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保民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民堂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新北市瑞芳区瓜山里金光路117号
主神神农大帝 (陪祀神)孚佑帝君、天上圣母、关圣帝君、福德正神等诸神
例祭农历四月二十五、二十六 神农大帝圣诞
庙格神农庙
领导相关人物:赖石松(或称赖石贵)
建立时间1932年

保民堂,位在台湾新北市瑞芳区瓜山里金光路117号,为主祀神农大帝的庙宇,金瓜石地区居民亦称之为仙公庙,庙旁有兰阳登山步道,可通双溪公路。

庙宇沿革[编辑]

赖石松(或称赖石贵)[1] 于1932年以草堂形式居家供奉神农大帝,先搬迁到五寮仔,又再辗转到瓜山里的大树下,庇佑金瓜石矿工平安。1965年由时任瓜山里里长的张文荣发起信徒募捐,于现址建庙。1989年因堂宇空间不足,经神农大帝鸾示,庙方以5年时间计划扩建,逐步加建偏室、花园、图书室、幼稚园及戏台等设施。[2]

祭祀神祇[编辑]

一楼供奉孚佑帝君天上圣母观音佛祖五营将军福德正神地藏王菩萨文昌帝君关圣帝君中坛元帅济公等神明,二楼青云殿主祀神农大帝,曾经有媒体报导,保民堂在1989年扩建后,重新雕刻在神农大帝左右两侧陪祀的童子神像貌似连战宋楚瑜[3],另祭祀恒侯大帝、八卦祖师等神明。[1]

在台湾民间信仰里,神明通常有许多称谓,常见的神农名称有神农大帝、五谷仙帝、五谷王、粟母王、五谷先帝、先帝爷、神农仙帝、开天炎帝、先农、先帝爷、药王、药仙、五谷仙、大帝、田祖、田主、老祖等等。[4] 有学者认为保民堂的主祀神为左手结道指、右手持长剑、肤色黑色者为药王仙公,[1] 金瓜石居民也称保民堂为仙公庙。

保民堂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五、二十六举办神农大帝圣诞。[5]

扶鸾与药签[编辑]

保民堂的鸾堂信仰起始于赖石松(或称赖石贵),至今除了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扶鸾之外,庙方不定期进行扶鸾,以解决民众私人问题寻求神谕办事,着重在神迹的展现,例如强调对疾病的医治、编写药簿。[1][6]

庙宇药签是过去在医疗资源不足的生活情境下,结合中药材、信仰、民俗,向神明请求医病解方的民间医疗方式。[7] 保民堂主神为神农大帝,具有医疗神的信仰性质,在二楼青云殿设有药签,民众可向神农大帝掷筊求取药签,将签号告知保民堂执事,由执事翻阅“药簿”告知内容,[1]“药簿”是以扶鸾方式记录编订成册,分为男科、女科、小儿科三种。[6]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2014)。金瓜石地区宗教信仰与聚落关系发展关系之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委托单位:新北市立黄金博物馆。
  2. ^ 保民堂. 内政部全国宗教资讯网.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中文(台湾)). 
  3. ^ 黄福其. 這座廟 仙童貌似連宋. 联合晚报 (联合报系). 1999年3月29日第3版 (中文(台湾)). 
  4. ^ 施保夙(2007)。台湾神农信仰研究。国立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国语文硕士论文。第86页。
  5. ^ 全國孝院宮廟基本資料 (PDF). 台北市: 内政部. 2010年 [2022-05-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7-19). 
  6. ^ 6.0 6.1 中国科技大学(2010)。金瓜石地方矿业史研究调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委托单位:新北市立黄金博物馆。
  7. ^ 颜美智。苏奕彰。. 臺灣廟宇藥籤之中醫文獻初探。 (PDF). 中医药杂志. 2014年12月, 第25卷 (S期): 第275-293页 [2021-07-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7-12).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