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十供
商周十供亦称“商周十器”,是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距今三千年左右。1771年,乾隆帝为表对孔子崇敬,赐给孔府用于国祭。包括商代的“木工册”鼎(也叫木(工)鼎)、“册父乙”
断代争议
[编辑]这套青铜器习称“周十供”或“十供”。经专家多次审定,其中“木工册”鼎、兽面纹觚、“册父乙”卣为商代青铜器,其余六件为周朝,牺尊为宋仿(存疑)。[1]随着近年来考古学家的鉴定,最终确定这套文物名为“商周十供”。
历史
[编辑]赐给孔府
[编辑]为维护统治,历朝皇帝都尊崇孔子、推崇儒学,常驾临曲阜祭孔。到曲阜祭孔的帝王共十二位,始于西汉汉高祖刘邦,至清高宗乾隆[3],其中乾隆次数最多(有七到九次多种说法)[a],据《孔府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即位后曾八次亲祀孔子,分别为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并御书孔庙、孔府、孔林主要的门坊、匾联,从孔庙外墙的“万仞宫墙”到大成殿内的“与天地参”匾联,无不彰显出乾隆皇帝尊孔的虔诚。[3]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2月,不同以往,乾隆第六次曲阜祭孔场面宏大,其母崇庆皇太后同行,且正值皇太后八旬大寿。曲阜的大路两旁修接驾亭、搭戏台,衍圣公孔昭焕率所属官员、族人一百多人,庙户二百多人出城远迎。乾隆到孔庙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向孔子行三跪九叩头大礼,命大学士于敏中祭崇圣祠,同时发现孔庙中所陈祭祀礼器多为汉代所造,不足以显示孔子“帝师”身份。于是乾隆仿照曾颁赐给京师太学“周范铜鼎尊等十事”,同样颁赐阙里孔庙,[4]特令将皇宫内府所藏的商周铜器挑出十件赐给孔府,以“供列庙庭”。[1]衍圣公孔昭焕叩谢领赏,感激涕零。此后,孔府以御赐“商周十供”为无上荣耀,敬谨收藏于礼器库[b]内秘不示人,祭祀则恭陈于大成殿中。[c]
屡遭大乱
[编辑]“商周十供”18世纪初一直保存在礼器库(专门用来存放祭祀礼器的内库),后衍圣公将其移入孔府[5],在孔府保存的200余年里,“商周十供”历尽患难艰险。 光绪十一年(1885年),孔府失火,多亏戏班子在前上房唱戏,武生翻跟头上后堂楼救出“十供”。为妥当保存,清末孔府令三代府内医师刘梦瀛协助衍圣公孔令贻保管“十供”。
1937年,日军侵占曲阜,多次居心叵测地询问“十供”的下落,当时府内代理奉祀官孔霅光说:“十供让奉祀官孔德成离开曲阜时带走了。”实际上“十供”已迁埋至后堂楼地下。1948年,解放军进攻山东,国民党撤退时,孔府总管家孔灵叔奉奉祀官孔德成之命将“十供”及其他古物运往兖州,暂存天主教堂,准备南逃。由于解放军围困兖州,切断了南段铁路,火车不通,十供才没有被运走。不久兖州、曲阜相继解放,十供被收至省文管会。1949年3月,曲阜成立了古物保管委员会,隶属省文管会。1952年10月,毛泽东来曲阜视察前,省政府决定“曲阜的东西归还曲阜保管”,十供被运回曲阜。后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现在入藏孔子博物馆。
介绍
[编辑]“商周十供”典俗古朴的造型及清楚精美、富有光泽的纹饰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锻造优良、纹饰图案丰硕多彩、造型华丽堂皇、雍荣华贵。每一供原或无盖或无座,后乾隆吩咐内务府造办处配底座和盖子,并在座上都刻款篆文“乾隆御赏”。共2件盛酒器、1件饮酒器、3件烹煮器、4件盛食器[6],重量在2.1千克至5.6千克之间[7]。
名称 | 展出名 | 用途 | 年代 | 外形 | 铭文 | 光泽 | 配座 |
---|---|---|---|---|---|---|---|
“木工册”鼎(也叫木工鼎、木鼎) | “木工册”款兽面纹铜鼎 | 烹煮器 | 商代 | 青铜质,圆口鼓腹,立耳圜底,三柱形足。口沿下(鼓腹上)饰六组兽面纹,下腹素面无纹饰。三个柱形足上部与器底承接处饰兽面纹,腹底部有三条范铸留下的合缝。 | 器内腹壁有两行铭文,共七字,文曰:“作父戊鼎,木工册。”[8] | 通体温润光泽,遍生碧绿翠斑 | 下配紫檀木座。 |
兽面纹觚(也叫亚弓觚、亚尊) | 兽面纹铜觚 | 盛酒器 | 商代 | 青铜质,圆筒形,侈口,收腹,喇叭形高圈足。腹部与圈足由四道扉棱等分,其间饰乳丁兽面纹;颈下部与腹、腹与圈足以两道凸弦纹相隔,颈部素面。圈足上缘有两个十字镂孔。 | 圈足内壁铸有铭文,释作“亚弓”[9](原认为为“亚尊”,因此亦称“亚尊”) | 遍体朱紫,温润光泽 | 紫檀木座 |
