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项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丁项郎

丁项郎越南语Đinh Hạng Lang丁項郎,?—979年),铭文资料又作“顶帑僧帑”,越南丁朝皇帝丁部领的幼子,获丁部领钟爱,被立为太子,但惹起其长兄丁琏不满。979年,丁项郎为丁琏所杀。

生平[编辑]

丁项郎的父亲丁部领,为越南丁朝的开创者。[1]丁部领长子、丁项郎长兄丁琏(又作丁匡琏)在丁朝创业当中劳苦而功高,获封为“南越王”,并曾代表丁朝出使中国宋朝,丁部领本来就想传之以位。[2]然而,丁部领后来改变初衷,立丁项郎为太子[注 1][3]。丁琏对此极为不满,遂先下手,派人杀害项郎。

丁项郎遇害后,丁琏下令建造一百座宝幢,上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以求解脱丁项郎之灵。这些宝幢仍有一些保留至今,其铭文中称呼丁项郎为“顶帑僧帑”,丁琏在铭文中辩称丁项郎“不为忠孝伏事上父及长兄,却行恶心违背若爱宽容”,自己为了“要成家国,永霸门风”才决意行凶。[4][5]

家族人物[编辑]

  • 父:丁部领,即丁先皇。
  • 长兄:丁琏,获丁部领封为南越王。
  • 次兄:丁璿,获丁部领封为卫王,即来的丁废帝。[6]

后世评论[编辑]

丁项郎以幼子身份,而被其父皇丁部领立为太子,导致长兄丁琏行凶,此事受到越南后世史家猛烈抨击。后黎朝史官吴士连指责丁部领漠视封建制度当中,皇位传承都是“继世以嫡,万世常经,拂是经者,未有不致乱也。间因世乱,立太子则先有功,其或嫡长过恶废之,然后立次”,而“南越王琏长且有功,未闻过矣。先皇乃爱少子(指丁项郎),而忘其嫡,谓足以伸钟爱之情,不知适以害之也”,同是又批评丁琏“忍心至杀其弟,天伦灭矣”。[7]

近现代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认为,此事件“造成了家庭内部的纷乱”。[8]

注释[编辑]

  1. ^ 丁项郎被立为太子的时间,据《越史略》记载是在“太平三年”(972年),另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是在“太平九年”(978年)。

引用来源[编辑]

  1.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王书·本纪全书·丁纪·先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79页。
  2.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王书·本纪全书·丁纪·先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82页;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潘清简等《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一,太平十年春“南越王琏杀太子项郎”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七至第八叶。
  3. ^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73页;吴士连等《大越史记王书·本纪全书·丁纪·先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82页。
  4.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王书·本纪全书·丁纪·先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82页;《佛顶尊胜加句灵验陀罗尼》(汉喃研究所编号VB2)(979年刻),收录于潘文阁、苏尔梦主编《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远东学院、汉喃研究院,63页。
  5. ^ 《佛顶尊胜加句灵验陀罗尼》五篇(10世纪刻),收录于潘文阁、苏尔梦主编《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远东学院、汉喃研究院,57─70页。
  6.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王书·本纪全书·丁纪·先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7.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王书·本纪全书·丁纪·先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82─183页。
  8. ^ 陈重金(即陈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61页。

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