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九龙华仁书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龙华仁书院
Wah Yan College, Kowloon
校舍外貌
地址 香港九龙油尖旺区京士柏窝打老道56号
类型补助中学补助学校
宗教背景天主教
办学团体耶稣会
创办日期1924年
创始人徐仁寿先生
学区油尖旺区
校监苏英麟博士
校长周子诗女士
副校长张振国先生
吴家乐先生
许雅雯女士
职员人数约80位
性别男校
学生人数约980名
班级数目31班
语言英文
校训以此徽号,汝可得胜
拉丁语In hoc signo vinces英语In Hoc Signo Vinces
英语:By this sign, we shall conquer.
校色  绿色
校刊The ShieldSignum
姐妹学校香港华仁书院
分院  社(Faber
  社(Loyola
  绿社(Ricci
  社(Xavier
学校网址wyk.edu.hk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地图
校舍内貌

九龙华仁书院(英语:Wah Yan College, Kowloon),简称九华,是一所位于香港九龙京士柏的著名男校,由天主教耶稣会营办。校舍最初设于旺角砵兰街,1928年搬到奶路臣街,1952年搬到窝打老道现址。九龙华仁书院一直致力培育学生于德、智、体、群、美等各方面均衡发展。

历史

[编辑]

原本任教于圣若瑟书院徐仁寿于1919年在港岛成立华仁书院,成为香港第一所由华人管理的英文中学。校名中的“仁”字取其创办人名字而来。后来因为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港岛校舍不敷应用,遂于1924年在九龙油麻地砵兰街70号增设分校,为九龙华仁书院的前身。

砵兰街校舍

[编辑]

华仁书院九龙分校成立于1924年12月1日,校舍在砵兰街70号的私人楼宇之内,最初只有24名学生。其后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到1928年因设施不足,迁往同区的奶路臣街

奶路臣街校舍

[编辑]

旺角奶路臣街校舍为书院第一幢自行购地建校的校舍,地点位于现时旺角电脑中心附近6A至6E位置。1928年6月24日,新址启用,由当时教育司伍德及徐仁寿主持开幕典礼。根据当日《南华早报》报道,新校“楼高三层而每层均有班房”,周围有“广阔的空地”,整所建筑“空气流通”及“光线充足”,并称华仁是香港最大的学校,有学生500人。1930年2月3日,三个越南共产主义组织在奶路臣街校舍召开由胡志明主持的大会,宣告合并成为越南共产党,是越共起家的地点,为此校舍历史添上唯一的神秘革命色彩。[1]

耶稣会接管

[编辑]

徐仁寿有感学生需要更多精神上的指导,于是渐渐将管理交与当时有意于本地提供教育耶稣会修士。耶稣会本来希望在香港兴办天主教大学。随着香港大学于1911年成立,耶稣会的神父转为提供宿舍大学生,即现今的利玛窦宿舍。1932年9月,5位耶稣会司铎加入华仁为教职员,同年12月25日华仁办学权正式移交耶稣会。

柯士甸道分校

[编辑]

在教育司伍德的协助下,九龙华仁书院被纳入港英政府的资助名单。虽然有新设施,高年级学生依然需要渡过维多利亚港香港岛的华仁书院上实验课。学生人数日益增加,校舍设施不足,有必要设立分校。1941年9月8日,九龙佐敦柯士甸道103号的校舍正式成为九龙华仁的分校。高班的学级迁到分校上课,由嘉利华神父英语Rev. Fr. Richard. W. Gallagher, S. J.主理,而由当时校长林海澜主理的低班学级则维持在华仁的奶路臣街校舍上课, 港九两所华仁从此分开各自运作。

二战时期

[编辑]

1941年12月8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新界及九龙沦陷后,驻港英军撤出九龙,九龙陷入无政府状态。奶路臣街和柯士甸道的校舍在战时遭到抢掠,学校档案散失不全,只有两位校长林海澜和周清霖填写之学校日志得以保存。

同年12月,日军攻进九龙西,耶稣会教士协助居民撤退到香港岛,九龙华仁被迫封校。日占时期,困难情况下华仁继续授课;直至1945年7月1日,日军着华仁停办。是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9月,华仁复课。由于战时已被当为燃料,学生要自备桌椅上课。战后柯士甸道分校改为天主教小学德信学校

窝打老道校舍(现址)

[编辑]

