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1960年代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各年份香港 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69年1970年
本条目为香港历史系列之一
开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纪初历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经济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题

香港1960年代跟随过去十年的经济步伐,制造业继续发展与扩张。虽然香港在这十年长期处于局势不稳,期间因为天气干旱导致香港须要连续制水,又因为中国大陆的文革令香港发生造成严重伤亡的六七暴动,但香港经济在局势不稳中仍稳步成长,并在下个十年成为亚洲四小龙,逐渐发展为先进经济体

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加上政府积极发展基础建设及公共房屋,香港居民的生活质素普遍较1950年代有所改善。澳门左派在一二·三事件取得成功后,香港左派仿效前者,将文化大革命斗争模式引入劳工组织并煽动造反[1]。然而受到中国大陆的不稳定因素所影响,香港社会本身累积了不少民怨,导致两场严重骚动的出现。但骚动过后,港府更积极研究如何改善民生问题,为未来十年的民生政策改革铺路。

背景

[编辑]

1960年代可说是香港经济的转捩点。香港在1960年的人均生产总值只有400余美元,只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较低水平,如与同时期的其他经济体作比较,大约相当于希腊秘鲁南非,而阿根廷的人均生产总值是香港的两倍,委内瑞拉的人均生产总值则是香港的三倍[2]。尽管香港受到中国大陆文革风潮影响而出现严重的动乱,但香港工业在出口需求下继续扩张,仍然对劳动力有大量需求,这使香港制造业得以持续发展。香港的注册工厂的数目,由1950年代的3,000家增至1960年代的10,000家,注册外资公司的数目也由300家增至500家。虽然香港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市民的生活水平亦稳步上升,但薪资在低技术工种为主及劳动力充裕下仍处于较低水平,一般市民的收入只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投资及消费能力仍然较低。香港政府的财政在出口贸易增长的带动下渐渐稳健,开始有能力开展建设公路、隧道及扩建机场等基建工程,同时筹划发展新市镇容纳新增的人口。

社会

[编辑]

人口

[编辑]

香港人口在1960年约为301万,虽然1960年代的人口增长幅度已较1950年代有所放缓,但仍处于人口高增长期[3]

法律与治安

[编辑]

香港在1960年代的局势仍然相当不稳定。虽然国民政府在香港的影响力较1950年代减少,但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使香港政局动荡不安。1966年,因为天星小轮加价事件,香港爆发六六暴动。由于当时渡海小轮是香港和九龙唯一渡海交通工具,所以小轮加价被认为直接影响民生,有示威者发起请愿收集了超过20,000个签名,抗议香港多个公共交通公司加价,市民继而上街抗议,其后局势失控,引起九龙连续两晚出现骚乱,结果导致1,800人被捕。

六六暴动平息后不足一年,香港在1967年又发生另一场更严重的六七暴动周恩来声明“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针,禁止左派人士制造香港社会不稳[4][5]。在香港的左翼共产份子为响应共产党发起的文化大革命,意图颠覆英国殖民地政府的统治,他们左手执毛语录,边示威边高喊“反英抗暴”的口号,又企图以中国人身份认同煽惑市民加入,有双层巴士遭暴徒纵火焚毁[6],而在香港边境的沙头角则有中共民兵越境入侵爆发沙头角枪战。为使香港政府承受更大压力,斗委会在中共支持下号召暴徒将骚乱升级为街头炸弹恐怖袭击,暴徒在港九各区放置大量土制炸弹及假炸弹,意图造成社会恐慌。8月20日下午,恐怖份子在北角清华街摆放的炸弹炸死一对年幼姐弟[7]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主持人林彬在广播节目讽刺及贬斥亲共份子这次恐怖活动[8],《文汇报》随即在新闻报导中将林彬的名字改为“临殡”[9],林彬于8月24日在驾车返回电台的路上遭到恐怖份子拦截及用汽油活活烧死[10][11][12][13]。据香港警务处记录显示,由1967年5月11日至1968年6月1日期间,共有51人死亡(反对人士25人),848人受伤(反对人士336人),4,498人被捕;直至1968年6月14日,共253宗爆炸,5,087宗无爆炸炸弹报告,1,525枚真炸弹,4,927枚诈弹,2,645宗错误警报。虽然香港在这次暴乱出现严重伤亡,但作为中国共产党喉舌的《人民日报》却接连发表社论支持这次左翼暴乱,香港的亲共报章亦发文支持恐怖活动,《大公报》的标题便以“在香港仔和深水埗连环炸弹相继扬威”赞扬发动炸弹袭击的恐怖份子,但对于有儿童被炸死则只字不提[7]。这场中共支持的左派暴乱演变为接连的恐怖袭击后造成多名市民无辜丧生[8],亲共组织不但未能动摇港英政府的统治,更令普罗大众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更大的恐惧和反感[6],最终暴乱份子于1967年12月在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批示下结束这次暴动。六七暴动平息后,在香港的亲共势力遭到削弱,香港政府也开始着手改善房屋、教育及福利等多方面,以期舒解民怨及加强社会凝聚力。

