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Atana goodwin/Work9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歌手
Roseki
类型时代剧
编剧
导演楼一安
主演
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语言
集数14(每集列表
每集长度约50–53分钟
配乐罗恩妮
制作
制作人
  • 高君亭
  • 陈南宏
监制饶瑞军
剪辑
  • 陈小菁
  • 郑志贤
制作公司
播出信息
首播频道客家电视台
图像制式高清电视
播出日期2018年4月2日 (2018-04-02)—2018年4月24日 (2018-04-24)
外部链接
官方网站

台北歌手》(英语:Roseki),2018年台湾时代剧。由莫子仪黄姵嘉杨小黎领衔主演[1][2][3],于2017年开镜,客家电视台于2018年4月2日上档。本剧讲述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故事。[4]

[5]

宁波腔、四川腔、山东腔

2017年11月30日开镜 [6]

是以人称“台湾第一才子”的客籍台湾文学家吕赫若,将吕赫若的真实人生,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以连续剧和舞台剧的方式穿插呈现,让观众朋友一窥,吕赫若精彩的文学世界,以及传奇的一生。 歌手以低沉的的嗓音,唱出客籍台湾文学家,吕赫若传奇的一生 这次导演以平时少见的手法,用舞台剧的方式,让吕赫若的文学世界,与真实人生穿插呈现,让观众从不同面向回顾吕赫若精彩的一生。 导演 楼一安:“有一半是,吕赫若他最后8年的人生,然后另外一半,其实是他的小说改编,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是从他的人生,然后他周边的这些人,他跟着他周边的这些人,一起跳进他的小说里面,诠释他的小说。” “台北歌手”的剧名是源自于当初吕赫若,逃亡时追捕代号,这出剧为客家电视台,文学作品改编计划的年度作品之一,4月2日将在客家电视台,以及网络影音平台,跨平台播出。 [7]

“文学,是苦难和梦想战斗的道路”出自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日记。他一生扑朔迷离,从客家电视台即将播出的文学剧“台北歌手”,或许能填补1940年代台湾历史的空白。 讲述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1940年代的故事。集声乐家、文学家、革命家于一身的吕赫若,游离在台湾人与日本人的身份认同,战后投身共产党又遭到追捕,不幸在36岁死于非命。 导演楼一安说,纵观吕赫若的真实人生和小说,40年代是一个变动蛮大的时代,也是台湾历史的空缺,从日本时代对皇民化的疑惑到欢迎祖国,后来因为失望到走向革命,吕赫若一样欢迎祖国,只是祖国变成共产党,“这透露出他心中的疑惑:‘我到底是什么人’” 虽然这段历史有点敏感,但他希望直接碰触,呈现这些不被台湾人知道的史实,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和心路历程。然而,毕竟不是严肃的记录片,还是希望以趣的方式呈现那个时代的氛围。 “台北歌手”其实是当时吕赫若通缉单的职业,片名本身就带有曲解 不是台北人,也不是歌手,事实上他是台中人和文学家,也暗示着他被曲解、被有色眼镜看待的人生。 也将吕赫若〈牛车〉、〈清秋〉、〈冬夜〉等6部小说串联在戏剧中,尽显剧中剧特色,因此演员几乎一人分饰多角。此外,导演用舞台剧的方式呈现时代剧,年代感十足。 楼一安笑着说,说白了就是预算不够,要呈现6篇小说,就会有不同场景,每一次转换都需很大的预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剧场。 “其实一开始我否决掉剧场,因为太形式了,但实在是预算不够。既然最后还是选择剧场,就干脆更形式和做到极致,根据每个小说的改编做特别设定,老实说是比较好玩的事情。这样的预算,我们应该有拍出韩国电视剧的品质。” 演员几乎一人分饰多角,难度很高。选角方便也尽量找轮廓比较相似的,或透过装扮来呈现。除了透过吕赫若的日记和小说,也参考许多书目加以改编和杜撰,例如吕赫若粉红知己苏玉兰的史料就非常缺少。 很久以前就被吕赫若传奇的一生吸引,想要拍成电影,正好有机会跟客家电视台合作就开拍了。楼一安认为,大家对时代剧都会有一些样板和想像,但他主要还是想要真正呈现当时的氛围和历史意义,希望这些故事对台湾有一些反思。 自4月2日起,周一至周四晚间10时,“台北歌手”将于客家电视频道及YouTube播出,共14集,其他包括酷瞧、CHOCO TV追剧疯、KKTV难以抗剧、LiTV线上影视、LINE TV精彩随看、公视+皆可收看。 [8]

为了诠释才子一生,莫子仪为戏下足苦功,包含必须说一口流利日语、客语、台语,三种语言还要不时随意切换,自然表现宛如他就是活在那个时代的人。除了“三声道”演出,莫子仪还练习萧邦“葬礼进行曲”钢琴指法,勤背德文的声乐歌词等,当然浪漫多情的他,也周旋于两个女人之间,一位是他的老婆,另一位是工作上的红粉知己,面对情绪多变转折,连莫子仪都说是他最困难的一次演出。 [9]

莫子仪不但要背下德文的声乐歌词,还有所有钢琴曲目的琴键位置,包括舒曼〈梦幻曲〉、萧邦〈葬礼进行曲〉,让莫子仪不禁自嘲说:“我简直像是音乐人跨界戏剧圈!” [10]

男主角莫子仪却对钢琴一窍不通,连DoReMi琴键位置都不知,竟为了让角色更有说服力,不但死记所有钢琴曲目的琴键位置,从去年7月每天狂练,半年时间挑战高难度的舒曼《梦幻曲》、萧邦《雨滴》、《葬礼进行曲》等,还背下德文、意大利文的声乐歌词,成功完成这些挑战后,连自己都佩服自己,自夸:“简直是音乐人跨界戏剧圈。” [11]

[12]

人称剧场鬼才、多位艺人表演老师的陈家逵,在客家电视台新戏“台北歌手”使出浑身解数,一口气演出文学家、色财主、农夫、浙江商人等4个角色 [13]

近期好不容易又有机会在《台北歌手吕赫若》演出宋非我一角,导演楼一安说:“那时我们知道他的状况,后来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14]

只有"牛车"和"暴风雨的故事"才有这样1:1的画面比例,主要是想营造被压迫、受压抑的状态,同时,也希望更贴近角色的悲惨状态,没有很想要让舞台场景抢戏....虽然很难不抢就是了。 然后,有两度这个比例会解开,都是故事结束的时候,明天(第四集)你看到其中一次,应该就会了解了。 [15]

[16]

4/3(二) [17]

在台北歌手剧中,常见吕赫若与他的好友们,如张文环、吕泉生、林博秋⋯等,在“山水亭”聚会交流。 山水亭是间台菜馆,由人称“古井”的王井泉在1930年代开设,他不是唯利是图的商人,而是喜好文艺的绅士。 对于生活需要协助的文学家、音乐家、画家,王井泉总是不吝给予协助,因此吸引不少文人雅士每天照三餐报到、流连其中,故山水亭又被称为台北艺文沙龙。 虽然不若其他同时期的餐厅豪华,餐厅内仅以圆桌、方桌简单陈设,但仍吸引许多人慕名而来。除了它是艺文中心之外,相较于其他餐馆,王井泉总是有办法获取丰富的食材,甚至连战争时期不能贩卖米食的“节米日”,在山水亭还是可以有定食供应。 此外,山水亭主打“纯台湾菜”,除了供应宴会菜如鱼翅、佛跳墙之类,同时也有许多亲民的美食,如“东坡刈包”就是其招牌菜。 为了符合当年日治时代的背景,剧组特别选了现由喜憨儿基金会经营的台北市市定古迹“中山藏艺所”,作为剧中的山水亭餐厅,希望再现当年历史现场。 [18]

