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阿克焦克拉克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斯曼·阿克焦克拉克勒
出生(1879-01-15)1879年1月15日
俄罗斯帝国巴赫奇萨赖
(今属乌克兰克里米亚
逝世1938年4月17日(1938岁—04—17)(59岁)
苏联俄罗斯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辛菲罗波尔
(今属克里米亚)
居住地伊斯兰教
职业作家、记者、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族学家、突厥学家与教师
知名于重要的克里米亚鞑靼学者
配偶Zore Saberdzhanovna Akchokrakly
学术工作
研究机构圣彼得堡帝国大学克里米亚鞑靼教育学院英语Crimean Tatar Pedagogical Institute、克里米亚大学(今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国立塔里达大学英语Tavrida National V.I. Vernadsky University

奥斯曼·阿克焦克拉克勒克里米亚鞑靼语Osman Aqçoqraqlı;1879年1月15日—1938年4月17日)是一名克里米亚鞑靼作家、记者、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族学家、突厥学家与教师。

生平[编辑]

1914年伊斯梅尔·加斯普林斯基的葬礼
1917年克里米亚人民共和国议会忽里勒台的成员合影,多数人随后遭受苏联当局迫害

奥斯曼·阿克焦克拉克勒于1879年出生于克里米亚巴赫奇萨赖,曾就读当地的津吉尔利伊斯兰学校英语Zincirli Madrasa,后于1894年-1896年至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就学,回到俄罗斯后开启学术生涯,在圣彼得堡帝国大学东方学院俄语Восточный факультет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教授书法,参与克里米亚至圣彼得堡多处清真寺的装饰艺术设计[1],并将《巴赫奇萨赖的泪泉》等许多俄语文学作品翻译成克里米亚鞑靼语[2]

阿克焦克拉克勒也曾在许多出版社和报社任职。1896年-1900年阿克焦克拉克勒在其教师伊利亚斯·波拉甘斯基乌克兰语Бораганський Ільяс开设的出版社担任校对工作[3]。1901年-1905年他在俄罗斯帝国陆军中服役,1906年退伍后在圣彼得堡奥伦堡的多家报社与杂志社工作[3][4]。阿克焦克拉克勒和当时许多其他克里米亚鞑靼知识分子一样,深受克里米亚鞑靼教育家伊斯梅尔·加斯普林斯基的影响,曾于1906年与1910-1916年在后者发行的泛突厥主义报纸《译文报英语Terciman》两度担任编辑工作。1908年他至开罗艾资哈尔大学进修,学习东方历史、阿拉伯文学与考古学[3]。1913-1916年至敖德萨进修俄罗斯书法[3]。1921年他主持在巴赫奇萨赖成立了伊斯梅尔·加斯普林斯基博物馆俄语Дом-музей Исмаила Гаспринского以纪念伊斯梅尔·加斯普林斯基,馆址即为为《译文报》的印刷间[2]

1917年为期仅数月的政权克里米亚人民共和国成立,阿克焦克拉克勒一度被选为议会忽里勒台的成员。后来他在克里米亚的克里米亚鞑靼教育学院英语Crimean Tatar Pedagogical Institute与克里米亚大学(今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国立塔里达大学英语Tavrida National V.I. Vernadsky University)教授书法、克里米亚鞑靼文化、民俗与民族学等,有时也至基辅哈尔科夫的大学授课,并曾任巴赫奇萨赖汗宫巴赫奇萨赖历史、文化与考古学博物馆俄语Бахчисарайский историко-культурный и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заповедник的学术书记[3][5]

1923年阿克焦克拉克勒获选为塔里达历史、考古学与民族学学会的成员,并于1930-1931年担任书记,为该学会被解散前最后一位任职者。1925年他与另一位克里米亚鞑靼历史学家乌塞因·波达宁斯基英语Usein Bodaninsky在克里米亚的卡普希霍尔(今摩尔斯克英语Morske)发现了17世纪鞑靼诗人章·穆罕默德俄语Джан-Мухаммед (эфенди)所著达斯坦(中亚的说唱诗作)《图阿伊贝伊》之手稿,为当时已失传的经典克里米亚鞑靼文学作品。阿克焦克拉克勒研究、描述了约400个克里米亚鞑靼塔木加(部落印记),并研究许多中世纪的克里米亚鞑靼碑文[2]。1926年他至阿塞拜疆巴库参加第一届全联盟突厥会议英语First All-Union Turkological Congress[1]

逝世[编辑]

1930年代起,阿克焦克拉克勒被指为突厥民族主义者而遭苏联当局迫害,1934年被克里米亚鞑靼教育学院解聘,随后他曾在一间苏联共青团教授地理,后搬至巴库与其姊同居[2] 。1937年4月5日,阿克焦克拉克勒在巴库被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被控“参加民族主义反革命组织克里米亚民族党英语Milliy Firqa”与“担任间谍”,受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作秀法庭审判,于1938年4月17日被处死刑,并于同日在克里米亚辛菲罗波尔被枪决[6]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АКЧОКРАКЛЫ Осман Нури Асан-оглу (Осман Асанович, Осман Нури-Асанович) (1879-1938). Akçoqraqlı Osman Nuri Asan-oglu (Osman Asanovich, Osman Nuri-Asanovich) (1879-1938). [21 June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1). 
  2. ^ 2.0 2.1 2.2 2.3 Ursu, Dmytro. Акчокракли Осман Нурі-Асанович [Akchokrakly Osman Nuri-Asanovych]. Encyclopedia of Modern Ukraine. [21 June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1) (乌克兰语). 
  3. ^ 3.0 3.1 3.2 3.3 3.4 Ursu, Dmytro. Новые архивные материалы по истории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в Крыму [New Archival Materials on the History of Oriental Studies in Crimea]. Oriental Collection. 2000, (4): 3–19. 
  4. ^ Словник Художників України [Dictionary of Artists of Ukrain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kraine, Rylsky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Folklore and Ethnology. : 42. ISBN 9789660289604 (乌克兰语). 
  5. ^ Свод памятников истории, архитектуры и культуры крымских татар [Code of Monuments of History,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of the Crimean Tatars]. Constant. 2018, 3: 185–193. 
  6. ^ Акчокраклы Осман Нури Асанович (1879) [Akchokraly Osman Nuri Asanovich (1879)]. Open List. [21 June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