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冠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冠礼,又称元服,是中国朝鲜越南日本传统的成年礼,于男子20岁时举行,与之相对应的女子成年礼被称为笄礼,一般在女子15岁时举行。

历史

[编辑]

冠礼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又名“入社礼”)演变而来。《仪礼》17篇的第1篇就是《士冠礼》,足见冠礼的重要程度。《朱子童蒙须知》中提到过孩童的礼教由冠礼、服饰开始,在冠礼之前,“衣不帛襦裤”,年满二十岁后方可以裘帛为衣。[1]冠礼是华夏礼仪制度之首,又称成人礼,是对汉人进行礼教的开始。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礼,王公年及十五而冠,周文王十二岁而冠,鲁襄公十二岁而冠。《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仪式

[编辑]

中国、朝鲜、越南

[编辑]

冠礼通常在祖庙中举行,主持者为受冠者的父亲,主要步骤有[2]

  • 卜筮(占卜):根据《礼记·冠义》所述:“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意即通过占卜可以决定冠礼举行的日期和参与冠礼的宾客。
  • 挽髻:将受冠者的头发聚束于头顶挽成发髻,此项多由辅佐加冠的来宾完成。
  • 加冠:由来宾中有威望的人遵循一定的步骤给受冠者戴冠,加冠者人选由占卜结果决定。

加冠完毕后,负责加冠的来宾会授予受冠者“表字”,这是亲友们根据其“”的字义而取的别名。“冠而字之”以后,整个冠礼就算基本结束了。

进行冠礼时,依照身份地位,士大夫三加,即加冠三次,而三公诸侯四加,需要加冠四次。

朱熹家礼:少年男子十五至二十皆可冠)

士大夫三加的流程:

  1. 定冠期(决定行冠礼的日期)。
  2. 戒宾(行冠礼的前三日,主人祭告祖先于祠堂)
  3. 宿宾(行冠礼的前一日,陈冠服等,主人以下序立)。
  4. 宾至(迎宾,升堂)。
  5. 宾揖将冠者。
  6. 初冠(就席为加冠者加冠巾)。
  7. 初冠者适(回)房服深衣纳履出。
  8. 再冠(加帽、服革带、系鞋带)。
  9. 三冠(襆头戴冠)、公服、革鞋、纳鞋。
  10. 醮:执笏若襕衫纳鞋。
  11. 宾字冠者(取字)。
  12. 出就次(受冠者复出)。
  13. 礼(受冠者向主人、加冠者行礼)。
  14. 冠者遂出,见于先生及父之执友(冠者到祠堂外,向观礼者行鞠躬礼)。
  15. 礼成。
  16. 宴宾。

注:此处的“主人”指的是冠礼的主持者。

日本

[编辑]

日本古代多次派遣使节团学习中国制度,仿效并返国在贵族阶层推行中国的冠礼仪式,依汉语称为“元服”。后来因为战乱等因素,逐渐调整为具有本土风俗特色的元服仪式。近现代日本历经西方文明的冲击后,元服礼融入庶民社会,在当代演变为20岁在大学、神社里举行的大型和服成年礼。

琉球

[编辑]

元服这一成人礼,于17世纪由向象贤引入琉球,与传统的结欹髻礼(日语:カタカシラ結イ)结合。后来“元服”和“结欹髻”则变成同义词。

服饰

[编辑]

中国

[编辑]

周制士大夫三套加冠汉服如下:

步骤 意义 服名 首服 上衣 下裳 蔽膝 足衣 足饰
始冠 士朝服 冠弁 玄冠(缁布冠) 玄端 玄裳/黄裳/杂色裳 缁色麻布带 雀头色 黑屦 青色
再加 视朔之服 皮弁 皮弁冠 缁麻衣 白素裳 缁色麻布 素带 白屦 缁色
三加 祭服 爵弁 爵弁冠 玄衣 𫄸裳 缁色熟绢 雀头色熟牛皮 𫄸屦 黑色

明代士庶三套加冠汉服如下:

步骤 服名 首服 足衣
始冠 深衣 幅巾 大带 素履
再加 襕衫 儒巾 玉带 皂皮靴
三加 公服 展脚襆头 玉带 皂皮靴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2. ^ 传统礼仪之成年礼-冠礼. 中国未成年人网. [201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冠礼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