诚如之前新闻稿提到,《台北歌手》除了介绍吕赫若之外,也会将他的六部作品:〈牛车〉、〈暴风雨的故事〉、〈蓝衣少女〉、〈清秋〉、〈故乡的战事:一个奖〉、〈冬夜〉改编成剧中剧,也就是以舞台剧形式巧妙融入剧情,这在一般的戏剧节目来说,是少见的叙事方式。 感谢工作人员提供〈冬夜〉的侧拍影片,让大家有机会抢先看!〈冬夜〉,除了是吕赫若以中文创作,也是他最后一部作品,透过女主角“彩凤”两任的婚姻,来比拟台湾当时的处境。 剧中剧的场景设计,会随著作品风格而有所不同,也会随着主角移动而转换,不但丰富戏剧本身,也为观众视觉增添新鲜感。 [19]

台湾文学家吕赫若文学作品“牛车”里的主角,牵着牛车为了生活而四处奔走,文学戏剧“台北歌手”,将吕赫若的文学作品以舞台剧的形式,再以电视戏剧方式穿插呈现,也让观众能够更加了解吕赫若最后8年的神秘人生。 导演 楼一安:“一开始是想到,那舞台剧是最有趣的一个方式,比较的明确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小说的不同的风格,那这个是一开始的想法这样子。”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演员[编辑]

这次集男高音,小说家多种身份于一身,人称“台湾第一才子”的吕赫若,是由演员莫子仪担纲演出,诠释这位以锋利笔触,批评时事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以实际行动,参与反抗行动的革命家 演员 莫子仪:“几乎快一年的时间,就是这个角色,和吕赫若他写的小说里面,其实我其实很庆幸台湾还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把这个小说,把这个小说家和他的作品,可以搬上萤幕让大家知道。” [7]

演员 杨小黎:“这个角色她是非常的压抑,然后很认命的一个传统客家女子,这个女子虽然她面对丈夫,一些在外面的风流情事,或者是这么多女人喜欢他,因为他是,非常非常有才情的才子嘛,但她都是要表现得很从容、很大气,所以她的苦都是压在心里面的。” [7]

演员 黄姵嘉:“但是我觉得苏玉兰,她也满伟大的一点,是其实她从头到尾都没有名分,吕赫若没有给她,任何的名分或承诺,我觉得这也是她很矛盾的地方,就是她明明想要去,摆脱这些旧时代的这些陋习,但是最终她还是败给了爱情。” [7]

||台北歌手与鹿窟事件❓|| 6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民国41年12月28日,军警包围现今新北市石碇,逮捕疑似被中共支持的武装基地成员。 约有近千人被逮捕、135人判刑,其中41人处死刑,因事发在鹿窟村,故称之为“鹿窟事件”。 台北歌手的故事主角,据说也在鹿窟事件中消失或死亡⋯? [44]

已经有不少朋友猜对了,台北歌手讲的正是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故事。剧中将改编他的九篇小说,和他的生平串在一起。 当然不是有文采、长得帅就可以被称为第一👆才子,吕赫若除文学外,在语言、音乐、戏剧方面都极有才华。 [45]

苏玉兰,吕赫若的红粉知己。 像是吕赫若笔下的“蓝衣少女”或“马克思女孩”,但苏玉兰不被传统束缚,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逃离婚姻束缚,只身来到台北工作。 黄姵嘉饰演苏玉兰,有别于出境事务所古灵精怪、满腔热血的罗晓恩,在台北歌手剧中,苏玉兰是矛盾的,想要追求不平凡的人生,但遇上爱情,却又甘于平凡委屈自己⋯。 [46]

林雪绒,吕赫若的妻子,两人因媒妁之言结婚。他们之间看似平淡,但实则是比爱情更复杂的牵绊。 林雪绒几乎毫无怨言,是好妻子、好母亲,唯独子女,会让她展现出少有的强硬态度。 杨小黎的新天地(Candy Yang)饰演林雪绒,有别以往给人活泼开朗的印象,在剧中不但素颜上阵,更难的是,要如何在看似温婉的外表下,展现出内心千头万绪的纠结,实在是一大考验! [47]

吕赫若除了是文学家、音乐家,也是剧作家,因此他与身边好友一起加入“厚生演剧研究会”,投入台湾新剧发展。例如山水亭老板王井泉、导演林搏秋、小说家张文环、音乐家吕泉生、编剧简国贤。 其中,张文环的作品〈阉鸡〉,被人称“阿伯”的林搏秋改编为舞台剧,虽然是在设备不佳的“永乐座”表演,但在音乐、舞台设计上强调本土,且反映台湾人的民族意识,即便遭到中途断电、演出后曲目被禁唱,仍广受好评。 “剧场鬼才”陈家逵-plus-DJ Husky,饰演张文环一角,此外还分饰〈暴风雨的故事〉-地主宝财,以及〈冬夜〉-来自浙江的郭钦明…等,要如何诠释这几个迥然不同的角色,着实考验陈家逵的演技。 [48]

吕泉生,自日本学习音乐回台后,进入台北放送局负责歌唱指导、合唱指导以及作曲编曲等,也因此结识了吕赫若、王井泉、张文环…等好友。先前提到的舞台剧《阉鸡》,其音乐正是由吕泉生负责,他走访大稻埕永乐市场,采集并改编台湾民谣〈丢丢铜仔〉、〈六月田水〉、〈一只鸟仔哮啾啾〉等作为配乐、大受好评,更带动了演唱台湾民谣的热潮。 邱德洋 David,饰演吕泉生。有别于出境事务所里的麦笑,在台北歌手剧中除了要在多种语言间转换,要如何展现出吕泉生老师在音乐上的努力与风采,也令人十分期待! [49]

苏新,台湾左翼运动先驱之一,因共党身份判刑12年,入狱时年仅24岁。二战后,苏新北上参与刊物编辑,而吕赫若正是由苏新介绍进入《人民导报》担任记者,报导当时社会不公不义的现象、为台湾人民发声。 二二八之后带着家人逃亡中国,后来妻女返台便由吕赫若协助安顿,但也从此与她们相隔两地,直到1981年苏新过世都无法见面。 笑称自己是客家电视戏剧节目公务员的温吉兴,担任演员12年来,没有错过任何客台大戏,这次在台北歌手饰演苏新一角,以及剧中剧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剧场出身的温吉兴表示,能在一部戏里诠释不同角色,对演员来说太过瘾了。 [50]