1946年、1947年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需要寻找新校址。不过,迁入何文田山道15号一地皮的提议遭政府否决,另一说法为政府态度不置可否,致使迁校一事不了了之。1949年,学校与香港政府商讨后,政府同意让九龙华仁使用油麻地一已遗弃的稻田及附近土地。1952年,九龙华仁搬到窝打老道56号现址,面积约41,000平方米。[2]此地早年称为火棚,政府一直以临时特别许可证的方式租用给农民。除早期之农田外,原本亦作晒染料豆豉布料之用,为附近旺角的通菜街西洋菜街花园街豉油街烟厂街洗衣街染布房街黑布街白布街等街名的由来。当年该校曾开办小学六年级[3]

新校舍由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创系主任布朗教授(Professor R. Gordon Brown)设计。[4]主楼于1952年9月竣工,而礼堂则于1955年开幕。圣堂由华人建筑师陆谦受设计,并于1959年落成。游泳池在1988年落成,罗定邦楼则在1991年开幕。据1999年香港教育署之视学报告,全校共有31个课室、5个实验室、12个特别室、两个篮球场、四个网球场及礼堂、图书馆、一个人造草地足球场、一个硬地足球场、泳池和举重健身室各一。

楼层 西翼/ 罗定邦楼 主楼 东翼
低层地下 乒乓球球场
高层地下 音乐协会总部、音乐部(新音乐室、音乐练习室、许氏乐团排演室)
地下 职员及学生洗手间、G26自修室 、学长议会办公室 (西闸方向)课外活动部办公室、学生会总部、社工办公室、校工房、Sacred Heart Room、“凹位”、会议室、校务处、副校长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学生食堂及小卖部 玻璃房
1楼 视觉艺术室 历史室、标准课室、(历届旧生会会长牌匾)、教员室 标准课室
2楼 资讯及通讯科技实验室  地理室、标准课室、中文室、物理演讲厅、物理实验室 升学及就业小组办公室、生物实验室
3楼 家长会总部、旧生会储物室、STEM LAB (严禁学生进入)神父宿舍 学生图书馆

新翼

[编辑]

利玛窦新翼校舍于2006年启用,内设课室、化学实验室、电脑室等设施。

楼层 新翼/利玛窦楼
低层地下 (正门车辆通道方向)草地足球场、有盖操场、(位处卫理道港铁东铁线路轨旁)户外游泳池、硬地足球场、网球场(右面为九龙妇女福利会李炳纪念学校校舍)
高层地下 (音乐部方向)旧音乐室、电脑辅助教学室
地下 (食堂方向)学生活动中心、多用途室(G54)、公共空间(主要供乐团练习之用)
1楼 (教员室方向)Language Room(语文室)、综合科学实验室(2)、女职员洗手间
2楼 (物理实验室方向)标准课室、化学实验室
3楼 露天平台、标准课室
4楼 (严禁学生进入)学术楼(Academic Floor)
天台 严禁学生进入

历任校长

[编辑]
任次 校长 任期
1 徐仁寿先生
Mr TSUI Yan Sau Peter
1924-1925
2 林海澜先生
Mr LIM Hoy Lan
1925-1927
3 周清霖先生
Mr CHOW Cheng Lam
1928-1932
4 林海澜先生
Mr LIM Hoy Lan
1933-1952
5 陶德万神父
Fr Patrick TONER, S.J.
1952-1957
6 梁德根神父
Fr Herbert DARGAN, S.J.
1957-1960
7 范育伦神父
Fr Anthony FARREN, S.J.
1960-1966
8 黎烈德神父
Fr Derek REID, S.J.
1966-1978
9 狄恒神父
Fr Alfred J. DEIGNAN, S.J.
1978-1992
10 苏中平先生
Mr SO Norman Chung Ping
1992-2008
11 陈冈博士
Dr TAN Kang John
2009-2013
12 锺卫良先生
Mr CHUNG Wai Leung Warren
2013-2022
13(现任) 周子诗女士
Ms CHOW Tze Sze Cecilia
2022-今

升中派位

[编辑]

香港华仁书院不同,由于没有直属小学,中一统一派位根据学业成绩分配学位。学生亦可申请自行分配学位,并须通过面试和甄选。

班级结构及课程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的中一至中六设有五班,分别为W、Y、K、S、J,(班号分别代表Wah Yan Kowloon; Society of Jesus,即九龙华仁书院、耶稣会)。各级修读科目如下:[5] [6]

