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号潜艇救援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8年,公社号潜艇救援船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
历史
 俄罗斯帝国海军 俄罗斯共和国海军 苏维埃俄国海军  苏联海军 俄罗斯联邦海军
舰名 公社号
舰名出处 沃尔霍夫河
下订日 1911年12月30日
获赠日 1912年5月5日
建造者 圣彼得堡普提洛夫公司
动工日 1912年11月12日
下水日 1913年11月17日
服役日 1915年7月14日
更名 沃尔霍夫号潜艇母舰(1912年11月-1922年12月31日)
母港 塔林列宁格勒塞瓦斯托波尔
目前状态 受损
技术数据(建成)[1]
排水量 3,100长吨(3,100公吨) 满载
全长 96米(315呎0吋) o/a
全宽 18.57米(60呎11吋)
吃水 3.65米(12呎0吋)
深度 8.4米(27呎7吋)
动力来源 2 × Felser 6缸柴油发动机, 600 hp(447 kW)
乘员 99(满载);11名军官、4名指挥、60名水手和24名潜水员(1915年)、23人(2009年)

公社号潜艇救援船(俄语:Коммуна罗马化:Kommuna),1912年至1922称为沃尔霍夫号潜艇母舰(俄语:Волхов罗马化:Volkhov),是一艘在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服役的潜艇救援船,曾为潜艇母舰。公社号为一艘双壳双体船,于1912年11月在圣彼得堡的普蒂洛夫公司(现为基洛夫工厂)以沃尔霍夫号的名称建造。该船于次年下水,并于1915年7月14日开始服役。沃尔霍夫号于1922年12月31日更名为公社号。

公社号在1917年俄国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俄罗斯帝国海军苏俄苏联海军服役,目前其仍在俄罗斯海军服役[2]。公社号是俄罗斯海军最古老的舰船,也是世界上实际服役和执行战斗任务的最古老舰船[3][注 1]

历史[编辑]

沃尔霍夫号[编辑]

1913年11月17日,沃尔霍夫号在普提洛夫造船厂下水

1909年6月,俄罗斯西伯利亚舰队鲻鱼号潜艇指挥官瓦西里·梅尔库绍夫海军上校提出为潜艇艇员的需要建造一艘专业救援打捞船的想法,其提议以德意志帝国海军火神号打捞船为原型开发。建议获俄罗斯帝国海军总参谋部接纳,建造该船的合同由普蒂洛夫公司赢得,该公司于1911年12月30日收到造船总局的第3559号命令,并于1912年5月5日签订建造合同。该船于1912年11月12日在海军建筑师N·V·莱斯尼科娃的监督下建造[1]。1913年11月17日,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三女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为该船主持下水礼,成为该船的担保人,并以纪念《圣经》中之贤士为名的沃尔霍夫河,命名该船为沃尔霍夫号。此后,玛丽亚公主的肖像便一直在船上的病房悬挂,直至现在[4]。沃尔霍夫号于1915年7月15日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1]

一些消息来源声称,沃尔霍夫号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可锻造船钢,绰号“普蒂洛夫钢”,据称其制造方法随后失传,并且由于这种钢,即使该船在下水一百年后,船体结构依旧状况良好[5]。据俄罗斯国家海军档案馆的专家称,这些传言毫无根据。沃尔霍夫号的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当时的标准西门子-马丁钢(现代惯称为平炉钢,而这种铸钢工艺是由卡尔·威廉·西门子皮埃尔-埃米尔·马丁发明的)[6]俄罗斯航太专家进行研究发现,沃尔霍夫号船体钢材的高防腐性能很可能是在造船过程中通过发蓝而获得的[7]

沃尔霍夫号的第一个母港位于塔林,其被用作潜艇母舰,运送多达10枚备用鱼雷、50吨燃料,还提供可容纳多达60名潜艇艇员的船舱。其为俄罗斯潜艇以及英国E级潜艇C级潜艇提供服务[1]

沃尔霍夫号成功打捞AG-15号潜艇

沃尔霍夫号在1917年夏天首次出动,成功打捞了在奥兰岛沉没的俄罗斯帝国海军美国荷兰级潜艇AG-15号潜艇[1]。这一事件被海景画家阿列克谢·诺维科夫-普里博伊所著的《潜艇》收录,其中以“圣人”来描述沃尔霍夫号:

……“圣人”要去某个地方。这是一艘双船,从远处看类似于一座有两只公牛的铁桥。它拥有强大的水下起重机。它仅在战争期间才现身于光天化日之下,专门用于拯救死去的潜艇。“圣人”进入了一场大突袭并继续前进。我用眼睛跟随着它,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沉闷的猜测,许是海中的某个地方发生了不幸。

1917年10月7日儒略历1917年9月24日],俄罗斯帝国海军酒吧级潜艇独角兽号潜艇在航行事故中沉没于海底13.5米(44呎)处,沃尔霍夫号成功将独角兽号打捞[1]

公社号[编辑]

从1917年底开始,沃尔霍夫号参加了俄国内战,在苏俄波罗的海舰队的潜艇旅服役,于苏联成立后的1922年12月31日更名为公社号。在新名字之下,公社号继续在波罗的海服役,其扑灭了蛇号潜艇的火灾,并捞起了隼号艇和红军军人号船。1928年中期,公社号将1919年6月沉没在芬兰湾英国潜艇L55号潜艇从62米(203呎)的深度捞起,然后苏联海军将L55号潜艇用作列宁涅茨级潜艇的原型。公社号继续充当救援和修理船,还打捞过一艘拖船、一艘鱼雷艇和一架坠毁的飞机[1]

