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子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伯颜子中(14世纪?—1379年),元朝文学家、政治家,南昌进贤人。西域人后裔。

伯颜子中的祖先为西域人(可归为色目人类),其祖父任官至江南,于是定居进贤。自幼热爱汉文典籍,曾参加科举考试,然皆落榜。曾任南昌东湖书院山长,后升为赣州总管府经历、行省参知政事、都事。后在福建兵败于廖永忠,被廖释放。元亡后仍不肯降明,服毒而死[1]。其诗作出色,善用诗歌抒写思想情感。著《子中集》,收入《元诗选》。

参考文献[编辑]

  1. ^ 明史》(卷一百二十四):“子中,其先西域人,后仕江西,因家焉。子中明《春秋》,五举有司不第,行省辟授东湖书院山长,迁建昌教授。子中虽儒生,慷慨喜谈兵。江西盗起,授分省都事,使守赣州,而陈友谅兵已破赣。子中仓卒募吏民,与斗城下,不胜,脱身间道走闽。陈友定素知之,辟授行省员外郎。出奇计,以友定兵复建昌,浮海如元都献捷。累迁吏部侍郎。持节发广东何真兵救闽,至则真已降于廖永忠。子中跳坠马,折一足,致军前。永忠欲胁降之,不屈。永忠义而舍之。乃变姓名,冠黄冠,游行江湖间。太祖求之不得,簿录其妻子,子中竟不出。尝赍鸩自随,久之事浸解,乃还乡里。洪武十二年诏郡县举元遗民。布政使沈立本密言子中于朝,以币聘。使者至,子中太息曰:“死晚矣。”为歌七章,哭其祖父师友,饮鸩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