旧学制

[编辑]
中一至中三
英国语文、中国语文、普通话、世界历史、地理、伦理、中国历史、数学、综合科学(仅中一、二)、视觉艺术、音乐、体育、图书馆课(仅中一)、(以下仅中三)物理、化学、生物。
中四及中五(会考课程)
理科课程(通常为W、Y、K、S四班):英语、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中国历史,另需在地理/历史和生物/电脑与资讯科技中各选一科修读,并有以下会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音乐(仅中四)、体育。
社科课程(通常为J班):英语、中文、数学、经济、会计学原理、化学、中国历史、电脑与资讯科技,另需在地理/历史中选一科修读,并有以下会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音乐(仅中四)、体育。
中六及中七(预科课程)
生物组课程(B班):英语运用中国语文及文化、化学(高级程度),另需在纯粹数学(高级程度)/生物(高级程度)和物理(高级程度)/经济学(高级程度)中各选一科修读;并有以下高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及体育。
科学组课程(S班):英语运用、中国语文及文化、物理(高级程度),另需在纯粹数学(高级程度)/生物(高级程度)和化学(高级程度)/电脑(高级程度)中各选一科修读;并有以下高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及体育。
社科组课程(SS班):英语运用、中国语文及文化,另需在会计学原理(高级程度)/历史(高级程度)和物理(高级程度)/经济学(高级程度)/中国历史(高级程度)中各选一科修读,及选修地理(高级程度)或中国文学(高级程度)或数学及统计学(高级补充程度)连电脑应用(高级补充程度);并有以下高考课程外的科目:宗教与伦理及体育。

另外天主教徒每周有一节圣经课,而中五生及中七生亦可自行选择增修或退修选修科目。

直至1990年代初期,中一至中五仅设四班,分别为A1、A2、B1、B2。

现时学制

[编辑]
中一至中三
英文为教学语言:英国语文、英国文学、世界历史、地理、数学、综合科学(仅中一及中二)、物理(仅中三)、化学(仅中三)、生物(仅中三)、视觉艺术、音乐、电脑课。
中文为教学语言:中国语文、普通话、伦理与宗教、中国历史、体育、图书馆课(仅中一)。
中四至中六
英国语文、中国语文、数学、公民及社会发展科(前身为通识教育)为主修科目,另外从物理、化学、中国历史、地理、历史、生物、视觉艺术、电脑与资讯科技、经济、企业和会计与财务概论中选修三个科目,及按个人意愿选修数学科延伸部分。另外学生可在课外时间修读一个第四选修科目:伦理与宗教(ERS, Ethics and Religious Studies)、视觉艺术、音乐(与协恩中学循道中学华英中学等合办)。
除此以外,学生须修读香港中学文凭课程以外的课程:宗教与伦理(ERE, Ethics and Religious Education)、体育。与此同时,中四及中五学生每星期会有两课节的其他学习经历(OLE,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堂。

文化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学习气氛自由,着重追求卓越(MAGIS; Striving for Excellence)和自学精神,即“华仁精神”;并强调卓越智能(Intellectual Competence),同理心(Compassion; Men for and with others),以及对社会服务的委身(Commitment to Service)。

九龙华仁书院是香港第一所以绿色作校褛底色的学校[7]香港华仁普蓝色)。当时大部分神父来自爱尔兰,而绿色为爱尔兰传统颜色。爱尔兰神父将校褛的颜色定为绿色,以纪念祖国。

同时,九龙华仁注重学生自行举办活动,很少依赖老师帮助。每年各个学生组织都举办不少活动,例如明爱卖物会(举办摊位,通常在11月举行)、周年音乐会(通常在5月举行,地点多为康文署辖下大会堂)及 Pop Music Night(由流行音乐社主办,通常在5月或7月举行)。

传统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及香港华仁书院的学生又称为“华仁仔”(英文名:Wahyanites)。两间华仁书院都很重视华仁精神和传统,有部分更返回母校任教,传承华仁精神。

学生会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学生会于1966年1月31日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是当年的总学长、现时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而当时的学生会只有九位内阁成员。其后学生会会长一直由总学长兼任。但自1971年开始,学生会的要职包括会长、副会长及秘书,不再由学校委派,而是由来自各班的学生评议会成员选出。到了1976年,学生会选举投票权扩展到所有中三或以上同学。2011年扩展到中二同学,2014年才扩大至中一同学,学生会由该年开始才由全校学生选出。