生死成谜,一般相信他是在山区收发电报时被蛇咬死,依此推论死于1950年7月,得年36岁。另有传闻他偷渡到冲绳,也有人声称在北所看过他。也有一说他是被鹿窟的同志杀害,甚至还有人说他晚年隐居法国。
一人辛苦地将八个孩子养大,她的母亲将吕赫若的手稿尽数烧毁,只留存一本日记于世。2014年过世,享年100岁。
角色故事多为杜撰,部分改编自吕赫若的小说。毕业于第三女高、家住万华、与吕赫若结识于兴行会社皆为真实,但他并未替吕赫若改编小说,且两人可能是战后才在一起。在吕赫若离开后,身心受到严重的打击,长年受忧郁症所苦,于1995年逝世,享年68岁。
夫婿辜岳甫辜显荣之子)早逝后,接掌高砂铁工厂。热爱文艺,常在自家举办文学沙龙,并因此结识吕。1950年遭控资助吕逃亡,因此被关了五年,资产遭没收,高砂铁工厂因此成为保密局关押政治犯的北所。2000年过世,享年86岁。
人称古泉兄,被视为台湾文学界的梁山伯,一手创立的山水亭曾是40年代台北的文化重镇。战后餐厅经营困难,于1955年收掉餐厅,经济陷入困顿。辜伟甫后来以他的名义买下荣星花园,并邀请他管理,在此终老。1965年逝世,享年60岁。
战后曾出任台中县议员,二二八之后一度逃往山中。从此对政治感到失望,长期封笔不再写作。1978年逝世,享年69岁。
二二八后转入地下,先后流亡于桃园、苗栗和台中山区。1953年在台中大里遭逮,隔年遭判死刑,德年37岁。临死前仍每日读书。
人称阿伯,日治时期因长辈不会发“抟”音,因此以博秋为名,战后才恢复本名。228后暂别戏剧工作,返乡接手家族矿业,后来一度复出,拍摄台语电影。1998年逝世,享年78岁。
228后遭逮捕监禁半年,保释后流亡日本,后转赴中国。长期主持对台放送的闽南语节目。文革期间遭迫害劳改,解严后一度返台,但已无法申请在台定居。1992年于泉州车祸逝世,享年76岁。
知名音乐家,一生采集无数台湾民谣,被誉为台湾合唱之父。1991年获行政院文化奖,2008年逝世,享年92岁。实际上因手受伤而从未替吕伴奏,剧中委托吕印制音乐教材的实为张彩湘,期后来也因受牵连而入狱。
台南佳里人,并非客家人。228之后带着妻小逃亡中国,后来妻女返台由吕协助安顿,从此和妻女相隔两地、无法相见。50年代即被打为叛徒,文革期间更遭下放劳改,1978年才获得平反。自称在大陆的30年,是他人生最黯淡的一段时光。1981年逝世,享年74岁。
  • 陈文彬
228后一度遭警总逮捕两个月,被迫辞去建中校长一职,至今仍是建中校史空白的一页。1949年与妻小逃往中国,文革期间下放湖南,一家人四散各地。1982年逝世,享年74岁。
未实质参与228处理委员会,但仍因曾忤逆陈仪,于47年3月11日遭便衣宪兵带走,秘密处决,得年44岁。
并未实质参与光明报,但因协助陈文彬举家逃亡而被捕,并在马场町遭枪决。
四川籍版画家,战后来台,于人民导报副刊担任主编。228期间私作《恐怖的检查》版画,为228事件作见证,后暨任台师大艺术系教授。1951年以叛国罪被捕,隔年在马场町遭枪决,得年32岁。
年轻时曾和杨逵组“台湾农民组合”,后加入台湾共产党,长期致力台湾农民问题。228后加入中共,遭通缉期间曾长期躲避于吕家。1950年被捕,于马场町遭枪决,得年48岁。
台湾省茶业公会理事长,先后担任《人民导报》与《自由报》社长。228期间担任“228事件处理委员会”主席,负责拟草“32条处里大纲”。1947年3月11日遭逮捕,据苏新所称饱受酷刑,最后被淋上汽油活活烧死。
高雄冈山人,非客家人。鹿窟基地领导人,也是大安印版所幕后与中共的联系人。1954年被逮,三年后因自新而获释,1967年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2岁。

[51]

由于整出剧以全客语演出,像是莫子仪及黄姵嘉等主要演员,原本都不太会说客家话,演员至少在两个月前就开始集训练客语,黄姵嘉透露,她除了用注音符号,让客家话学起来比较容易,由于已经是第二次参与客台戏剧演出,黄姵嘉也觉得客家话学起来轻松许多。 演员 黄姵嘉:“所以大概在开拍前两个月,就是一对一根据那个剧本,一句一句然后老师会写注音,然后给我们录音,录音档给我们,那回家之后就是一直反复听着老师给的录音档,还有看客台。” [20]

一集不到 200 万的预算挑战日治历史剧 制片陈南宏 最早客家电视台的委制案其实是针对文学改编 “所以后来谈定是先改编赖和,有 30 集的篇幅。但因为赖和作品其实没有那么多,所以后来我们就拆成前后两半,先以吕赫若为主题拍了 14 集的《台北歌手》,后面还有赖和的部分目前是规划 12 集。” 提起要做不一样的日治戏剧,陈南宏也笑道:“所以我才会找楼一安导演来合作,就是想找比较有自己意见的人,不想找想法太温和的人选!而且他其实是历史控,是少数对日治历史背景有兴趣也有了解的导演。” 楼一安导演也谈起自己确实对吕赫若神往已久的历程:“最早知道吕赫若已经是 90 年代中的事情,那时候应该是陈映真的杂志,刚报导出来他作为左派知识分子的相关事迹,他不但是左派革命英雄,才华又高,连最后的死亡都成谜,我就觉得他完全是台湾版切格瓦拉,非常有故事。所以我觉得只拍他的小说改编太可惜,最后我就决定把他传奇的一生融入剧中,客台也愿意尝试,所以我就试着用虚实交错的手法去穿插,变成今天大家看到的《台北歌手》。” 楼一安大胆将自己的诠释融入历史,顾盼之间虽然有些犹疑,却也看得出他从史料与文字中明确掌握出一套自己的心得:“为了这次的改编,我不只看了吕赫若的小说,也去读他的日记等等,让我更了解这个人。”他犹疑了一下如何措词,还是大胆地说了出来:“我觉得他最有趣的其实是他的矛盾,他用很细腻柔美的笔法写了很多女性,但现实中他却又是一个沙文男性。我完整阅读他写下的来东西后,发现在 44、45 年的作品,不管小说或日记里面,他其实认同是矛盾错乱的。他绝对不是皇民作家,但确实他对于日本有一定的认同,虽然他在〈牛车〉、〈暴风雨〉里有很强的族群意识,很明确地区隔出‘我们是台湾人、你们是日本人’,但有时又会透露出对日本文化认同的某些伏笔。” “不管是吕赫若的生平、心境或小说,其实我都有加入自己的诠释,改编的幅度不小。我自己也不确定在历史改编上这样做是否适当,有时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过度诠释,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借由这次的改编突显出那个时代台湾人认同的复杂情结。” 楼一安提到:“做《台北歌手》很重要的一个侧重,是透过这群3、40 年代的左翼作家的眼睛,重新看到整个台湾历史,我很有自觉地偷渡了一些东西,也让大家看到在那个年代左派青年讨论唯物史观等等是很平常的事,怎么现在反而显得距离很远。” 楼一安也笑说:“而且台湾人一提起共产党,通常立刻就会有怀疑的眼神和态度跑出来,我就是想挑战观众,你们真的知道共产党、共产思想是什么吗?即便到现在解严这么久了,真的还是有网友劈头就骂‘你们为什么要写共产党的故事?’可见其实台湾观众对共产党的想像仍然是很狭窄的,事实上那个时代二二八刚过,知识分子一定是选择左派、共产,我想让大家稍微知道左派的历史与意涵,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故意选择“台北歌手”作为剧名,也展现了楼一安对政治嘲讽的一贯热爱。楼一案说明:“‘台北歌手’是国民党通缉吕赫若时在通缉单上对他的称呼,其实这个名称本身就是误解,吕赫若既不是台北人,也不是歌手。是因为本名吕石堆的吕赫若一直跟国民党说他是台中人、吕赫若是台北人,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国民党误以为真,一直以为吕赫若是台北人。歌手也是国民党对他的另一种误解,他只是常在中山堂演出前演唱,但其实他真正的工作是剧作家,并非歌手。最早是蓝博洲先提到‘台北歌手’这个笑话,我觉得这个误解的名称刚好符合我想讲的大家对左派或共产的误解,所以就拿来拿剧名。” 陈南宏也笑说:“也是我想的剧名被电视台说太文青,我本来的剧名想叫‘左转’,因为故事就是在讲从 1943 年到 1950 年,吕赫若如何慢慢左倾、最后走向革命的过程。” 楼一安从史料和故事面来解释革命篇幅不多的原因:“因为二二八后吕赫若就封笔,后面完全没有小说资料。原本鹿窋事件是我最初想写剧本的理由之一,但实际在写本的过程中却发现,如果要不偏离史实,鹿窟现场并没有那么多戏剧化的内容,所以有点卡关。后来去访谈苏玉兰的女儿,她特别提到那个时候虽然是逃亡在山里,但大家都很开心、乐观,因为觉得共产党随时会成功解放台湾,是带着满心欣喜在期待的,所以我反而是放进了这个部分。” 客台征案就是一集170万,要做历史剧 “我既然要做就在思考要怎么在这样的预算范围内做,剧本的策略就是景不多、都在室内,但又担心观众看起来容易腻,所以才想到用舞台剧的手法。” 楼一安也笑说:“也是因为预算有限,我就可以找很多剧场硬底子演员进来飙戏,不用太担心名气的问题。” 每篇小说的剧中剧,我尽量都去做不一样的风格设定,有些是笑闹喜剧,像〈清秋〉是用线条极简的舞台风格、〈冬夜〉用俄罗斯小说的雏型,以悲惨小人物为基调。而我在改编的时候,也开始让小说里有些角色前后有连结,去加强连续剧的形式,像出现在前一部小说的彩凤原本是小角色,到了下一部变成重要角色。 像我一开始会找黄姵嘉是因为看到她在《报告班长》里中性扮相,但我后来发现她是很文静的文青女孩,很担心她能否演出剧中剧的角色,没想到她挑战粗鄙农妇真的放超开。莫子仪也是在这次戏中挑战各种鲁蛇、农夫等跟过去非常不同的形象,甚至还设计了结巴的表演方式,相信也让大家十分惊艳。 像我自己写完本觉得张文环这个角色还不够立体,就跟陈家逵讨论,用表演方式去让他有点迟钝但并不呆,很多表演方式都是共同讨论出来的,演员理解剧的核心后我就给演员很大的空间,甚至不少段落是即兴。 演员确实会针对剧本提出不同观点,常常让我看到自己写的时候的盲点,尤其很多演员是老剧场人,表演经验很丰富,他们用表演的方式去跟我讨论剧本,立场观点不同,但真的都让戏和剧本更好,给我很好的反馈。 [52]