医疗

[编辑]

1960年至1965年,行政局尝试改善医疗系统以提供价钱低廉的健康服务给香港市民,于是医疗部门拟出一份预测未来15年市民对医疗服务的建议书。香港流感是一种最初1968年在香港爆发的流行性感冒,该病随后在同年传到美国,疫情一直持续到1969年。由于香港在十多年间新增大量人口,市区人口密集,社会卫生水平又尚待改善,令传染病很容易在社区传播,除了流行性感冒外,麻疹白喉都是常见传染病,还有伤寒霍乱亦时有发生,市民患病后求医亦受制于其时的医疗资源和水平,患上传染病成为当时市民其中一个主要死因,当中因感染传染病而死亡的个案有很多都是儿童,因此政府在1960年代末期推行香港儿童免疫接种计划,期望透过免费及有系统的儿童疫苗接种计划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1963年9月,伊利沙伯医院启用,是一家设有24小时急症室服务的大型公立综合医院。

1961年11月3日,东华医院进行香港首三例眼角膜移植手术,这是三位美国眼科专家到香港讲解及指导本地医生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一项活动,并由美国捐出手术所须的眼角膜,他们从美国带来的药物及仪器亦移交给香港,以助香港进行角膜移植手术[14]

1969年,香港首宗肾脏移植手术在玛丽医院成功完成[15]

房屋

[编辑]
1965年的山上寮屋区,1960年代初有1/4人口生活在寮屋[16]
九龙深水埗区苏屋邨,1960年落成的政府廉租屋邨

自1960年起,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开始推出廉租屋邨,包括长沙湾苏屋邨荃湾福来邨牛池湾彩虹邨等等。相比起1950年代的徙置区,这些廉租屋邨经已设有独立厕所厨房。在1960年代兴建的公共屋邨,大多为16层高。

市政设施

[编辑]
香港大会堂

1962年3月2日,位于香港岛中环香港大会堂由当时的香港市政局正式启用,成为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娱中心。当中的大会堂公共图书馆,同时是香港战后第一所公共图书馆[17]。另一方面,1963年3月,香港首座多层街市灯笼洲街市粤语燈籠洲街市铜锣湾渣甸街正式启用。1965年,洋紫荆正式被定为香港市花

教育

[编辑]

政府跟随公共教育制度的步伐,在1954年1961年间,开设了超过300,000个小学学位。在1966年,虽然小学校舍不足,但已有99.8%的适龄学童入读小学 [18]1963年,港府发表《教育委员会马殊-森逊报告书》,落实取消小学入学试、拟定资助则例、扩展新界中学学位、减低师生比例等措施[19],并于1965年6月发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书》[20],建议让80%儿童可以入读由政府资助的小学,及使约15%的小学毕业生能升读官立中学资助中学及若干选定的私立中学

1961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的筹备工作正式展开,把当时的三所中文专上学院合并[21],至196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打破了英国普遍在殖民地只设一所大学的传统。由于香港工业化对技术人才有急切需求,政府在1969年成立摩理臣山工业学院

自然灾害

[编辑]

旱灾

[编辑]

在1963年和1967年,因为香港出现严重旱灾,加上食水供应不足以支持人口的急剧增长,香港需要实施限制供水政策,每四天只有四小时供应淡水,每次供水市民都要轮候取水,自行储存四天分量的食水。旱灾促使港府要求中国大陆出售食水,双方终于在1964年正式签订协议,并从1965年3月开始进行东深供水工程增加食水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香港的唐楼水压通常不足,如果下层的住户在供水时把水龙头大开,水就不能到达上层的住户。当上层发现下层有人大开水龙头时,上层住户就会大叫“楼下闩水喉”(楼下关水龙头)。

台风

[编辑]

香港于1960年代受到多个强烈的台风吹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命伤亡。引起香港天文台悬挂十号飓风讯号达6个之多。其中在1960年6月吹袭香港的台风玛丽,造成45死127伤,摧毁了大约10,000个家园。而在1962年吹袭香港的台风温黛,创下香港最低气压、最高每小时平均及最高阵风的风速纪录,为吹袭香港最具灾难性的台风其中之一[22],产生的巨浪在沙田、火炭和马料水等环绕吐露港的低地造成严重水浸,导致130人死亡,72,000人无家可归。