1933年4月至6月,公社号打捞1931年5月22日失事的苏联海军工人号潜艇,将其从80米深的海底捞起。公社号这一次打捞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是首次从80米的深度营救如此吨位的潜艇,而公社号原本设计的打捞深度只有55米。1935年7月25日,在一次训练演习中,马拉号战列舰布尔什维克号潜艇相撞沉没,公社号负责将之打捞[8]

在1941年6月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后,公社号以列宁格勒为母港,虽被轰炸损坏,但在整场围城战中继续服役。1942年3月,公社号从拉多加湖打捞出4辆K-V坦克、2辆拖拉机和31辆汽车,这条冰路被称为“生命之路”,是列宁格勒唯一的补给路线。同年,其还修理了六艘苏联M级潜艇,以及打捞舒卡411号潜艇、奥斯特拉号拖船、工作大篷车和水瓶座2号 ,以及其他几艘船。1943年2月,公社号的船员被派往伏尔加河,在那里他们找到了伊万号拖船和一架伊尔-2攻击机。1944年,公社号共打捞沉船14艘,共11767吨,修船34艘。围城战结束后,全体船员获授予保卫列宁格勒奖章。战后这艘船继续服役,1954年公社号进行了改装,发动机被更现代的荷兰发动机取代。1956年11月,其找到M-200号潜艇,并于1957年10月打捞了M-256号潜艇[1]

1967年,公社号从波罗的海航行到黑海,耗资1100万卢布改装以搭载潜水器。1974年,公社号配备了一艘搜索2型AS-6潜水器,并于1974年12月15日创下了2,026米(6,647呎)深度的记录[1]。1977年,公社号用于搜寻在1,700米(5,600呎)深,在高加索地区坠毁并沉没的苏-24战斗轰炸机[2]。1984年,公社号打算搁置并转移到俄罗斯科学院。然而,该转移被取消了,其被彻底清空,在返回海军服役之前进行彻底的改装。1999年,公社号从“打捞船”重新指定为“救援船”[1]

2009年10月,公社号收到了英国制造的潜艇救援潜水器“惹火加”,能够在1,000米(3,300呎)的深度下作业[9]。自2012年1月起,公社号成为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救援船支队的成员[1]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2022年4月,公社号在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沉没后部署事故水域[10]。莫斯科号距乌克兰敖德萨海岸80哩(130千米)处沉没,水深45至50米(148至164呎)[11][12]。莫斯科号是一体沉没的,因此将其捞出水面不可行。据报导,公社号将协助回收外国势力可能感兴趣的武器、尸体和其他敏感材料[13][14]

根据乌克兰的消息来源指,2024年4月21日,他们使用一枚海王星导弹击中该船,当时公社号正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其时俄罗斯已将大部分船只移出塞瓦斯托波尔,停泊在超出乌克兰的导弹射程的范围,而公社号是少数仍然留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罗斯海军船舶之一[15]

注释[编辑]

  1. ^ 1797年下水的宪法号护卫舰仍然在海上航行,并由美国海军管理,但其最后一次行动是在1814年,并在1881年12月14日退役;巴拉圭卡布拉尔船长号炮艇于1908年下水,尽管仍在服役中,但其主要只用作巴拉那河上的驻地。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судно 'Коммуна' Чер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Rescue ship 'Kommuna' Black Sea Fleet"). flot.sevastopol.info. 2013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3) (俄语). 
  2. ^ 2.0 2.1 Makarov, Dmitry. Судно-долгожитель отметило 95-летие ("Rescue-ship celebrates 95th anniversary"). gazeta.sebastopol.ua. 2010-07-13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4) (俄语). 
  3. ^ Николай Долгачёв. У спасателей Чер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России появилась «Пантера». Вести.ру. 2010-12-19 [201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俄语). 
  4. ^ Андрей Киреев. "Коммуна": царский пароход и подводные дроны. crimea.ria.ru. 2018-04-11 [2022-04-26] (俄语). 
  5. ^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судно «Коммуна». www.kchf.ru.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俄语). 
  6. ^ Виталий Юрганов.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судно «Коммуна». 100 лет в составе ВМФ России. Флот — XXI век. Blackseafleet-21.com. 2015-07-16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2) (俄语). 
  7. ^ Марина Сизова. Вечная «Коммуна» несёт вахту в Чёрном море уже более 100 лет. 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газ). 2019: /. ISSN 0233-433X. 
  8. ^ СС "Коммуна" ("Волхов"): сто лет в строю. rgavmf.ru.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俄语). 
  9. ^ Dolgačëv, Nikolai. Вести.Ru: У спасателей Чер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России появилась 'Пантера' ("BBC News: The Russian 'Panther' unveiled in the Black Sea Fleet"). vesti.ru. 2010-12-19 [201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俄语). 
  10. ^ Russia Deploys Unusual 110-Year-Old Ship To Investigate Moskva Wreck. hisutton.com. [2022-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5). 
  11. ^ Ukraine round-up: Russia admits Moskva ship losses for first time. BBC. 2022-04-22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8) (英语). 
  12. ^ Moskva wreckage declared item of Ukrainian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BBC. 2022-04-22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5) (英语). 
  13. ^ The Russians Appear To Be Sending A Deep-Diving Submersible To The Wreck Of The Cruiser 'Moskva'. Forbes. 2022-04-22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6) (英语). 
  14. ^ Russia's 110-Year-Old Salvage Ship Deploying To Moskva Wreck: Report. The Drive. 2022-04-22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6) (英语). 
  15. ^ Ukraine hit the oldest ship of the Black Sea Flee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Communa" in Crimea — online.ua. news.online.ua. 2024-04-21 [2024-04-2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