[53] [54]

集数[编辑]

集数导演编剧首播日期
第一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2日 (2018-04-02)

二战战火正炽的1940年代,从日本东京返回台湾吕石莫子仪饰演),于台湾兴行统治会社任职,晚上则在家创作小说《阖家平安》,并为张文环陈家逵饰演)创立的《台湾文学》撰稿,甚至为负担庞大的家计而兼差替小西园人形剧团改编《源义经》的剧本。同时,也应林博秋徐宇霆饰演)之邀,登上台北公会堂简国贤彭浩秦饰演)编作之《阿里山》演唱江文也创作的歌曲《生番子守呗》,虽然他的表现惊艳四座,但仍因分身乏术,而婉拒新作的演出邀约,并想专注于创作文学上。因性别而屡逢面试失败的苏玉兰黄姵嘉饰演),对文学戏剧颇有涉略,也与吕石有相像的见解,因此录取进入会社协助推广新剧,并随吕石来到“古井兄”王井泉萧正伟饰演)位在大稻埕的山水亭餐厅,参访厚生演剧研究会的《阉鸡》排演。当玉兰对《阉鸡》描绘当代女性的身不由己感同身受时,大家有意招揽玉兰加入演剧会出演女角,文友们也谈起赫若早前撰写的小说《蓝衣少女》。

《蓝衣少女》以1934年民风保守的新竹峨眉庄为背景,讲述已婚的吕老师(莫子仪饰演)应女学生妙丽(黄姵嘉饰演)的要求,以她为模特儿作画,然而这却引起妙丽未婚夫大川(徐宇霆饰演)的父亲宝财(陈家逵饰演)之不满,进而向校长(萧正伟饰演)施压,吕老师最终敌不过权势,只好忍辱致歉,然而不愿和霸道的地主家庭成婚的妙丽,则在窗边与打算毁坏画作的吕老师发生拉扯,留下引人遐想的结尾。虽然《蓝衣少女》并非真实故事,但确实是取材自吕石的部分亲身经历,并凸显贫穷艺术家,面对现实不得不跪倒在权贵下的悲哀,也充斥着对皇民奉公会限制台湾本土艺术的无奈。
第二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3日 (2018-04-03)

在家创作的吕石,受不了孩子们的嘻闹声而打骂儿子阿卿(林佑铨饰演),在被妻子林雪绒杨小黎饰演)制止后,不太关心家务事的他,反省急躁的性子,并学着以更理性的态度面对家庭。背负经济压力的吕石即便忙碌,却仍无法应付家中的生计,在女儿纱子(陈昭妃饰演)生病后,也不得已将在日本订制的西装外套贱价售给当铺。即便笔下作品经常探讨女性意识,但吕石却也未能自由恋爱结婚,在他于广播独唱法兰兹·舒伯特创作之《小夜曲》时,玉兰能从吕石的歌声中,感受到他的孤单和感伤。吕石发现玉兰对文学、戏剧以及音乐观察细腻,在考虑文友们的建议后,他终于同意玉兰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新剧。在台北永乐座首演的《阉鸡》,中途遭逢停电,并在使用手电筒照明的情况下,才得以顺利演出,但随着皇民化运动的推行,由吕泉生邱德洋饰演)集成之充满民族意识的台湾民谣均遭到禁止演唱,这令吕石这班文人相当感叹。

在吕石和玉兰燃起若有似无的情愫之际,两人对《牛车》里的角色心境有着不同的理解,相互切磋并对起剧中台词的他们,便一同跳进由玉兰改编之《牛车》的情节中。《牛车》以1930年代经济大恐慌下的新竹峨眉庄为背景,讲述生活贫困的农村妇女阿梅(黄姵嘉饰演),因无米可炊而对拉牛车的丈夫添丁(莫子仪饰演)抱怨连连,在两人为家计争执并发生肢体冲突后,添丁道出自己力有未逮的心酸,而这正恰如吕石的现实生活写照。
第三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4日 (2018-04-04)
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业化对部分传统产业造成冲击,使得遭逢产业没落处境的添丁,兜揽不到半点车伕生意,落得一家挨饿的窘境。请托添丁运货的阿生(彭浩秦饰演),和同样以拉牛车为业的阿松(邱德洋饰演),私下齐声怒骂日本巡查、埋怨机械化的发展,并感叹权贵压榨工人阶层的悲哀,至于甫出狱的同行林仔(萧正伟饰演),则认为偷窃入狱的日子,比辛劳工作还好过。原本在工厂兼差的阿梅,因不缺工而挣不到工作,打算转行当农夫的夫妻俩,也因没钱缴纳押金而向地主宝财请求通融,结果宝财却对阿梅动起歪主意。眼看一家人饥肠辘辘,阿梅为了温饱两个儿子,只好到镇上卖淫,赚起辛酸的皮肉钱。
第四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5日 (2018-04-05)