九龙华仁书院学生会的制度成熟,学生会宪章列明学生会功能及架构。学生会执行委员会由学生会会长,两名学生会副会长和十名部门主席组成,分掌不同范畴的学生事务。执行委员会架构如下:

  • 会长(President)
  • 内务副会长(Vice-President (Internal))
  • 外务副会长(Vice-President (External))
  • 总务秘书(General Secretary)
  • 财务秘书(Financial Secretary)
  • 编辑部主席(Chairman of the Publication Committee)
  • 文化活动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Committee)
  • 会社联络协进部主席(Chairman of the Liaison Board of Clubs and Societies)
  • 宣传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Publicity Committee)
  • 娱乐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Recreation Committee)
  • 社会服务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Social Service Committee)
  • 体育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Sports Committee)
  • 学生福利小组主席(Chairman of the Students' Welfare Committee)

在监察方面,设有学生评议会。成员来自各班两名代表,负责监察学生会,审核各项计划、财政预算及财政报告,亦包括修改宪章、选举执行委员会成员。

历届学生会

[编辑]

学生会(Students' Association)每年9月举行选举,于10月起服务至翌年9月。

年度 内阁
(粗体为该内阁于该年度的选举中落选)
1996年至1997年 箫邱李阁
1998年至1999年 雷黄莫阁
1999年至2000年 文盛道阁
2000年至2001年 达黄何阁
2001年至2002年 陈姜李阁
2002年至2003年 F4
2003年至2004年 恒文谦阁
2007年至2008年 The Link
2008年至2009年 李刘梁阁
2009年至2010年 The SOL'
2010年至2011年 Xpress
2011年至2012年 Polaris
2012年至2013年 Everest
2013年至2014年 Valions
2014年至2015年 Apollo
2015年至2016年 Volare(陈黄潘阁)
2016年至2017年 Chivalry
2017年至2018年 Anchora
2018年至2019年 Aspire
2019年至2020年 /(54sa)
2020年至2021年 Irenxia
2021年至2022年 Seeking Adventure
2022年至2023年 Intreveur
2023年至2024年 Ikigai

根据学生会宪章,如果竞选的学生会内阁落选,上届的学生会将选举进入下一个程序,接受有兴趣的学生自荐或由上届学生会挑选三名学生,得到校长同意后,需到学生评议会得到学生评议员通过。假如获得通过,该内阁便成功当选为新一届学生会内阁。

音乐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的音乐团体包括 Junior Choir、Intermediate Choir、Senior Choir、Chinese Orchestra、Chamber String Group、Senior String Orchestra、Wind Band、Symphony Orchestra、Pop Music Society 及 Piano Accompanist Group。

历届音乐协会

[编辑]
年度 内阁
2016-2017 Vinculum
2017-2018 Cadenza
2018-2019 Synergy
2019-2020 Tutti
2020-2021 Querencia
2021-2022 Apollony
2022-2023 Rapsodia
2023-2024 Catharsis

历届周年音乐会

[编辑]

每年音乐协会都会举办周年音乐会。

年份 名称
2015 Meilenstein
2016 Genesis
2017 Enlace
2018 Leidenschaft
2019
2020 (疫情下取消)
2021 Carpe Diem
2022 Renatus
2023 Concordia
2024 Sonore

校报

[编辑]

校报《华粹》(Signum)由九龙华仁书院学生会编辑部出版,收录校园新闻、学生投稿、专栏及社会知名人士专访。《华粹》总编辑由学生会编辑部主席担任。曾接受访问的社会知名人士包括立法会议员曾钰成余若薇汤家骅田北辰莫乃光叶建源杨岳桥毛孟静朱凯廸,天文台台长岑智明政府飞行服务队总监陈志培,资深演员曾江太极乐队吉他手邓建明(Joey Tang),流行乐队 Supper Moment,以及2020年度国际风景摄影师袁斯乐(Kelvin Yuen)。

