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香苏散
外观
加味香苏散 | |
---|---|
源自 | 《医学心悟》 |
剂型 | 散剂 |
组成 | |
紫苏叶 | 5克 |
陈皮 | 4克 |
香附 | 4克 |
甘草 炙 | 2.5克 |
荆芥 | 3克 |
秦艽 | 3克 |
防风 | 3克 |
蔓荆子 | 3克 |
川芎 | 1.5克 |
生姜 | 3片 |
功用 | |
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 | |
加味香苏散为一中医方剂名称,温辛解表剂。以现代的话语来说,主要治疗于感冒以及因感冒所伴随的一些症状,如头痛、咳嗽、流鼻涕、鼻血以及肠胃胀气等征候。
主治
[编辑]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头痛项强,鼻塞流涕、或流鼻血,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1]
方剂组成
[编辑]紫苏叶(5克)、陈皮(4克)、香附(4克)、甘草炙(2.5克)、荆芥(3克)、秦艽(3克)、防风(3克)、蔓荆子 (3克)、川芎(1.5克)、生姜三片。
出处
[编辑]本方出自《医学心悟》卷二,该书对于本方之用法,有如下之陈述:[注 1]
- 霜降以后,天令严寒,感之而即病者,正伤寒也。其症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身体痛。但脉浮紧、无汗为伤寒;脉浮缓、有汗为伤风。寒用麻黄汤,风用桂枝汤。予以“加味香苏散”代之,随手而愈。
- 衄者,鼻中出血也。寒气初客于经,则血凝滞而不行,何得有衄?今见衄者,是寒邪将散,荣血周流,病当解也。古人谓血为红汗是也。然衄症亦有表里之殊,寒邪在经,头痛发热而衄者,表也,宜微汗之,“加味香苏散”主之。[2]
辨症要点
[编辑]- 本方用于伤寒或伤风之症,故有发热恶寒、脉浮紧、无汗之伤寒症或是恶寒、脉浮缓、有汗之伤风症。其亦伴随着有头项痛、腰背紧、或全身酸痛之症状。
- 若流鼻血系因寒邪所致者,亦可用本方。
方义
[编辑]- 紫苏叶、荆芥可以发汗
- 防风、秦艽、蔓荆子可以袪湿止痛
- 香附、陈皮调和胃气,治疗腹胀
- 川芎活血
- 生姜助发汗
- 甘草和中
注释
[编辑]- ^ 《医学心悟》为清代雍正时期名医程国彭之著作,全书五卷及附录《外科十法》一卷。
参考资料
[编辑]- ^ A+醫學百科:加味香蘇散詞條.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医学心悟》。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