阿梅在小丽(杨小黎饰演)的帮助下,适应着如何在私娼寮打滚,虽然她的表现逐渐获妈妈桑(彭若萱饰演)和客人的认可,但她的内心却是百感交集。对自身价值产生质疑的阿梅,满腹委屈地埋怨添丁的无能,而添丁在安抚她的同时,也相信他们会苦尽甘来,可即便一家人的生活品质已有所改善,但夫妻俩仍旧未能感受到快乐。添丁某日因不小心在牛车上睡着而被警察(冈本孝饰演)开罚,没钱缴纳罚款的他,在得知阿梅已将所得支付于伙食上后,只好铤而走险偷窃宝财家的,但他最终还是在市集遭警察逮捕。

荣获台湾文学奖的吕石,在山水亭餐厅唱着舒伯特的《圣母颂英语Ave Maria (Schubert)》,宛若悲叹《牛车》的悲惨结局。甫出狱的苏新温吉兴饰演),曾在狱中拜读过吕石的小说,并称誉《牛车》是台湾左派文学最重要的作品。在吕石和玉兰的爱情正在悄悄萌芽之时,久病出院的雪绒也察觉出端倪。
第五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9日 (2018-04-09)

雪绒察觉出吕石和玉兰的暧昧,并点出糟糠之妻因婚姻而牺牲追寻自我的机会,也讽刺吕石笔下道尽本岛女性的悲哀,却对她同样残忍。吕石自觉应多疼惜妻小,并带着雪绒出席辜颜碧霞廖苡乔饰演)举办的聚会,好让她能够见见世面,但挂心孩子们的雪绒却自认无法融入这类社交场合。吕石近年作品中的批判性渐趋柔和,多了几分温度,这令碧霞相当赞赏,也决定赞助经济拮据的吕石出书。吕石透过宋非我高盟杰饰演)等文友得知《台湾文学》被政府停刊,创作空间也因此限缩,这令本岛文人皆感到忧愁。和吕石展开不伦恋的玉兰,理解吕石无法放下家庭,虽然她致力做个马克思女孩,但她的内心仍怀有悲哀的心境。吕石和玉兰在传统市集感受本土风情,在感叹现实的绝望之余,也辩证著创作中隐含的希望,并透过平民百姓的视角带出《暴风雨的故事》的改编故事。

《暴风雨的故事》延续《牛车》的情节,添丁的狱中生活艰辛,甚至还被警察弄瘸了一条腿,就在即将出狱的他和阿梅都试着对未来抱持希望之际,宝财趁阿梅上门租田时强暴了她。添丁受到身为教师的狱友(温吉兴饰演)之启发,打算好好种田、养牲畜,尽量存钱好供儿子木春(谢飞饰演)和阿城(陈天霖饰演)念书时,一场暴风雨却浇灭了他们逆转穷苦生活的希望。
第六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10日 (2018-04-10)

连日的暴风雨让农作物受到严重损害,当佃农们齐心向宝财乞求免佃时,宝财却毫不领情,这令阿生一时沉不住气而发飙,却也使宝财变本加厉地索讨添丁家仅剩的一头猪来抵债。觉得被宝财逼得走投无路的阿梅,加上性侵旧仇而持刀来到宝财家算账,却反遭宝财以权势要胁封口。当大川不小心开枪打死添丁家的鸡时,气愤阿梅一心想上地主家理论,却被闷不吭声选择认赔的添丁阻止,不愿惹事的添丁还责怪阿梅不识好歹,甚至对她动手。内心充满愤恨又不甘心的阿梅,决定穿上小丽送她的红色洋装上吊自杀,就在伤心的添丁自责之际,他得知宝财曾染指妻子,于是他决定替阿梅报仇,并举刀杀害了宝财。

对应《暴风雨的故事》的悲怆结局,吕石弹起费德里克·萧邦的《葬礼进行曲》,同样哀吊著纱子的逝世,而雪绒则埋怨经常夜不归家的吕石。自责的吕石在悲痛之际,辞掉会社的工作,打算弥补家人,并向玉兰提出分手,而玉兰也做好独自承担这段爱情所产下的责任。
第七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11日 (2018-04-11)

看着吕石离去背影的玉兰不禁泪崩,并忆起曾为童养媳的过往。改编自《田园与女人》,在玉兰即将从高女毕业的1942年春天,其未婚夫伯烟(徐淳耕饰演)赴日习医时,遇见真心相爱的女人丽卿,因此选择取消与玉兰的婚约。面对美其名想打破传统陋习、追随自由恋爱等新时代趋势的伯烟,具有新思维的玉兰也非旧时代女性,虽然现实对女性残酷,伯烟的母亲(戴若梅饰演)亦极力挽留她,但玉兰仍主动离开未婚夫家。返回娘家的玉兰,被父亲(林志儒饰演)嫌是赔钱货,于是她夜半离家,独自来到台北展开新生活。

如今,玉兰的妹妹苏玉莲(曾止妤饰演)为了不被父亲随意许配,便决定追随姐姐的脚步。玉兰引介玉莲来到山水亭做女侍,当玉莲察觉玉兰怀孕而责难吕石风流时,知情的古井兄便紧急通知了吕石。吕石坦言玉兰就如他的灵魂伴侣,并非仅存责任这般单纯,两人也因此确定彼此的心意并复合,玉兰亦愿让吕石担下照顾母子俩的责任。吕石向雪绒坦承自己的风流韵事,但雪绒选择眼不见为净,只要求吕石勿忘原生家庭,而两人也各自舔拭著纱子夭折的悲痛。
第八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12日 (2018-04-12)

经历空袭后,吕石透过苏新得知战况,并在返回台中老家时,从美国飞机投下的海报看见日本战败、本土人出头天的希望。改编自《庙庭》及《月夜》,吕石应邀来到舅舅家,得知再婚的表妹翠竹(刘于慈饰演)遭受婆家虐待,舅舅(童毅军饰演)因此希望他能出面协调。翠竹抱屈返回娘家,但舅舅碍于世俗风气以及三百圆的嫁妆,即便心疼翠竹仍硬是要她吞忍,可不忍翠竹的舅妈(黄舒湄饰演)却相当不认同。当舅舅一家人不见翠竹踪影时,忆起幼时玩耍回忆的吕石,来到河边救起一心想寻死的翠竹,内心百感交集。虽然大家都责难第三者,但翠竹却反倒羡慕勇于追求爱情的玉兰,而玉兰也在此时产下一女。

当吕石和文环来到台南拜访苏新时,他们一齐偷听美军广播,揣测台湾日后可能交由中国统治。抱持能够再次自由创作之希望的三人,一同跳进《故乡的战事:一个奖》的改编故事:1945年台中潭子庄乡间,在解除空袭警报后,从防空洞爬出的水木(莫子仪饰演),发现自家田里插著一颗美军炮弹,这令他与火旺(温吉兴饰演)不知所措。
第九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16日 (2018-04-16)

担心会被警察当作通敌犯的水木,在火旺的协助下,冒着可能被炸死的风险,将美军丢下的未爆弹拔起后,送往派出所,当阿土(陈家逵饰演)等村民议论纷纷之际,受到惊吓的警察却将水木打个半死。吕石透过《一个奖》描绘百姓的难为与无奈,却因藉警察呈现惧死的人性,恐无法发表作品,但他对战后重获创作自由抱持高度期望,也开始阅读中国文学,并和同他探讨相似议题的碧霞切磋其作品《流》,而非我、国贤与玉兰则认为文人有唤醒本岛人意识的必要。在柏林战役过后,轴心国仅剩日本顽强抵抗,亦在日后发生台北大空袭,这令吕石更加肯定日本即将战败。