四足方鼎(也叫四足鬲、方鼎) | 双立耳方形四足铜鬲 | 烹煮器 | 周代 | 口长径21.5厘米,短径16.5厘米;高24.5厘米,重5.6千克。青铜质,长方形,剑口,平折沿,双立耳,腹微鼓,下有四蹄形足。器腹一周饰有八个凸起的矩形图案。器底有四条内凹弧线相交而成的长方形合范铸印迹。[10] | 遍体红绿斑彩,温润光泽。 | 清代配镂空玉钮紫檀木盖和木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四足鬲”。 | |
饕餮(tāo tiè)纹甗(yǎn)(也叫饕餮甗) | 饕餮纹双立耳铜甗 | 蒸饭的烹煮器 | 周代 | 青铜质,上甑下鬲,连铸。甑为侈口,双立耳,腹直深,底有十字形箅孔。鬲分裆,上部母口,圆形柱足三。甑口沿下饰一周乳丁云雷纹,腹部素面。鬲腹饰三个浮雕饕餮纹[11]。 | 清代配玉钮木盖,檀木座。 | ||
牺尊 | 铜牺尊 | 盛酒器 | 周代 | 青铜质,羊形(或认为通体为小牛形),双耳向后竖立,身体肥壮,短尾,腿较粗壮,四蹄形足。背上有一小椭圆形盖,可开合,酒自牛背注入,由牛口倾出。器身素面无纹饰。[12] | 通体温润,暗黄如玉,由于传世年深日久,因氧化出现红斑,美丽壮观。 | 清代配镶雕玉虎牌檀木座,座面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牺尊”[7]。 | |
“册父乙”卣(yǒu)(也叫父已卣、册卣) | “册父乙”卣 | 盛酒器 | 商代 | 口长径14.5厘米,短径11.3厘米;高33厘米、宽25厘米、重5.3千克。青铜质,椭圆体状,口颈微敛,鼓腹下垂,圈足外撇,有盖,菌状盖钮。器、盖为子母口,器腹两侧有环耳,衔绳纹提梁,口沿下饰一周菱形雷纹,中间浮雕一兽首,腹部素面,圈足饰两道凸弦纹。 | 器盖内壁和器底内壁竖行对铭三字,文曰:“册父乙”。 | [13]器物铜色泛红,为传世久远所致。 | 清代配紫檀木座,座上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册卣”。 |
“伯彝”簋(也叫伯彝、伯簋) | “伯彝”款兽面纹铜簋 | 盛五谷的盛食器 | 周代 | 口径23.2厘米,底径14.8厘米,高15.7厘米,重2.1千克。青铜质,呈杯形,侈口,圆腹,圜底,圈足。腹有二兽首象鼻耳,垂珥。器腹纹饰以带纹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部饰四组变形兽面纹,下部饰两组变形兽面纹。圈足饰四组变形兽面纹 | 器内底壁铸有四行铭文二十字,可辨者六字,文曰:“伯作尊彝用(缺字不详)永(缺字不详)。”[14]缺盖 | 清代配雕龙斑纹玉钮、檀木盖和檀木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伯彝”。 | |
夔龙纹簠(fǔ)(也叫宝簠) | 夔龙纹簠 | 盛五谷的盛食器 | 周代 | 口长径28.5厘米,短径22.0厘米;高8.6厘米,重3.4千克。青铜质,长方形,口外侈折沿,兽首形双耳,腹斜收,下有四矩形短足,口沿下饰一周乳丁云雷纹,器腹饰顾首夔龙纹。 | 器内底铸有三行铭文,共十一字,文曰:“□自作□簠,其子孙永宝用。”[15]缺盖。 | 刻“乾隆御赏”四字,座底刻“周宝簠”三字。 | 配有紫檀木座, |
窃曲纹簋(也叫蟠夔(pán kuí)敦) | 窃曲纹铜簋 | 盛五谷的盛食器 | 周代 | 通高22.3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21.8厘米。青铜质,弇口(方形母口),圆腹,圜底,圈足下有三短兽首蹄形足,碗状盖。腹有双兽耳,垂珥。盖饰瓦纹和窃曲纹,器身上部饰窃曲纹(原称带状蟠夔纹),下部为瓦纹(原称凸弦纹)。圈足饰垂鳞纹,三蹄形足上部浮雕兽面纹。[16] | 色泽青碧,光润异常 | 下配紫檀木座 | |
夔(kuí)凤纹豆(也叫夔凤豆) | 错金银夔凤纹铜豆 | 盛肉类的盛食器 | 东周(战国) | 青铜质,圆体,有盖,盖作覆碗状,子母口,上有捉手,深腹微鼓,收腰,双环耳,喇叭形圆圈足。盖饰三角卷云纹及凤鸟纹,腹部饰凤鸟纹和鸱枭纹,圈足饰变形动物纹饰及夔纹。通体错金银,大部分已脱落[17] | 通体温润光泽 | 下配以木座 |
评价
[编辑]“十供”里以“木工册”鼎和兽面纹觚最为珍贵。“十供”多次出现在学者、官员的笔记文集之中,也有人将其摹绘成图,以供欣赏。
清代文物鉴定专家冯云鹏赞叹“木工册”鼎:“望之有光,夺目惊人,真希世至宝,允为古器之冠”,兽面纹觚:“可与木鼎相伯仲”。
民国风云人物袁克文评“木工册”鼎:“为十器之冠,真奇宝也”,兽面纹觚:“朱紫灿烂,古器盎然”[18]。
注释
