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下城门水塘

坐标22°22′23″N 114°09′33″E / 22.3730°N 114.1593°E / 22.3730; 114.159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城门水塘
下城门水塘主坝
下城门水塘在香港的位置
下城门水塘
下城门水塘
下城门水塘在香港的位置
位置香港
坐标22°22′23″N 114°09′33″E / 22.3730°N 114.1593°E / 22.3730; 114.1593
类型水塘
建造1965年,​59年前​(1965
水体体积17,580,000立方米(621,000,000立方英尺)

下城门水塘(英语:Lower Shing Mun Reservoir)位于香港新界针山以南,处于城门水塘下游的一段俗称城门峡峡谷地带。它始建于1961年,1964年竣工,于1965年开始供水,为香港在二战后兴建的中型水塘,容水量429万9,000立方米[1],是船湾淡水湖供水计划一部分,亦是位于郊野公园范围以外的少数水塘之一。

规划及用途

[编辑]
1964年启用前的下城门水塘

1950年代因为人口大幅增加,导致食水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当时的香港政府除了在船湾修筑水坝,实现建造船湾淡水湖的构思,同时修建输水管道,将淡水湖的储水转运到沙田滤水厂。为了有效调节输水量,避免超出沙田滤水厂接收能力,因此需要在沙田区建立大型储水设施。此外,当时的城门水塘在雨季满溢后,只能将溢流经城门峡排放到沙田海,造成食水浪费,因此工务司署便有在城门峡修筑水坝的构想,一方面可调节对沙田滤水厂的输水量,另一方面又可减少城门水塘满溢的浪费,并可减少因为城门水塘排洪及城门峡的天然水流,导致大围及沙田出现严重水浸的机会[2]。下城门水塘于1961年动工,1964年完工,1965年启用。

与1937年建成的城门水塘及在同期建造的船湾淡水湖不同,下城门水塘以调节水流为主要建造目的,当大埔头抽水站输水过多或城门水塘满溢时提供缓冲作用,并作为后备储水之用,其建造之初并非以收集溪流及天雨降水为主要目的,其水源主要来自城门水塘满溢的溢流及沙田滤水厂未能及时接收的供水,而其所在的城门峡,将天然溪流引流到下城门水塘的引水道系统规模较小,所以下城门水塘的存水水位比城门水塘低。即使香港水塘的总存水量占最大储水量的55%,下城门水塘却仅及其最大储水量的2.2%,在旱季末期更会发生局部干涸的情况,但此情况并非不正常[2]。而为了减少九龙水塘满溢排洪造成的浪费,及充分利用下城门水塘的可供储水量,因此在2018年落实建造连通两者的输水隧道,将部分九龙水塘的储水输送到下城门水塘,将可解决下城门水塘长期储水偏小的问题。

设施

[编辑]

下城门水塘的水源除了来自城门峡附近走私凹草山的溪流,也有来自城门水塘排洪及由大埔头抽水站的来水(包括船湾淡水湖东江水),在主坝下方有一个小型供应塘,先将下城门水塘的储水作初步沉淀,再由输水隧道送到沙田滤水厂。下城门水塘内建有钟形溢流口,当水位过高时,溢出的水可由经溢洪道排放到城门河。水塘的主坝位于沙田大围富山,坝面种有翠绿的草皮,是放遥控模型飞机的热点,亦曾经是多出香港电影及电视剧取景之处。在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级的香港历史建筑中被误称为“菠萝坝”,而“菠萝坝”实际上是上城门水塘的副坝[3]