历任学生会编辑部主席兼华粹总编辑

[编辑]
学年 学生会编辑部主席兼华粹总编辑
2015-2016 程子熙
2016-2017 连朗熹
2017-2018 简嘉俊
2018-2019 刘俊贤

校刊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每年由校刊编辑部出版校刊《华晖》(The Shield), 编辑部直属于学生会咨询委员会。五十六期前总编辑由学生会编辑部主席兼任,五十六期及以后由咨询委员会委任。校刊编辑部全由学生组成,编辑自主性极高,老师只担任顾问角色,甚少插手内容或排版;另设学生顾问,惯例由上届总编辑担任。

部分 简介
轮(the Cogwheels) 刊登每年各班班相及学生名单。
霎(the Sandglass) 纪录学校活动(如毕业礼、参与明爱卖物会等)及该年度学生得奖名单。
动(the Vigorous) 刊登每年体育校队合照,及纪录水运会、陆运会、学界水运会、学界陆运会或其他学界运动比赛。
乐(the Symphony) 纪录音乐协会所有活动。
牧(the Vineyard) 纪录公教联会所有活动。
耕耘(the Cultivation) 纪录学生会所有活动。
星宇(the Satellites) 刊登每年所有会社及制服团队合照及成员名单。
回眸(the Vision) 采访旧生会及其他旧生活动。
翰林(the Gemstone) 刊登现任或退休老师专访。
絮林(a Mosaic) 刊登所有其余学生活动,例如《华晖》周年报告、学生会征文比赛、学生大使报告等;每年内容迥异。

另外,自第五十六期《华晖》开始新加入《艺》(The Genre),刊登学生美术作品、海报、横幅、产品设计等等。

历任华晖总编辑

[编辑]

校方于每年9至10月委任总编辑,负责来年校刊之编辑工作;《华晖》多数于11月举行之毕业礼(Speech Day)派发。

期数 学年 总编辑 页数
38 1989-1990 吴彦璋(1989) 待查
39 1990-1991 郑子丰(1990) 待查
40 1991-1992 苏振国(1991) 待查
41 1992-1993 周致聪(1992) 待查
42 1993-1994 方 棋(1993) 待查
43 1994-1995 杜浩邦(1994) 504
44 1995-1996 邝子扬(1995) 288
45 1996-1997 罗俊辉(1996) 366
46 1997-1998 邓肇恒(1997) 待查
47 1998-1999 岑运亨(1998) 待查
48 1999-2000 何禹旃(1999) 338
49 2000-2001 陈旭龙(2000) 待查
50 2001-2002 谢立德(2001) 待查
51 2002-2003 彭子谦(2002) 待查
52 2003-2004 莫志斌(2003) 283
53 2004-2005 胡立基(2004) 223
54 2005-2006 谷春勤(2005) 281
55 2006-2007 方嘉俊(2006) 253
56 2007-2008 蔡宇轩(2007) 330
57 2008-2009 林沛熙(2008) 312
58 2009-2010 陈骏文(2009)、赵俊杰(2012) 272
59 2010-2011 江先曦(2010)、冯政淮(2013) 373
60 2011-2012 何广隽(2013)、陈冠杰(2014) 303
61 2012-2013 方子翘(2014)、锺卓桁(2015) 336
62 2013-2014 黄俊杰(2015)、董天沛(2015) 264
63 2014-2015 贝思崑(2016) 280
64 2015-2016 黄盛恒(2017) 290
65 2016-2017 连朗熹(2018) 300

成就

[编辑]

学术成就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属于香港补助学校议会成员学校,故被坊间称为香港教会主办的22间“传统名校”之一。[8]九龙华仁书院学术成绩优异。

公开考试成绩

[编辑]

在历届香港中学会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九龙华仁书院是产生最多会考“10A状元”及文凭试“7科5**状元”(在甲类科目中至少3个选修科及4个核心科获得5**成绩)的学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8位,其中7位会考“10A状元”及1位文凭试“7科5**状元”,排名全港第9。[9]

香港中学会考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状元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自1975年起于历届香港中学会考出产了6位9A状元及8位10A状元,成绩优异。