[编辑]- ^ 民间传说是因乾隆钟爱的与孝贤纯皇后所生女儿下嫁孔府。据说此公主脸上黑痣,相术认为主灾,破灾须嫁比王公大臣更显贵的人家,则只有曲阜孔家。因为只有衍圣公可在皇宫御道与皇帝并行,而皇帝到曲阜也要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之礼,这是别的王公贵族无法企及的。因而乾隆第一次到孔府就说定将公主下嫁,但清廷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乾隆将女儿寄养在汉族大臣于敏中家,再以于家闺秀的名义嫁给第72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府后人称之为于夫人。公主婚后每逢庆生,乾隆均派官员贺寿,有厚赐。于敏中一家随之搬入孔府,并世代居住于此。按孔府家规,衍圣公的兄弟都不能住孔府,成年后要搬至外面的十二府。而于家因公主下嫁,故作为外姓人家有此特权。孔家家族墓地孔林内北侧著名的“于氏坊”,就是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还专为于夫人立了“鸾音褒德”的牌坊,规模宏大。孔府每年数十次祭祀,且皇帝有时亲临,因此孔府里戏班技艺高超。虽然每年至少演出百余场京剧,但有两出戏禁演:《打严嵩》(因严嵩孙女嫁64代衍圣公孔尚贤)和《打金枝》,后者就是因于夫人是“金枝玉叶”而禁演。乾隆嫁女的真伪众说不一,至今无定论,因此成谜,但于夫人与皇家存在特殊关系是无庸置疑的。[1]
- ^ 专门用来存放祭祀礼器的内库,位于孔庙东路诗礼堂东
庑 ,与之相对的还有孔庙西路金丝堂西庑的乐器库。 - ^ 据《孔府档案》第5094卷及乾隆年间的《曲阜县志》记载:“乾隆三十六年,皇上临幸释奠,特降圣谕:前岁修缮太学乐成,因念阙里庙堂设有牺象诸尊,爰择镌藏周范铜鼎、尊等十事陈之大成殿,用备礼器。兹临幸曲阜,祗谒先师,阅视所列各器不过汉时所造,且光彩亦不能甚古。惟兹昌平圣里宜陈法物,认为不雅美,著仿太学之例颁内府所藏姬朝铜器十事,备列庙庭,用惬从周素志,俟朕回銮后,慎选邮收,交与衍圣公孔昭焕,世守勿替,以副朕则古称先至意,钦此。后于冬十仲春遣官赍到,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次,陈以花梨多少一张,又有图册一本,每图册有印章,厥后各有图说。衍圣公孔昭焕率其族属恭迎,祗领具折,伸谢敬藏礼器库内,祭祀则恭陈于殿中。”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文雨. 孔府里的商周十供,都是皇帝赏赐的. 看点快报. 旅游世界杂志. [2020-12-26].[失效链接]
- ^ 《国家宝藏》走进孔子博物馆,感受跨越千年的儒家文化. 中国日报网. [2020-12-28].
- ^ 3.0 3.1 帝王亲祀孔子与孔庙祭器浅说.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张依盟. 乾隆与“商周十供”那些事儿. 东方财富网. 大众日报. [2020-12-26].
- ^ 孔维亮. “商周十供”命运的历史变迁. 文物天地. 2020, (6): 48–51 [2020-12-28].
- ^ 冯斌; 孔纯; 屈勇. 解码孔子博物馆:镇馆之宝——商周十供. 济宁新闻网. [2020-12-26].
- ^ 7.0 7.1 周倜. 煌煌商周五供:周倜分享孔子博物馆抢鲜看之青铜器. 网易. 我乐艺会. 2019-05-16 [2020-12-28].
- ^ 商“木工册”款兽面纹铜鼎.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8).
- ^ 商兽面纹铜觚.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周双立耳方形四足铜鬲.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2).
- ^ 周饕餮纹双立耳铜甗.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周铜牺尊.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商“册父乙”卣.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周“伯彝”款兽面纹铜簋.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周夔龙纹簠.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周窃曲纹铜簋.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东周错金银夔凤纹铜豆. 孔子博物馆. [2020-12-28].
- ^ 辛丙秘苑. 维基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