水塘间转运隧道计划

[编辑]
下城门水塘

由于下城门水塘主要作为输水调节及缓冲用的集水区,其存水量长期偏低,仍有余裕接收更多水源。为纾解深水埗长沙湾荔枝角在暴雨期间的水浸问题,香港渠务署于2002年10月展开了“荔枝角雨水转运计划”,原意是截取上游地方腹地的地面径流、九龙水塘(包括九龙水塘、九龙接收水塘及九龙副水塘)和石梨贝水塘的溢流,再经一条拟建的雨水排放隧道,直接引入维多利亚港排放。研究方案期间,渠务署和水务署认为最具效益的方法是把九龙水塘的溢流,转运至下城门水塘,再经现有的转运系统,运送至沙田滤水厂进行处理,可大幅减少排放到荔枝角区雨水排放系统的流量,并将溢出的水流作为下城门水塘的水源。因此加建另一条长约2.8公里、直径3米的输水隧道隧道,将九龙水塘的溢流转移到下城门水塘,平均每年多提供约250万立方米的原水,更可节省约6,000万港元或5.3%的整体建设费用[4]。但是,此计划一直要到2018年,才交上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审议,其后获得通过并动工。整项工程由布依格土木承建,2022年10月完工,工程造价约12.2亿港元[5][6]

损毁历史建筑

[编辑]
下城门水塘钟形溢流口、铁桥及新建的水掣塔

建于水塘边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由小桥连接的水掣塔,高40多,直径6.7米,石屎厚约1.2米,有40多年历史,于2007年6月发现底部破裂,水务署30多名职员到场调查,并派出潜水员下水检验,疑因塘底地基移位,令塔身损毁,出现一处高4米、阔3米面积的损毁,虽无即时倒塌危险,但因维修有困难及危险性,故决定拆卸另建新塔[7][8]。为减少拆卸期间之危险,工程人员利用钢缆将这坐水掣塔拉至自己倒塌。

事故

[编辑]

2010年7月22日,台风灿都袭港;天文台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期间导致2名分别19岁和22岁的青年失踪,而尸体于5日后被寻获,死因庭渔农自然护理署正跟进事件。[9]

2022年4月,水塘因为干涸见底,部分位置露出塘底及砂石,吸引不少市民到塘底拍摄。4月9日,一名54岁关姓男游客怀疑不小心滚落山坡,虽然由直升机救起送院,但最后不治,据悉死者是关咏荷胞弟,亦即张家辉舅仔[10][11]翌日也一名男子在山坡跌落十米,头破血流。

历史建筑

[编辑]

下城门水塘内有多座历史建筑,详细资料列于下表:

名称 照片 历史评级 落成年份 补充资料
下城门水塘主坝
三级历史建筑 1966年 香港古迹办评级的香港历史建筑中
被误称为“菠萝坝”,“菠萝坝”
实际是上城门水塘的副坝。
下城门水塘供水槽
三级历史建筑 1966年
下城门水塘闸主轴
二级历史建筑 1966年
下城门水塘导流坝 二级历史建筑 1966年
下城门水塘钟形溢流口
二级历史建筑 1966年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香港水塘容量.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2). 
  2. ^ 2.0 2.1 下城門水塘乾旱「龜裂」吸引市民參觀 學者指情況與地理位置有關. 香港大学. [2022-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31). 
  3. ^ 從界石消失到古蹟評級荒謬. [200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31). 
  4. ^ 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108CD — 西九龍雨水排放系統改善計劃及荔枝角雨水轉運計劃 (PDF). [2008-07-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30). 
  5. ^ 【防洪惜水】渠務署12億打通兩大水塘 每年可多儲340萬立方米食水. 香港经济日报. 2023-01-06 [202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6). 
  6. ^ 洪芷菁. 2.8公里輸水隧道連接九龍副水塘及下城門水塘 圓筒隧道首公開. 香港01. 2023-01-06 [202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8). 
  7. ^ 城门水塘水塔爆裂需重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方日报》2007年6月12日
  8. ^ 下城门水塘水塔穿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 (香港)》2007年6月12日
  9. ^ 山洪襲城門水塘兩釣魚郎失蹤. 太阳报. 2010-07-24 [2022-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6). 
  10. ^ 胡凯欣. 下城門水塘底成打卡聖地 一不小心便樂極生悲. 香港01. 2022-04-10 [2022-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11. ^ 關詠荷弟弟下城門墮坡亡憔悴現身 張家輝內地拍戲即停工回港.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