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惧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学校恐惧症
School Phobia
症状对学校莫名的恐惧、焦虑以及排斥
起病年龄5~14岁
病程短则一年,长则终身
类型焦虑障碍
病因霸凌应激
诊断方法依据求诊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及其所主诉的个人经历作诊断
治疗辅导
药物抗精神病药
患病率~1%(2018年)[1]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精神科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学校恐惧症英语:School Phobia),又称校园恐惧症、拒学症,或惧学症,[2]为一种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是离别焦虑障碍的一种形式,学校恐惧症如同恐高症幽闭恐惧症等,是一种精神官能症[3]

2021年,美国至少有170万学生在秋季学期超过七天没有前往学校。[4]

症状[编辑]

学校恐惧症的症状主要为对学校莫名的恐惧、焦虑以及排斥,[2]有时伴随许多生理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腹泻胃痛喉咙痛气喘以及昏厥等。如果他们留在家中不去学校,症状或许会消失,但得知要返校时,症状即可能再度发生;然而离开学校越久,他们将越难返回学校,更可能因此出现长期缺课、逃学以及无法上课等现象。拒学症患者可能同时与焦虑症忧郁症恐慌症等精神官能症并存。

好发期[编辑]

拒学症的好发期以5~7岁为第一波好发期,之后分别为11~12岁以及14岁之后,和入学升学年龄有密切关连,女性发病率较高。影响的时间则没有一定标准,轻微者可能数月至一年,严重者可能终其一生都恐惧校园生活。[5]

形成原因[编辑]

透过仔细研究每个拒学的学生,会发现每人的状况都不一样。从课业问题、人际关系到个人本身的问题都有:[3]

  1. 课业问题致成绩太差、学习进度跟不上,形成长期缺席;又或对学习表现不好感到强烈不安。
  2. 受到校园欺凌困扰。
  3. 受到教师体罚、精神折磨、与老师/同学不合,无法与人进行良好沟通。
  4. 个人社会化程度低落、自信自尊低下,被人忽视和缺乏存在感。
  5. 学生个人/学校群体问题,对于在学校必须与众人应对感觉疲惫,例如必须看老师或同学脸色做事,及无法配合同学之间的相处模式。
  6. 对校园体制不满。[6]

有时也可能曾遭受到校园内意外,如:校园枪击案、天然灾难、校园绑架案等突发事件幸存后留下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所引发的症状。

相关[编辑]

注释[编辑]

  1. ^ “学校恐惧症”在日蔓延 校园霸凌致学生“不登校”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news.cctv.com. [2024-06-05]. 
  2. ^ 2.0 2.1 School Refusal. www.stanfordchildrens.org. [2024-06-05] (美国英语). 
  3. ^ 3.0 3.1 饭田英晴 岩波明. 简玉芬 , 编. 圖解心理學. 世茂出版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p.146–147. ISBN 978-986-6363-18-4. 
  4. ^ School anxiety and refusal: How parents can help their child get through tough times - BBC Parents' Toolkit. BBC Bitesize. [2024-06-05] (英国英语). 
  5. ^ School Refusal - Anxiety Canada.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3). 
  6. ^ 小知识: 学校恐惧症. 《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 [2024-06-05] (中文(中国大陆)).