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恺 (南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宜阳王
南朝宋宗室
姓名刘恺
景穆
封爵宜阳县开国侯→宜阳县王
逝世454年
杨州丹杨郡江宁县

宜阳王刘恺(5世纪—454年),字景穆彭城郡彭城县人,南朝宋南郡王刘义宣第二子。

生平[编辑]

刘恺出生后,被伯父宋文帝养于宫内,受到的宠爱与皇子等同。十岁时,以王子例封宜阳县开国侯,食邑千户。起家为建威将军、南彭城二郡太守。后迁步兵校尉,转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领长水校尉

元嘉三十年(453年),刘劭弑父篡位,以刘恺为散骑常侍。不久,宋孝武帝即位,以刘恺为秘书监,未拜即迁任辅国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同年六月辛未(7月21日)[1],刘恺又转任五兵尚书[2],进封南谯郡王,因被南郡王刘义宣固辞而降为宜阳县王[3]

孝建元年(454年),南郡王刘义宣起兵造反[4]。消息传至建康后,刘恺穿妇人衣逃出尚书寺,投奔临汝公孟诩。孟诩遂在妻子的房间内挖地窟以窝藏刘恺。事情败露后,刘恺被收付廷尉[5],然后在江宁墓所被赐死[6]

参考文献[编辑]

  1. ^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辛未,改封南谯王义宣为南郡王,随王诞为竟陵王,义宣次子宜阳侯恺为宜阳县王。”
  2. ^ 《宋书·卷六十八·列传二十八》:“恺字景穆,生而养于宫内,宠均皇子。十岁,封宜阳县侯。仍为建威将军、南彭城沛二郡太守。迁步兵校尉,转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领长水校尉。元凶以恺为散骑常侍。世祖以为秘书监。未拜,迁辅国将军、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其年,转五兵尚书,进爵为王。”
  3. ^ 《宋书·卷六十八·列传二十八》:“封次子宜阳侯恺为南谯王,食邑千户。义宣固辞内任,及恺王爵……降恺为宜阳县王。”
  4. ^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二月庚午,豫州刺史鲁爽、车骑将军江州刺史臧质、丞相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兖州刺史徐遗宝举兵反。”
  5. ^ 《宋书·卷六十八·列传二十八》:“义宣反问至,恺于尚书寺内,著妇人衣,乘问讯车,投临汝公孟诩。诩于妻室内为地窟藏之,事觉,收付廷尉,并诩伏诛。”
  6. ^ 《宋书·卷六十八·列传二十八》:“恺、恢、惔、惇并于江宁墓所赐死”
中国爵位
新头衔
南朝宋宜阳县王
453年-454年
封国被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