经济

[编辑]
1960年九龙弥敦道

联合国对中国禁运期间,香港经济一度停滞不前,香港人遂开始发展工业;由于人口激增,香港不能再依赖港口来维持繁荣;香港之工业革命最初以棉织业为主,其后逐渐发展毛织业,到1960年代后期,更扩展至人造纤维及成衣制造业[23]:204

交通及基建

[编辑]
贯通九龙和新界沙田的狮子山隧道于1967年通车

高速公路大厦隧道水塘的兴建使建造工业的需求量增加。在1962年,葵涌荃湾卫星城市发展完成之后,开始往西边的屯门和北边的沙田发展 [24]。另一方面,石壁水塘下城门水塘先后于1963年及1965年落成,惟无法即时解决当时的缺水问题。此外,香港岛北岸的建筑物继续向高空发展,中环恒生大厦联邦大厦国际大厦先后成为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随着新界的发展,香港的道路网络得以大幅扩展。1967年11月14日,连接九龙塘沙田区狮子山隧道正式启用,为香港最早通车的行车隧道。1969年,横跨维多利亚港连接香港岛湾仔九龙红磡香港海底隧道得以落实兴建,并于同年9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

航空建设方面,启德机场的新客运大楼及停车场于1962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控制塔亦迁至新客运大楼,而旧有的客运大楼则在1965年拆卸。新客运大楼一直沿用到1998年机场搬迁之时。

港府于1964年邀请了来自英国的道路研究部门,就香港交通未来发展进行研究。研究部门在1967年发表《香港乘客运输研究》,交代香港有必需兴建一种集体运输系统,以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25]。这个建议成为了未来香港地铁筹办的基础。1968年,研究部门发表《香港长远道路研究》,设立香港干线编号系统,并建议了多条道路的兴建[26]

六七暴动期间,香港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但间接催生了香港小巴的发展。1969年,港府将曾在暴动期间疏导交通的九座位载客白牌车合法化,希望能辅助公共运输不足。这些白牌车逐渐发展成为今日的小巴。

制造业

[编辑]
1960年代的湾仔

香港纺织工业在1960年代有长足发展,约有625,000人直接或间接投身这个行业,纺织业亦由最初以织业为主,其后逐渐发展出织业,到1960年代后期更扩展至人造纤维成衣制造业。而香港输出的纺织品和成衣,占1960年代本地产品出口总值51%以上[27]。塑胶制品业亦于1960年代兴起,产品更远销到欧美[28]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由长三角地区逃亡到香港的企业家,利用香港充沛的劳动力,在香港投资发展工业。香港产品的品质在本地创新及引进新技术后,逐渐由低质素转为高质素的“Made in Hong Kong”货品[24]香港品牌产品得以抬头。香港的工厂一直以中型规模为主。1968年起,少于100人的工厂占了本地向英国输出的42%,相当于港币1.2亿元[18]

造船及航运

[编辑]
1969年中环沿岸

香港地理位置优良,水深足以远洋船只停靠,令香港在港口发展具有先天性优势,加上香港在1960年代制造业发达,航运在本地出口增长下需求大增,使香港的造船航运业于196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香港当时拥有两个大型船坞,分别是在香港岛的太古船坞及在九龙的黄埔船坞,当中太古船坞更一度是英国远东御用30,000吨级船坞,再加上大量中小型船厂,使造船业出现百花争鸣情况。随着造船业发达使航运业得到长足发展,当时最萫名的航运公司有包玉刚环球航运董浩云东方海外赵从衍华光航运等等。据当时统计,包玉刚与董浩云分占世界十大私人船东中的首位及第七位,当中包玉刚所拥有的船只吨位,已经是当时苏联全国的50%。

越战时期,作为不受共产主义影响的中立地区,香港成为美国海军在亚洲的停泊及补给站。

金融业

[编辑]

随着1960年中华煤气的上市,以及1961年怡和洋行九龙巴士的上市,再加上因中国大陆三年困难时期,大量新移民涌入,导致香港股市及香港楼市出现不健康的繁荣现象。虽然在1961年6月14日爆发廖创兴银行挤提,1个月后董事长廖宝珊受到太大打击因脑溢血身亡,但由于楼市股市互相追逐,成交额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高,然而却隐伏了香港银行体系的危机。自恒生指数于1964年7月31日以100点为恒基数起,曾于1965年1月29日上升至103.53点,半年内只上升3.53%,已显示出市场的忧虑。