改编自极短篇《百姓》,于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玉兰梦见自己随吕石疏开回乡下亲戚家避难时遇上空袭,并在甘蔗田里突然临盆,慌乱之下,是雪绒替她接生。当吕石和玉兰感叹战争对所有人带来的影响之际,他们谈起了《清秋》的创作契机。《清秋》以台湾开始实施征兵制的1943年为背景,讲述从日本习医归国的谢耀勋(莫子仪饰演),在父亲谢天明(谢天明饰演)的安排下,被迫同建筑师(徐宇霆饰演)收回出租的小吃店店面,以改建为小儿科医院,这令他不免对小吃店头家夫妇彩凤(黄姵嘉饰演)与黄明金(高盟杰饰演)怀有歉疚之心。耀勋的父亲在庄役所上班,忙着替日本征兵,但他的祖父(唐川饰演)却心向中国,同时,耀勋也透过妹妹婉如(刘于慈饰演),从弟弟寄回的信件中,得知他将追随自由的决心。
第十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17日 (2018-04-17)

耀勋对同样身为小儿科医师的江本海(萧正伟饰演)改姓江本感到不解,也怀疑江本暗自阻挠自己开业,亦对他因势利而忘却医道本质的行为感到不齿。耀东(彭浩秦饰演)因本岛人的身份,认清自己无法进入制药部门,因此自告奋勇前往马来,想借此宣誓效忠的心意,甚至还怀抱解放大东亚的理想。耀勋为了符合家人与世人的期望,从小便压抑自我,当他看着声称要做自己的耀东,这触发了他自我认同的矛盾心境,并将内心的困惑和愤怒一并宣泄而出。受到征召的明金被迫上战场,彩凤却等不到明金的归来,至于打算放弃行医的耀勋,则得知江本决定出任军医,这令他不禁对本岛人的民族意识提出质疑。

1945年,天皇宣读终战诏书“玉音放送”,吕石这班文人终于盼到日治时期的终结,并开始勤奋地学习中文。被任命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副处长的宋斐如周明宇饰演),带着广东籍妻子区严华(彭若萱饰演)从广东回到台湾,并透过同时返台的旧识陈文彬张哲豪饰演),认识了苏新与吕赫若等人。热切迎接祖国的吕石,在研读三民主义之际,开始察觉政府带来的贪污腐败和通货膨胀问题,这令他不禁产生质疑。
第十一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18日 (2018-04-18)

在斐如与文彬协力教导本土文人国语之际,斐如将他在公署内所见之弊端记录了下来,由于不适收录在苏新主编之《政经报》,吕石便提议创办新报社,《人民导报》因此诞生,但知情的碧霞却提醒吕石应小心行事,以免得罪反共的政府以及权贵。面对米价飞涨的窘境,雪绒发现吕石从家中拿了些白米给玉兰后,便挖苦了他一番,这令吕石一时难耐怒火而掴了她一掌,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不是。在《人民导报》决定以米价作第一期主题时,由国贤执笔、非我自导自演的新剧《壁》于台北中山堂演出,并因剧情写实地反映米价问题与富贫差距而获得好评,但也恐将因此无法加演。在吕石和力军汪禹丞饰演)交流木刻画过后,他陪同简吉庄益增饰演)返回高雄采访农民抗争,并决定报导警察和地主的恶行。

当吕石打算解救遭遇查缉员蛮横掠夺的彩凤父亲(童毅军饰演)时,即将转任建中校长的文彬却及时制止了他,并要他改运用纸笔的力量。改编自《冬夜》,在彩凤的父亲被警察没收钱财后,甫陪完酒返家的彩凤给了父亲一些钱,好让他得以批货继续卖烟维生,而放不下明金的她,也抱持着渺小的希望。
第十二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19日 (2018-04-19)

只陪酒不卖身的彩凤,透过爱慕她的狗春(温吉兴饰演)获取战时资讯,想借此抱持找回失踪丈夫的希望,而狗春则设法安慰她。同样爱慕彩凤的宁波商人郭钦明(陈家逵饰演),连哄带骗地将彩凤带回家,并举枪抵著自己,成功藉情绪勒索占有了彩凤。就在彩凤风风光光地嫁给钦明后的一个月,钦明却将自己在外感染的性病归咎于彩凤身上,还在离婚时向彩凤连本带利讨回聘金。彩凤对采访她的吕石控诉钦明于公于私的无良,而背负债务的她,也逼不得已开始兼差卖淫。

就在彩凤和狗春过夜的那晚,街上发生了警匪枪战,受到惊吓的彩凤逃到街上,却被流弹击中而倒地不起,从家中看见这一幕的吕石,便怅然地写下了《冬夜》。吕石透过文彬和陈本江谢国玄饰演),知晓《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隐含的意义,并领会两人均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专卖局查缉员打伤了卖私烟的妇人,并在永乐座不小心击毙一名市民,这引起民众的不满并群起抗议,甚至前往台湾广播电台,要求非我向全台广播事发经过并揭露政府的腐败,吕石等人也亲眼目睹了二二八事件的发生。
第十三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23日 (2018-04-23)
吕石协助苏新、斐如与王添灯王圣一饰演)等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陈仪政府谈判,就在添灯进行全国广播、文彬偕本江带领建中学生起义之际,吕石却收到碧霞的紧急通知,得知国民党军队已悄悄登陆镇压,然斐如未能幸免并遭到枪决,台湾也正式进入戒严时期。当初想藉写作来改变社会的吕石已渐失希望,苏新便鼓励他坚持信念,而力军则在此期间刻下了《恐怖的检查》版画,并由逃往中国大陆的苏新带离台湾。在二二八事件过后,吕石决定封笔、加入革命的行列,成为共产党党员,并开设大安印版所,同文彬、本江和严华秘密印制批判国民党政府的共产党地下刊物《光明报》。双双怀孕的玉兰与雪绒皆对吕石的作为感到担忧,就在碧霞提醒吕石注意政府动向之时,吕石得知基隆中学的编辑部遭政府破获,即基隆中学事件白色恐怖开始垄罩台湾,严华暗中协助文彬举家逃往香港,而吕石则在安顿妻小和印版所的事宜后,打算前往由本江建立之位在石碇鹿窟的革命基地。
第十四集楼一安楼一安、莫子仪2018年4月24日 (2018-04-24)

担心的玉兰希望吕石能逃往冲绳县,继续以写作等思想方式来进行革命,但吕石仍旧选择前往鹿窟。吕石在鹿窟负责无线电通讯的工作,好与中国大陆方联系,而领头的本江对共产党解放台湾抱持极大的信心。吕石回到城市和严华联系,却发现严华遭国民党审讯,于是他机灵地使用本名吕石堆,躲过政府对台北歌手--“吕赫若”的追缉。吕石返家探望妻小和玉兰,然雪绒埋怨吕石始终挂心人民却忽略家庭,而玉兰则说服他向碧霞求援。碧霞金援吕石逃跑,却刚好被国民党逮到,而受到枪伤的吕石则试图逃过特务头子(赖震泽饰演)的追捕。

1953年,在国民党破获鹿窟基地案后,却搜寻不到吕赫若的踪迹,因此认定他早已遭毒吻,但对于他的死因仍众说纷纭,有人称在北所见过他,也有人说他逃往冲绳。

音乐[编辑]