  • 1975年:9A状元:吴浩强[10]
  • 1979年:9A状元:江永家[11]
  • 1982年:9A状元:庄庆辉[12]
  • 1982年:9A状元:林大源[12]
  • 1988年:10A状元:卢文柱,该校首名10A状元,入读香港大学工学院,并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修读博士[13][14]
  • 1989年:9A状元:何子恒[15]
  • 1989年:9A状元:梁竞康[15]
  • 1991年:10A状元:胡振辉[16],获剑桥大学香港校友会菲腊亲王奖学金于剑桥大学修读法学,现为执业律师。
  • 1995年:10A状元:邓羽腾,升读哥伦比亚大学[17]
  • 1997年:10A状元:吕启中,获尤德爵士纪念基金海外奖学金及香港校友会联会奖学金,升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8][19][20]
  • 1998年:10A状元:雷绍麟,于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材料科学[21]
  • 1998年:10A状元:陈嘉辉[21]
  • 2003年:10A状元:施俊辉, 于斯坦福大学修读数学理学士及统计学理硕士,现任教育局副局长 [22][23][24]
  • 2003年:10A状元:郭子扬

杰出学生选举

[编辑]

九龙华仁书院自1986年起每年均举办杰出学生及亲善大使选举,从中五学生(2011年前为中六学生)中选出3名杰出学生及从杰出学生中选出学生中选出1名亲善大使与香港华仁书院代表一起赴海外探访当地华仁旧生会。2010-2011学年新旧学制交替时中五及中六各有3名杰出学生及1名亲善大使。

截至2023年(第38届),该校在香港杰出学生选举中,出产了1名杰出学生。[26]

旧生会

[编辑]

港九两所华仁书院均设有旧生会,并于美国东西岸、加拿大东西岸、澳洲英国新加坡中国内地设立分会, 方便侨居当地之师生联谊。

无国界网上聚会

[编辑]

2022年12月10日及11日, 港九两校联合举行《无国界兄弟情》网上聚会,现居世界各地的旧师生透过视像会议与在港之师长畅谈近况。一些旧生会海外分会更举办联谊活动配合, 让不同年代之师生聚首一堂。

著名校友

[编辑]

政治、公共事业及法律界

[编辑]

学术及教育界

[编辑]

商界

[编辑]

新闻、文化、广告、与出版界

[编辑]

影视创作、演艺界

[编辑]

医学界

[编辑]

建筑、城市规划、工程界

[编辑]

宗教界

[编辑]

圣依纳爵小堂

[编辑]
圣依纳爵小堂
天主教香港教区圣依纳爵小堂
地图
位置九龙油麻地窝打老道56号(华仁书院(九龙))
国家/地区 香港
所属宗派天主教
官方网站圣德肋撒堂网站
历史
创建日期1959年:建立
行政
堂区/牧区圣德肋撒堂区(九龙)
教区天主教香港教区

圣依纳爵小堂(英语:St. Ignatius Chapel),位于九龙油麻地窝打老道56号(华仁书院)。在1959年开始在主日举行弥撒,1964年至1988年属圣德肋撒堂区,1989年至1990年属黄大仙圣云先堂区,1991年属圣德肋撒堂区。

圣依纳爵小堂由著名建筑师陆谦受于1950年代建造,属现代主义风格。

弥撒及礼仪时间

[编辑]

弥撒

[编辑]
  • 主日弥撒:09:00(粤语)/10:30(英语)11:45 (普通话)
  • 耶稣圣心敬礼弥撒及圣体降福:每月首星期五20:00(粤语)

礼仪

[编辑]
  • 永援圣母敬礼:星期六07:55

牧职人员

[编辑]
  • 主任司铎:罗仕强神父

小堂主保

[编辑]
圣依纳爵·罗耀拉

圣依纳爵·罗耀拉(Ignacio de Loyola,受洗前名为:Íñigo López de Loyola,又称为伊格那丢)(1491年12月4日-1556年7月31日),西班牙贵族,是天主教耶稣会的创始人,也是天主教会圣人之一。他在罗马天主教内进行改革

电影取景

[编辑]

参阅

[编辑]

耶稣会中华省中学

[编辑]