在1965年1月26日,小型银行明德银号发生挤提,到1月30日因对地产放款过度宣布破产。而于2月6日,广东信托银行同样发生挤提,不出两天,2月8日宣布全线停业。当天下午即波及多间华资银行,包括当时最大华资银行恒生银行,以及广安银行道亨银行永隆银行等银行,并继续蔓延至远东银行广安银行,并波及澳门。香港政府即时安排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无限量出资支持恒生银行、远东银行及永隆银行,渣打银行则支持道亨银行及广安银行。事件到2月10日暂时平息,广东信托银行最后亦宣布破产。然而,市面谣言仍然针对恒生银行。同年4月5日,恒生银行于一天之内失去六分之一的总存款,至4月10日与汇丰达成协议,以5100万港元出售51%股权予汇丰,挤提潮即告平息,恒生银行则成为汇丰集团成员,但全港最大的华资银行即变为英资汇丰的附属公司,事后引起各方议论。同年11月25日由邱德根创办的远东银行再次遭到挤提,汇丰应财政司要求,宣布对该行作出无条件支持,直到1969年该行被万国宝通银行收购为止。1966年9月15日,汇丰根据财政司的命令接管有财政困难的有余银行。由于这次金融风波,恒生指数于1965年跌了近四份之一

另一方面,在1967年受到六七暴动影响,香港再度爆发股灾,而香港证券交易所曾两次宣布停市共10天。同年8月31日,恒生指数报58.61点,创出有恒生指数以来最低纪录。由于当时的停市措施引起部分华人不满,间接催生了以华人为对象的证券交易所。由华商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的华人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遂于1969年12月17日正式开业。

资源

[编辑]

香港的食水供应一直依赖收集降雨,但适合建造水塘的山谷已所余无几,为应付香港人口的持续增长,香港政府于1960年决定在船湾的海中修筑堤坝,在1968年建成船湾淡水湖,成为香港在当时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收集区[29],配合船湾淡水湖工程计划的下城门水塘于1965年启用。香港政府亦与广东省讨论从东江购买淡水,双方于1964年签订供水协议,兴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输水量可达每天15,000加仑。但由于建造船湾淡水湖、建设输水管道及设施需时,未能及时解决香港在1960年代遇到的严重供水短缺问题[30]

国际关系

[编辑]

海事处1967年加入国际海事组织[31]

社会文化

[编辑]

电影及电视

[编辑]

在1960年代,香港出现了第一位流行文化的年轻人偶像——陈宝珠。话虽如此,香港电影的内容仍然深受中华文化影响。1960年倩女幽魂是一套由邵氏兄弟(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制作的电影,由乐蒂主演,曾获选参加法国康城电影节,乃第一部参加国际影展的香港色彩电影。

1965年,以上述的邵氏电影公司及利孝和等人为首的香港电视集团,成功投得香港免费无线电视牌照。1967年11月19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正式启播,成为第一间提供免费电视广播的公司,使电视在香港逐渐普及化,并对当时另一个收费电视广播丽的映声开始构成威胁。 [32]历史悠久的明报周刊1968年11月27日创刊。[33]

节庆活动

[编辑]

1969年12月6日至12月15日,第一届香港节举行。[34]是次活动筹备了7个月,花费400万港元。这活动举办的目的是希望将大众于六七暴动后尚未平复的情绪得以转移,并加强社会凝聚力。参加者超过500,000人,包括外国游客。

建筑设计

[编辑]

1960至1970年代的建筑主张材料价廉耐用,应用于唐楼公共屋邨的设计上,而成为这个年代甚至之后二、三十年的代表:

出生人物

[编辑]
  • 张学友,香港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40](1961年7月10日出生)
  • 刘德华,香港著名演员兼歌手(1961年9月27日出生)
  • 黄日华,著名香港电视和电影演员(1961年9月4日出生)
  • 周星驰,著名香港电影演员(1962年6月22日出生)
  • 梁朝伟,香港著名电影演员、歌手(1962年6月27日出生)
  • 黄家驹,香港殿堂级摇滚乐歌手(1962年6月10日出生)

