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白信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白信仰(日语:てんぱくしんこう)为盛行于日本本州东半部的民间信仰,分布范围以长野县静冈县为中心,往南至三重县的南势、志摩地方,向北则达岩手县。信仰的对象为星神、水神,可以保佑顺产平安。历年来有很多关于天白信仰的研究,虽然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其起源与伊势国神麻积部((日语)いせのうみ)之祖神天白羽神(长白羽神的别名)有关联性。

概要[编辑]

根据三渡俊一郎的考究,最早关于天白神的研究从江户时代便开始:国学学者谷川士清于辞书《和训栞》记载:“伊势国有许多神社供奉天白大明神,其来源未知,恐怕是由修验宗的天獏变成的”。尾张国地方志《张州府志》提及大矢村(今爱知县稻泽市大矢町)手白明神祠,“或曰手白作天白,祀太白星,大方天真画相近讹耳”,故后世研究常引用“天白即太白星”。骏府浅间神社(今静冈县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神职人员中村高平[1]文久元年(1861年)完成的地方志《骏河志料》中提及,“高平按祭祀天一神太白神等二位神明”;江户时代末期国学学者御巫清直则在其著作《伊势式内神社检录》记载这是合祀天一神和太白神的略称。

另一民俗学学者柳田国男明治41年(1909年)以天白神为取材对象完成《山民的生活》一文,翌年的《石神问答》也是以天白神为研究对象。他认为“天白神是天一、太白二神所合成”的臆测成分居多,天白神反而应是风神,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注意。爱知县冈崎市政府在1926年发行、柴田显正所著的《冈崎市史》则推测,天白神应是修验道里破除风灾水灾的神祇。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数年间,关于天白信仰的研究陆续进行。师事柳田国男的堀田吉雄从1951年至1964年间陆续发表《天白神序说》、《大天白考》、《天白新考》等著作,虽然最终未做成任何结论,却明确指出“天白神乃源自中国的天一、太白二神之合体”的说法较为自然、合理[2]。获得滋贺琦玉等县之乡土史料研究者协助的今井野菊,在1971年发表的《大天白神》提到他考察天白神社在各地的分布,认为天白信仰可回溯至水农耕尚未出现的绳文时代。另外《大天白神》一书亦记载其他研究者的不同看法,包括爱知县的铃木和雄反驳《冈崎市史》的推测、岐阜县的田中静夫认为天白神源自天白波神(天白羽神别称)、琦玉县的茂木六郎认为“大天白”信仰即藏传佛教的性神、长野县水野都沚生研究发现天白神社皆集中在天龙川流域,并坐落于河水从旁流经的高冈上等特性。受到今井的研究结果影响,关东学院大学教授山田宗睦曾赴三重、爱知、长野、静冈、山梨等五县作重点考察研究,并于1977年在中日新闻上以《天白纪行》为题登载一系列的研究文章,他的结论是:“天白神的起源乃是为了求取‘天上的白羽’而起”。

内部链接[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日语)天白信仰
  • 《山の神信仰の研究》〈第3章天白新考〉,堀田吉雄著,光书房,1980年。
  • 《天白信仰の研究》,三渡俊一郎著,三重县乡土资料刊行会,1987年。
  • 《日本民俗大辞典》,福田アジオ著,吉川弘文馆,2000年4月,ISBN 4-642-01333-4
  1. ^ 亦称新宫高平,参看(日语)骏河国地志シリーズ(その4):骏河志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请见《山の神信仰の研究》,堀田吉雄著,光书房,1980年,页454之上半页。不过,第456页下半部却写道:“果たしてこのように简単にわりきれるものであるか、どうかなお今后有力な资料の出现をまって考えてみたいと思う(到底〔天白神〕能不能如此简单地被区别,万一今后出现更有利的证据资料,尚须多加考虑)”,显示了他的慎重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