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公祠

坐标24°29′27″N 120°41′03″E / 24.490826°N 120.684104°E / 24.490826; 120.68410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寿公祠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苗栗县通霄镇通霄国小前
建立时间 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
地图
地图

寿公祠,是位于台湾苗栗县通霄镇通霄国小前的忠烈祠,祭祀林爽文事件被杀的寿同春与阵亡的清军义民

沿革[编辑]

位在通霄国小前的脚踏车行。
位在脚踏车行内的旗山亭义渡碑。

林爽文事件时,1787年,淡水厅官员寿同春率领义民驻守乌牛栏,在三十张犁遇伏被擒,肢解而死。道光六年(1826年),水师提督许松年在其殉难处(今通霄国小前,近通霄溪。)建祠纪念。祠内奉有三神位,中间奉祀寿同春,右为随征阵亡的义民,左为随征阵亡的军士。正厅悬挂寿公祠碑文。1968年再度修建。[1]

1988年7月,位在通霄镇自强路与中正路交叉口的此祠,一对一百五十余年历史、高四十八公分的土塑被窃。神像由唐山师傅塑造,身着清朝衙门侍卫黑衣,右手持竹板,腰系铁链,头戴红色高顶帽,帽上写着“大班皂”。[2]

寿公祠记[编辑]

旗山亭义渡碑[编辑]

〈谒寿公祠〉
郑如松
幕府奇男子,临危授命天。
干戈起蛮触,坏土吊乌鸢。
此节尽人谅,无官仗汝贤。
至今留血食,社酒赛年年。
《台湾诗醇》

传说,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到1850年)通霄溪可航行船只,寿公祠庙前商旅聚集,士绅发起设义渡码头,置有茶亭供船伕、商旅、柴夫、渡溪等人休息喝茶。多年后,日治时期昭和七年(1932年)地方人士立有旗山亭义渡碑。后来,通霄镇道卡斯文史工作室的陈水木在寿山祠后方的脚踏车行内,发现墙垣镶有长年被柴火熏黑的义渡碑。[3]

图集[编辑]

参考[编辑]

  1. ^ 黄鼎松. 〈壽公祠〉. 《苗栗史蹟巡禮》. 苗栗县立文化中心. 1990-05 (中文(台湾)). 
  2. ^ 泥塑神偶身價非凡 壽公祠昨發現失竊. 《联合报》. 1988-07-28 (中文(台湾)). 
  3. ^ 张弘昌. 百年義渡碑文「旗山亭」 確認. 《联合报》. 2002-08-0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