参考来源

[编辑]
  1. ^ 蔡思行. 《改變香港歷史的六十篇文獻》. 中华书局(香港). 2011-05-01: 55–60 [2014-08-03]. ISBN 978-962-8931-0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2. ^ Dorn, James A. [1998] (1998). China in the New Millennium: Market Reform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to Institute. ISBN 1-882577-61-2
  3. ^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 香港记忆.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4. ^ 暴动事件统计一览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大革命志 补卷一: 赤祸香港》
  5. ^ 解密百年香港 第28集Part 2 “满地‘菠萝’”内容文字槁 香港,《亚洲电视》本港台
  6. ^ 6.0 6.1 【六七暴動】暴徒的特徵 — 無差別攻擊平民.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7. ^ 7.0 7.1 67 暴動 慘絕人寰的八月. 众新闻. 2017-05-03 [202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9). 
  8. ^ 8.0 8.1 悼林彬,驚嘆自己險被炸死──林彬遇害51周年祭(上). 众新闻. 2018-08-24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9). 
  9. ^ 林伟棠. 1967:中共煽動香港暴動的罪行――紀念林彬遇害四十年. 《黄花岗杂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6). 
  10. ^ 商台、黄永 - 应记一功,值得一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独立媒体, 2010-05-03
  11. ^ 香港六七暴动勾起痛苦回忆和新争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国之音, 14.05.2010
  12. ^ 平反文革暴动 董建华胆大妄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台湾新闻周刊, 2001/10/31
  13. ^ 李鹏飞揭中国封杀香港新闻自由内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台湾新闻周刊, 2004/06/02
  14. ^ 美三位眼科專家 今晨在東華醫院爲三盲人施手術 作眼角膜移植法示範. 工商晚报. 1961-11-03 [2022-07-24]. 
  15. ^ 什麼是腎臟移植 ?. [202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8). 
  16. ^ Christopher DeWolf. When Hong Kong Was a City of Villages: Squatter Settlements and Their Legacy. Zolima CityMag. 2017-03-03 [2019-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英语). 
  17. ^ 香港日治时期,日本方面曾设立不限制华人进入的公共图书馆香港市民图书馆,可以称得上是香港第一座公共图书馆。
  18. ^ 18.0 18.1 EhNet. "Eh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ng Kong article." Retrieved on 2007-02-20.
  19. ^ 香港布政司署:《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检讨》报告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176至179页,1981年。
  20. ^ Education Polic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政府印务局,1965年4月。
  21. ^ 这三所中文专上学院包括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
  22. ^ 台风温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天文台
  23. ^ 《香港一九八三——一九八二年的回顧》. 香港: 政府印务局印行. 1983. 
  24. ^ 24.0 24.1 Buckley, Roger. [1997] (1997). Hong Kong: The Road to 1997 By Roger Buckl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6979-1
  25. ^ Hong Kong passenger transport survey, 1967
  26. ^ Hong Kong Long Term Road Study, 1968
  27. ^ 香港政府:《香港年报199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二十五章,1998年
  28. ^ 香港工業傳奇. 香港历史博物馆. 2020-06-17 [202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29. ^ 在海灣上興建水塘,竟然因為遊船河?. 港识多史. 2018-06-29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0). 
  30. ^ Wiltshire, Trea. [First published 1987] (republished & reduced 2003). Old Hong Kong - Volume Three. Central, Hong Kong: Text Form Asia books Ltd. Page 5. ISBN Volume Three 962-7283-61-4
  31. ^ Member Stat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32. ^ Ma, Eric Kit-wai. Ma, Chieh-Wei. [1999] (1999). Culture, Politics, and Television in Hong Kong.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ISBN 0-415-17998-X
  33. ^ 香港《明報周刊》老封面. [201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2). 
  34. ^ 香港節紀念票. [2013-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35. ^ Viola Gaskell. Design Trust, Design Criticism: Why Hong Kong's Buildings Are Clad in Bathroom Tiles. Zolima CityMag. 2019-09-26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英语). 
  36. ^ Christopher DeWolf. Hong Kong's Modern Heritage, Part XII: Breeze Blocks. Zolima CityMag. 2019-12-19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英语). 
  37. ^ 梁中胜. 老香港建築|旺角街市肉檔紙皮石配水磨石凸字招牌用足60年 跟文物保護師追尋50年代最美水磨石樓梯. 苹果日报. 2020-09-20 [2020-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3). 
  38. ^ 余思朗. 【本土閘作.一】通花鐵閘買少見少 店家:疏窿通風好舒服. 香港01. 2017-07-09 [2020-10-13]. 
  39. ^ Hong Kong Tramways 香港电车. 【#叮叮冷知識 📗 Homemade「電車綠」】 (Facebook 帖子). 2020-10-18 [2020-10-24]. 
  40. ^ 张连杰. 張學友:我是天津人. 新华网(转自《每日新报》). 2002-05-24 [201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