曲序曲目作词作曲演唱/演奏
1.时代挽歌(片头曲) 罗恩妮 
2.冬夜(片尾曲)楼一安谢国玄罗恩妮毛恩足
3.撑船调  邱德洋
4.采茶歌  邱德洋、莫子仪
5.圣母颂英语Ave Maria (Schubert)亚当·史托克(Adam Storck法兰兹·舒伯特邓吉龙(幕后演唱)
6.生番子守呗江文也江文也邓吉龙(幕后演唱)
7.小夜曲嘉布蕾·凡·鲍姆伯格英语Gabriele von Baumberg法兰兹·舒伯特邓吉龙(幕后演唱)
8.丢丢铜仔佚名佚名长荣中学合唱团
9.一只鸟仔哮啾啾佚名佚名邓吉龙(幕后演唱)
10.三首裸体歌舞 艾瑞克·萨提 
11.当我听到那歌声(诗人之恋英语Dichterliebe克里斯钦·海涅罗伯特·舒曼邓吉龙(幕后演唱)
12.请到窗边来(唐·乔凡尼洛伦佐·达·彭特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邓吉龙(幕后演唱)
13.梦幻曲儿时情景 罗伯特·舒曼 
14.奉献弗里卓克·吕克特英语Friedrich Rückert罗伯特·舒曼邓吉龙(幕后演唱)
15.月有情   
16.葬礼进行曲 费德里克·萧邦 
17.晚安(冬之旅)威廉·米勒法兰兹·舒伯特邓吉龙(幕后演唱)
18.快乐颂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弗里德里希·席勒贝多芬 
19.唐怀瑟序曲 威廉·理察·华格纳NSO国家交响乐团
20.台湾舞曲 江文也 
21.异国他乡(儿时情景) 罗伯特·舒曼 
22.奇怪的故事(儿时情景) 罗伯特·舒曼 
23.魔王英语Erlkönig (Goethe)约翰·歌德法兰兹·舒伯特邓吉龙(幕后演唱)
24.雨滴(萧邦第15号前奏曲 费德里克·萧邦 
25.窒息(萧邦第4号前奏曲 费德里克·萧邦 
26.蓝色多瑙河 小约翰·斯特劳斯 
27.棕发少女英语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克劳德·德布西 
28.大乐队乡愁 杰克·沃登迈尔(Jack Waldenmaier 
29.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赵元任邓吉龙

评价[编辑]

朱宥勋作家、《秘密读者》编辑委员 《台北歌手》的切入点也很别出心裁。故事从吕赫若与外遇对象苏玉兰的相识开始,一边描写两人的情愫增长,一边对照吕赫若对元配的冷淡与背叛。这样的设计除了增添剧情张力之外,也呈现出吕赫若在面对女性议题时的复杂性。 身为小说家的吕赫若,笔下许多作品都呈现出了有主见、独立勇敢的女性角色,她们往往比男性角色更有担当,比如《女人心》或《婚约奇谭》。但从吕赫若的生平资料里,我们也知道他会殴打自己的妻子、并且有外遇的事实。他究竟是尊重女性的新时代知识分子,还是服膺传统性别观念的沙文男性?这种复杂的矛盾,便成为处理吕赫若的故事时,必须面对的挑战。 对于这些不太名誉的矛盾点,《台北歌手》的编导显然勇气可嘉,选择单刀直入,并不全然为吕赫若造神美化,而是让观众看到这之间的拉扯与人性。 他同情并且爱上了苏玉兰这样的“新女性”,符合他小说中倡言的女性自主精神;但对悲苦的、不那么光鲜亮丽的元配林雪绒十分冷漠,正暗示了男性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即便同理女性困境,这样的同理也是有等差的。虽然倡言平等,但是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加优先平等。 [55]

有别于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方式,《台北歌手》以吕赫若为主轴,透过他亮丽近似传奇的生命故事,重现当时台北文坛、新剧、广播等不同场域的人际脉络,也刻画了台湾人在两个统治时期中的矛盾与挣扎。 虽然《台北歌手》并未着墨于时代的大叙事,却巧妙呈现吕赫若、张文环、林抟秋、吕泉生等接受日本统治教育,甚至前往内地留学,获得现代文明启蒙的第一代知识分子,终究只能婉转地用文艺创作表达对于殖民统治与大东亚战争的不满,甚至还被迫卷入“粪写实主义”的文学/国策论争。另一方面,战后的他们也在面对所谓的“光复”,在期望祖国与祖国期望的落差当中经历228事件,致使吕赫若、苏新、简吉等人纷纷加入中共地下党,投身、挣扎并最后淹没于白色恐怖的洪流当中。 不仅刻画大时代风云,也重现日本统治时期台湾社会“多语交响”的现况。剧中人物如吕赫若、苏玉兰等人流利切换日语、台语、客语各种语言,但又偶尔会在剧中呈现不同族群因为语言而导致的隔阂,既是编剧有意为之,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现况。 以舞台剧的方式巧妙镶嵌《牛车》、《清秋》、《暴风雨的故事》、《冬夜》等吕赫若重要的文学作品,这个“剧中剧”的结构不仅有助于让观众认识吕赫若的文学;也让莫子仪、黄姵嘉、杨小黎、萧正伟、陈家逵、温吉兴等演员得以分饰多角、在不同的角色当中恣意游走,展现台湾影视界的“硬工夫”与“软实力”。 突出了吕赫若的才情,但也同样呈现了他的失职与懦弱──因为疏于照顾而于战争期间过世的女儿,以及最后抛下妻儿、投身于未可知的革命。 元配林雪绒说的那段话:“每个人都说,我老公多英俊,多有才华,但那都是吕赫若,不是我认识十几年的吕石堆。……谁把那个文学家、音乐家,那个我不认识的吕赫若抢走都没关系,至少这个吕石堆还是我的。”就坦率表露了人作为人的多面性,以及台湾女性在当时面对各种现实处境皆只能吞忍、有口难言的心情。 虽然只是一部小品,规模更称不上是历史大河剧。但是在结合了文艺、爱情与革命主题,不仅刻画大时代与小人物的矛盾与冲突,也成功重现百年前台湾社会的真实情境。 [56]

参考资料[编辑]

