后交通横庄线铁路车站废站)。

关于日文站名,曾经出现“舘合”和“館合”两种写法,此条目的日文站名取自羽后交通横庄线的研究书《RM LIBRARY 61 羽後交通横荘線》(著作:若林宣,Neko出版,2004年9月发行)所采用的写法“舘合”。

历史[编辑]

  • 1919年(大正8年)7月15日:横庄铁道沼馆站至此站开通,此站启用[1][2][3][4]。当时为一般车站[4]。车站用地的购入费用由当地富有人家,横庄铁道创设委员长土田万助日语土田万助捐赠[5]
  • 1920年(大正9年)3月24日:此站至羽后大森站之间开通,成为中途站[1][2][3][6]
  • 1944年(昭和19年)6月1日:公司改名为羽后铁道。此线的名称定为横庄线。使此站成为羽后铁道横庄线车站[1][2][6]
  • 1947年(昭和22年)
    • 7月23日:当区发生暴雨,使路基和桥脚被损,横庄线整段暂停营业,此站也暂停营业[3][7]
    • 7月29日:横手站至此站之间重开,此站重开[3][7]
  • 1948年(昭和23年)11月8日:此站至老方站之间重开[3][7]
  • 1952年(昭和27年)2月15日:公司改名为羽后交通。使此站成为羽后交通横庄线车站[1][2][3][6]
  • 1965年(昭和40年)
    • 7月9日:由于水灾,使雄物川桥梁桥墩被冲刷。此站至二井山站之间不能通行[8][3]
    • 10月21日:此站至二井山站之间正式暂停营业[3]
  • 1966年(昭和41年)6月15日:此站至二井山站之间废除[1][2][3][6]
  • 1969年(昭和44年)1月16日:沼馆站至此站之间废除线,此站也被废除[1][2][3][6]

车站构造[编辑]

截至废站前,此站是地面车站,设有1面1线的单式站台[9]。站台在路轨的东边(老方方向的列车会开启右边乘降门)[9]。此站设有侧线,当中从本线向西分岔设有1条机走线。在本线靠近横手一方的机走线处还有向东分岔的侧线,该侧线延伸至站舍南边。在机走线靠近老方一方与本线汇合前设有分岔出来的例线[9]

此站是直营车站[4]。站舍位于站内东边,邻接站台中央[9]

截至1966年(昭和41年)2月,此站设有一条分支出来的砾石开采线,该线延伸至雄物川河床。在1947年(昭和22年)因水灾而暂停营业时,把羽后大森站余下的车辆发送时使用[9][10]

关于此站的名称,羽后交通的资料使用了“舘合”这个写法[9]

雄物川桥梁[编辑]

在此站至羽后大森站之间,线路会跨越雄物川。跨越该河流的桥梁名为“雄物川桥梁”[8]。该铁桥长428米,共有23座桥墩和24节桥面[8]

与晩年的桥梁相比,由于雄物川过度捕捞砾石和河堤工程,使河流的河床下降了。在1965年(昭和40年)7月9日发生暴雨后,九号桥墩被侵蚀(同日暂停列车行走),经过调查后,发现其他桥墩也有老化的情况,而这个恶劣的情况已经无法进行修辑[8]。在翌年1966年(昭和41年)2月4日,职员目睹九号桥墩倒塌[8],这样进行复修变得更加困难,也是成为横庄线废除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8]

车站周边[编辑]

现状[编辑]

在2002年(平成14年)3月,雄物川町(当时)在车站遗址的农协用地内,建立了一块白色纪念碑,碑上刻上了“横庄线 馆合站迹”(日语:横荘線 合駅跡)和此站的历史[3][6]。在2007年(平成19年)5月[3][6]和2010年(平成22年)10月仍然存在[11]

另外,此站遗址附近的路轨遗址变成了道路。截至2007年(平成19年)5月,靠近横手一方的路段已经看不到往日路轨的样子[3]、而此站遗址至雄物川河堤之间的道路上还可看到路基,还可确认曾经该处设有铁路线的存在[3][6]。在2010年(平成22年)也是同样[11]

关于雄物川桥梁,截至1996年(平成8年),桥墩已经使用爆破的方式拆毁。另外,从河道上的沙州可确认,靠近羽后大森一方的桥边与圆形桥墩地基还存在[12]。在1999年(平成11年)[10]和2010年(平成22年)也是同样情况[13]。而使用爆破型式拆毁桥墩是为了进行河道整治工程[3]

相邻车站[编辑]

羽后交通
横庄线
船沼馆合羽后大森

注脚[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日本铁道旅行地図帐 全线全駅全廃线 2 东北》(监修:今尾惠介新潮社,2008年6月发行)43页。
  2. ^ 2.0 2.1 2.2 2.3 2.4 2.5 《新 铁道廃线迹を歩く1 北海道・北东北编》(JTB出版,2010年4月发行)222页。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新 消えた辙 3 东北》(著:寺田裕一,Neko出版,2010年8月发行)25-28,30-31页。
  4. ^ 4.0 4.1 4.2 《私铁の廃线迹を歩くI 北海道・东北编》(著:寺田裕一,JTB出版,2007年9月发行)165页。
  5. ^ 《秋田人名大事典(第二版)》秋田魁新报社,2000年,391-392页。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私铁の廃线迹を歩くI 北海道・东北编》(著:寺田裕一,JTB出版,2007年9月发行)82-85页。
  7. ^ 7.0 7.1 7.2 《RM LIBRARY 61 羽后交通横荘线》(著:若林宣,Neko出版,2004年9月发行)16-17页。
  8. ^ 8.0 8.1 8.2 8.3 8.4 8.5 《RM LIBRARY 61 羽后交通横荘线》(著:若林宣,Neko出版,2004年9月发行)19-20页。
  9. ^ 9.0 9.1 9.2 9.3 9.4 9.5 《RM LIBRARY 61 羽后交通横荘线》(著:若林宣,Neko出版,2004年9月发行)6,11,14-15页。
  10. ^ 10.0 10.1 《とうほく廃线纪行》(无明舍出版日语無明舎出版,1999年12月发行)60-61页。
  11. ^ 11.0 11.1 《新 铁道廃线迹を歩く1 北海道・北东北编》(JTB出版,2010年4月发行)201-203页。
  12. ^ 《铁道廃线迹を歩くII》(JTB出版,1996年9月发行)34-35页。
  13. ^ 《新 铁道廃线迹を歩く1 北海道・北东北编》(JTB出版,2010年4月发行)203页。

相关项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