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大老山隧道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关隧道收费[编辑]

以我所知,不同种类的车辆会有不同收费,单单写成15元是否有点不当呢?--Liuchoi 16:54 2007年1月15日 (UTC)

请不要删除条目内的章节内容[编辑]

IP用户删除了本条目内的章节内章,有关章节为营运机构和历史,我和另一个维基人已经回退了二次的,请不要继续回退了我的编辑。如果你认为需要修改的话,请在本讨论页中讨论。—Railhk0512 (留言) 2009年2月19日 (四) 11:03 (UTC)[回复]

明白明白, 这是删除以下内容的原因:[编辑]

"于2004年6月底大老山隧道累积亏损为4.53亿港元,向立法会申请调整隧道费[2],香港政府基于“小政府大市场”原则,不拟回购大老山隧道公司专营权[3],增加隧道费的申请获通过,新隧道费由2005年8月1日起生效[4]。" ==> 这已是再上次加价的新闻。

"政府宣布,行政会议已通过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的加费申请,新收费已于2008年11月30日起实施。" ==> 下面的表格已列明新收费何时生效, 所以这句也没有必要说明。

另外, 股东及车数都是最新资料:

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1988年以“建造、营运、移交”方式获发大老山隧道30年的专营权,全部资金由私营公司注入,隧道公司负责隧道及有关项目的建造工程,亦负责管理及营运,在专营权有效期内可以透过收取隧道费获得合理回报,当专营权届满时,隧道设施将归还香港政府。大老山隧道兴建目的之一是为了纾缓狮子山隧道的车流,于2008年,平均每日行车量约54,500架次。公司股东包括港通控股有限公司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西松建设株式会社和中建企业有限公司。

股东资料可从报张找寻到, 车数则见于公司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