  1. ^ 男演员认真自虐 挨导演亏“神经病”
  2. ^ 莫子仪眼神太勾人 黄姵嘉:多看他几眼就会爱上他
  3. ^ 导演不认识!杨小黎出道25年 被质疑不会演
  4. ^ 拍才子吕赫若故事 莫子仪力求演出到位
  5. ^ 高盟杰曾吞药欲轻生 认“错误示范”
  6. ^ 201803 近期電視劇殺青& 開鏡一覽表. 影响电子报. 2018-03-25 [2018-04-16]. 
  7. ^ 7.0 7.1 7.2 7.3 陈沿佐; 邱瑞清. 文學家呂赫若傳奇故事 「台北歌手」4/2上檔. 客家电视台. 2018-03-28 [2018-04-14]. 
  8. ^ 韦可琦; 陈清芳. 樓一安談台北歌手:被曲解的呂赫若. 中央通讯社. 2018-03-27 [2018-04-14]. 
  9. ^ Eric. 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傳奇一生 關於《台北歌手》4大精彩看點. 2018-04-03 [2018-04-14]. 
  10. ^ 徐郁雯. 莫子儀為戲苦練德文、鋼琴 竟遭導演嗆:神經病.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8-01-06 [2018-04-14]. 
  11. ^ 《台北歌手》講述日治時代才子故事. 影响电子报. 2018-01-15 [2018-04-16]. 
  12. ^ 2018/04/03 公民總主筆 - 張鐵志 - 專訪導演樓一安談呂赫若「台北歌手」- 台北廣播電台. [2018-04-14]. 
  13. ^ 陈慧贞. 陳家逵演色財主眾人欣羨 無奈非禮黃姵嘉只能神交. 嘘!星闻. 2018-04-10 [2018-04-14]. 
  14. ^ 曾芷筠. 他曾入圍金馬獎 為何爆出欠債吸毒自殺等醜聞. 镜周刊. 2018-04-09 [2018-04-14]. 
  15. ^ 台北歌手. ㊙️大家在看劇中劇演出時,有沒有發現畫面的比例不一樣?這不是電視機壞掉,而是導演的特殊安排唷!. Facebook. 2018-04-05 [2018-04-17]. 
  16. ^ 客家电视台. 2018《福氣來了 生活好福氣》EP47:文學鉅獻 台北歌手. YouTube. 2018-04-01 [2018-04-17]. 
  17. ^ 臺北廣播電臺-原音重現. Facebook. [2018-04-17]. 
  18. ^ 台北歌手. 在台北歌手劇中,常見呂赫若與他的好友們,如張文環、呂泉生、林博秋⋯等,在「山水亭」聚會交流。. Facebook. 2018-01-05 [2018-04-17]. 
  19. ^ 台北歌手. <冬夜>側拍花絮. Facebook. [2018-04-17]. 
  20. ^ 20.0 20.1 陈沿佐; 徐荣骏. 「台北歌手」座談會 劇迷與演員相見歡. 客家电视台. 2018-04-28 [2018-05-01]. 
  21. ^ 客家电视台. 客家劇場《台北歌手--誰在作戲》:誰是呂赫若?. YouTube. 2018-03-31 [2018-05-01]. 
  22. ^ 客家电视台. 客家劇場《台北歌手--誰在作戲》:舞台人生. YouTube. 2018-04-07 [2018-05-01]. 
  23. ^ 客家电视台. 《不關書》:作家高翊峰導讀呂赫若的作品【藍衣少女】. YouTube. 2018-04-18 [2018-05-01]. 
  24. ^ 客家电视台. 《不關書》:作家李喬導讀呂赫若的作品【牛車】. YouTube. 2018-04-18 [2018-05-01]. 
  25. ^ 客家电视台. 《不關書》:作家劉慧真導讀呂赫若的作品【暴風雨的故事】. YouTube. 2018-04-26 [2018-05-01]. 
  26. ^ 客家电视台. 《不關書》:作家愛亞導讀呂赫若的作品【藍衣少女】. YouTube. 2018-04-18 [2018-05-01]. 
  27. ^ 李屏瑶. 《台北歌手》呂赫若與莫子儀,一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 博客来OKAPI. 2018-04-23 [2018-05-01]. 
  28. ^ 莫子仪. 莫子儀 MO Tzu-yi Morning 分享了 1 則貼文。4月5日 17:06. Facebook. 2018-04-05 [2018-05-01]. 
  29. ^ 莫子仪. 莫子儀 MO Tzu-yi Morning 分享了 1 則貼文。4月21日 18:11. Facebook. 2018-04-21 [2018-05-01]. 
  30. ^ 莫子仪. <台北歌手>最後的兩集,昨天的座談會中問到我認為呂赫若是什麼樣的人。. Facebook. 2018-04-22 [2018-05-01]. 
  31. ^ 莫子仪. Gute Nacht. Facebook. 2018-04-26 [2018-05-01]. 
  32. ^ 失控歌手 楼一安. 失控歌手 樓一安分享了 1 則貼文。4月18日 14:41. Facebook. 2018-04-18 [2018-05-01]. 
  33. ^ 失控歌手 楼一安. 失控歌手 樓一安分享了 1 則貼文。4月19日 16:59. Facebook. 2018-04-19 [2018-05-01]. 
  34. ^ 失控歌手 楼一安. 不少研究呂赫若的人都知道他在二二八之前是人民導報的記者,但很少人知道到底人民導報在哪?. Facebook. 2018-04-21 [2018-05-01]. 
  35. ^ 失控歌手 楼一安. 失控歌手 樓一安分享了 1 則貼文。4月23日 15:12. Facebook. 2018-04-23 [2018-05-01]. 
  36. ^ 失控歌手 楼一安. 失控歌手 樓一安 4月25日 18:49. Facebook. 2018-04-25 [2018-05-01]. 
  37. ^ 失控歌手 楼一安. 失控歌手 樓一安 4月24日 0:38. Facebook. 2018-04-24 [2018-05-01]. 
  38. ^ 失控歌手 楼一安. 失控歌手 樓一安 4月30日 19:01. Facebook. 2018-04-30 [2018-05-01]. 
  39. ^ 失控歌手 楼一安. 失控歌手 樓一安 5月1日 22:16. Facebook. [2018-05-01]. 
  40. ^ 台北歌手. 《台北歌手》在「課廳」活動現場直播. Facebook. 2018-04-29 [2018-05-01]. 
  41. ^ 台北歌手. 「戲劇與文學的對話--客家電視文學大戲《台北歌手》」座談會現場直播. Facebook. 2018-04-20 [2018-05-01]. 
  42. ^ 空引用 (帮助) 
  43. ^ 空引用 (帮助) 
  44. ^ 台北歌手. 台北歌手與鹿窟事件❓. Facebook. 2017-12-28 [2018-04-17]. 
  45. ^ 台北歌手. 台北歌手-呂赫若. Facebook. 2017-12-29 [2018-04-17]. 
  46. ^ 台北歌手. 蘇玉蘭,呂赫若的紅粉知己。. Facebook. 2018-01-15 [2018-04-17]. 
  47. ^ 台北歌手. 林雪絨,呂赫若的妻子. Facebook. 2018-01-19 [2018-04-17]. 
  48. ^ 台北歌手. 「劇場鬼才」陳家逵-plus-DJ Husky,飾演張文環一角. Facebook. 2018-02-08 [2018-04-17]. 
  49. ^ 台北歌手. 邱德洋 David,飾演呂泉生。. Facebook. 2018-02-26 [2018-04-17]. 
  50. ^ 台北歌手. 蘇新,台灣左翼運動先驅之一,因共黨身分判刑12年,入獄時年僅24歲。. Facebook. 2018-03-08 [2018-04-17]. 
  51. ^ 客家电视台. 客家劇場《台北歌手》EP14. YouTube. 2018-04-24 [2018-04-24]. 
  52. ^ Maple. 專訪/《台北歌手》導演樓一安 X 製片陳南宏:如何重建 30 年代的台灣並與現代對話. 娱乐重击. 2018-05-09 [2018-05-10]. 
  53. ^ 空引用 (帮助) 
  54. ^ 空引用 (帮助) 
  55. ^ 朱宥勋. 蘋中信:文青生活1943(朱宥勳). 苹果日报. 2018-04-11 [2018-04-14]. 
  56. ^ 蓝士博. 找回台灣影劇的自信──從客家電視台「台北歌手」談起. 思想坦克. 2018-05-08 [2018-05-10]. 

外部链接[编辑]

{{客家電視台電視劇}} {{台灣古裝/年代/武俠電視劇}} {{DEFAULTSORT:Tai台}} [[Category:2018年台灣電視劇集]] [[Category:台灣偶像劇]] [[Category:中文連續劇]] [[Category:客家電視電視劇]]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背景作品]] [[Category:傳記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