耶稣会中华省小学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异国情鸳惊梦散”,《澳门日报》2017年02月03日。
  2. ^ Timeline of Wah Yan College Kowloo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10-01.
  3. ^ 黄宇和. 從海角到天涯 我的研究歷程. 联经出版公司. 2018: 53. 
  4. ^ Chop Suey - Wah Yan College Hong Kong memories
  5. ^ School Administration.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https://wyk.edu.hk/subject-offere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五十六号的星光——九龙华仁书院创校八十周年纪念册》(ISBN 962-672-403-X
  8. ^ 傳統名校中學. Schooland. 2024-08-30 [2024-08-30]. 
  9. ^ 文汇报. 歷屆「10優狀元」239人. 文汇报 (2010年8月4日) (文汇报). 2010-08-04 [202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九龙华仁书院. 80周年校慶紀念書刊《五十六號的星光》. 香港: 九龙华仁书院. 
  11. ^ 工商日报. 中學會考"狀元" 榜上九龍華仁江永家九科全優佔鰲頭. 工商日报 (1979年8月14日) (工商日报). 1979-08-14. 
  12. ^ 12.0 12.1 工商日报. 中學會考放榜 六位優秀考生 同獲九科A級. 工商日报 (1982年8月12日) (工商日报). 1982-08-12. 
  13. ^ 华侨日报. 中學會考昨日放榜. 华侨日报 (1988年8月11日) (华侨日报). 1988-08-11. 
  14. ^ Lo, Michael Man-chu, 197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2024-02-27 [2024-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9). 
  15. ^ 15.0 15.1 大公报. 九優狀元今屆廿一位為歷屆中學會考之冠. 大公报 (1989年8月10日) (大公报). 1989-08-10. 
  16. ^ 大公报. 本屆中學會考狀元榜. 大公报 (1991年8月8日) (大公报). 1991-08-08. 
  17. ^ 文汇报. 八會考生獲十優佳績. 文汇报 (1995年8月9日) (文汇报). 1995-08-09. 
  18. ^ 文汇报. 會考放榜 九名考生獲十優. 文汇报 (1997年8月8日) (文汇报). 1997-08-08. 
  19. ^ 尤德爵士纪念基金.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海外獎學金歷屆得獎者名單. 尤德爵士纪念基金.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香港校友会联会. 香港校友會聯會獎學金. 香港校友会联会.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21.0 21.1 大公报. 中學會考放榜狀元達十四人. 大公报 (1998年8月7日) (大公报). 1998-08-07. 
  22. ^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22976. 东周刊. 2012-11-07 [2022-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4).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文汇报. 應屆中學會考十七位狀元. 文汇报 (2003年8月7日) (文汇报). 2003-08-07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有關機構電話簿.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有关机构电话簿. 2022-12-12 [202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6). 
  25. ^ 东方日报. 取錄九名狀元 港大豐收. 东方日报 (2014年8月8日) (东方日报). 2014-08-08 [202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6. ^ 香港杰出学生选举. 歷屆獲獎學生. [2022-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27.0 27.1 九龍華仁書院本屆 畢業學生題名. 华侨日报. 1962-11-08: 14 [2022-04-08]. 
  28. ^ 九龍華仁書院 舉行畢業典禮. 华侨日报. 1964-01-30: 17 [2022-04-04]. 
  29. ^ Kevin Sinclair. Who's who in Hong Kong 4. Who's Who in Hong Kong Ltd.、Asia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Ltd. 1988: 353-354. 
  30. ^ 青年互救運動 應予全面展開. 华侨日报. 1958-11-19: 13 [2022-05-01]. 
  31. ^ 青年太空物理學家 馮戩雲博士榮歸. 华侨日报. 1966-08-27: 15 [2022-04-02]. 
  32. ^ 英文中學會攷放榜. 华侨日报. 1965-08-04: 19 [2021-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3. ^ 香港基督徒口述及文獻史研究.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数码及多媒体服务组及宗教及哲学系. [2020-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 ^ 英文中學會攷及格名單. 华侨日报. 1953-07-29: 5 [2023-07-17]. 
  35. ^ Founding Members of Wah Yan One Family Foundation. Wah Yan One Family Foundation. [2024-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36. ^ 卢子健、何安达. 香港人名錄. 天地图书. 1994: 603. 
  37. ^ 全民自我檢測|INDICAID 妥析快速抗原測試 美國 FDA 緊急使用授權. 香港01. 2022-02-22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8. ^ Kevin Sinclair. Who's who in Hong Kong 4. Who's Who in Hong Kong Ltd.、Asia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Ltd. 1988: 42. 
  39. ^ 卢子健、何安达. 香港人名錄. 天地图书. 1994: 511. 
  40. ^ 小學會考及格生 獲升各中學名單. 香港工商日报. 1961-07-29: 10 [2023-09-24]. 
  41. ^ 《哪一天我們會飛》場景遊. 电影朝圣. 2017-05-25 [2018-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学校网站

媒体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